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七律·清明祭母(古韵外五首·家园)
◎七律·清明祭母
春烟慽慽雨氤氲,拾径荒坡祭母坟。
竹泪沾衣何忍拭,杜鹃啼血不堪闻。
知恩已别存千古,有孝难酬痛万分。
人世最终如此是,一抔黄土了尘纷。
◎七绝·清明遣怀
一
人人哀悼泪滂沱,生死思量说奈何。
有孝生前当尽报,无须死后纸钱多。
二
茶酒纸钱三柱香,眼前泥冢隔阴阳。
凄凉最是清明节,泉下人间两断肠。
三
几处山花依旧开,已然难见故人回。
天公又下凄清雨,打湿心头更痛哀。
四
木茂花香草色新,子规迎客唤频频。
最怜居此九泉骨,不识而今扫墓人。
五
桃色横枝缀露残,杨梅还带小春寒。
几家烧纸哀声切,竟惹啼乌不忍看。
【编者按】一组清明祭。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习俗主题。《七律·清明祭母》,起承借景渲染心情,画刻了清明祭母的难受心绪。转句哀叹,知恩已别,有孝难酬,悲痛于心。“人世最终如此是,一抔黄土了尘纷”,延续转句之意,人生在世,终将都归尘土,意在看淡并化解悲情。《七绝·清明遣怀》,第一首,“有孝生前当尽报,无须死后纸钱多”,叹生死悲伤,道出了多少人的孝心真谛。第二首,刻画了清明扫墓的情景及悲伤心境。第三首,“几处山花依旧开,已然难见故人回”,上句采用对比的方式表达内心的遗憾。下句叠加渲染此时此刻雨中的哀痛心情。第四首,上句描述了优美亲和的景致。“最怜居此九泉骨,不识而今扫墓人”,下句意转,借物表达难言的心情。不识扫墓人,意味深长!第五首,上句描述了清明这天的景致和气候。“几家烧纸哀声切,竟惹啼乌不忍看”,下句借用啼乌的神态表达祭扫时哀痛的场景。六首古韵,格律严谨,景致凄凉,情感低沉,催人泪下,并富有一定的人生哲理。问候诗人,感谢赐稿,推荐共赏。【编辑:墨林】【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11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