
【看点•缘】八月十五走丈人 (散文)
记忆中八月十五雨就是多,似乎年年如此,不是吗?
妻子上街买了肉和月饼准备去娘家送节,刚回到家,雨就淅淅沥沥下了起来,越下越大,孩子还小,我们怎么出行,妻子不时地走出门外望着天焦躁得直跺脚……
“这鬼天气,算了吧!”我这样劝她,她一点也不理会,转过身眼泪巴巴地对我说:“时间不早了,你一个人去。”见她这样,我硬着头皮答应了。妻子急忙回到屋里收拾东西。
妻命难违,望着一堆东西,少说也有二三十斤重,我着实有些熬煎,望着大门洞子旁的自行车,想雨天能否骑上,妻子看出了我的意思,“你拿东西还是想扛自行车?”我这是咋想的?三十多里的土路雨天肯定骑不成,我放弃了骑自行车的念头。
道路泥泞,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大雨没有一点停下来的意思,好像故意要和你做对似的,也不留一点情面。路上没有几个人影,过了几个村庄,走十几里路,一把破伞很难遮住我的全身,裤腿和前后衣襟已经湿漉漉的,肩背上的礼物越背越沉,好像千斤重担压得透不过气来,头上直冒热气,脚下泥浆泥潭,每伸一脚都要小心,不是被泥浆吸住就有可能滑倒。心里嘀咕,这妻子昨没一点儿同情心或者真情?不由得生出了许多抱怨,当初为什么要娶这么远路上的媳妇,哼!该死的媒婆。
三个多小时,终于到了丈人家门上,只要下了地坑院的坡坡就好了,心里一高兴,脚下一滑,跌了个蹲屁股,一下溜到门道子,也顾不得屁股疼,赶忙起身扶住了门框。
强忍疼痛,进了屋门,岳母一脸惊喜,“这么大的雨,来啦!”她赶快打水让我洗洗,找了件衣服让我换上。又赶快去灶房做饭,不一会,就端上热气腾腾的麻婆油饼和一碗荷包蛋,那个香啊!来时的一肚子冤气早烟消云散。吃了饭和岳父、岳母说起些家常,岳母问娃们都乖着没,说了许多过日子的事情,除此之外,我看中心意思就是要对她女儿好,要管好她外孙子云云。
“平儿,你和你爹说说话,我给咱做饭去,今咱包饺子。”岳母给我说完话后笑呵呵地走出了门外,我和岳父谈了些过去的事情……
岳母拿了把伞冒着大雨走出了屋,岳父问:“这么大的雨你咋去呀?”岳母说:“你甭管!”好长时间岳母拿了好多东西回来了,看样子是到商店去啦,我赶忙上前接住了东西,有酱油、醋,还有一瓶酒,我说,你刚才说一声让我去买,路太滑了。
“女婿走丈人,丈母娘狠不得杀个老母鸡!”听到话声,才看见岳母身后跟着的邻家嫂子,她笑着对我说:“不错吧,丈母娘给女婿吃啥都舍得!”我打了招呼也不知说啥好!
吃完午饭后,雨就停了下来。我准备回家,岳母拿来了我的衣服说:“我洗净了,也烤干了,你赶快换上吧!”
“烤干的?”我惊呀地问道,这真不容易,心里想也只有母亲才会为儿子这样做!
我告别了岳父岳母就往家赶去,路也好走得多了,没有来时的行李,浑身轻松,心想:这就是八月十五?这是老祖宗兴下让嫁在外乡的女儿回娘家看看爹娘,团聚一下嘛。也就是呀,中国的节日都是与孝顺有关,心里感觉很有趣……
其实,八月十五是家人、亲戚、朋友相互中的一种情缘,让这种情缘更丰富,更充实,更真诚,更美好!
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俩个儿子结婚了,大儿媳妇是商洛的,二儿子媳妇是山东的,这隔山隔水,隔市隔省的全家人都不感觉那么远。每到八月十五,儿子们开着小车去送节十分方便,大儿子抱怨路太近,车刚开上隐就到了;二儿子自驾车或乘高铁,坐飞机无论刮风下雨也不是什么问题;我也有了爱车,节日想去哪就去哪,乡村道路也变成了水泥路,风雨畅通。但老觉得没有先前过八月十五那种味道,没有骑着自行车前边驾着大儿子后边货架上载着妻子和小儿子那种浪漫,再到丈人家那种温馨的场面……
呵!呵!我的八月十五!
(编者注:经检索为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