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路】时间熟知的一切(诗歌/ 外二首)
■ 时间熟知的一切
隔壁的鼾来起源某个夜晚
已不详
它混着大蒜味儿、铁锈味儿
还有熟悉的,吐新的泥巴味儿
年份不详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听说村口
枯槐树开花了
蝉哑了
尘埃被秋风扬起
又在秋风里落定
在秋风的后面老去
被秋愁浸泡的诗句
藏起了铮铮铁骨
五体投地,引以旧日历当纸钱
虔诚地燃起篝火
今夜是时间的忌日
外面下着鹅毛大雪
晚归人匆匆,忘记掩藏自己的脚印
■ 雷雨
他种了一辈子向日葵
他体贴太阳的焦虑
他把黑色和灰色收进眸子
他砍掉山坡
他砍掉房子和枣树
他追着太阳的尾巴生活
他拯救过无数的城市和村庄
他救不了一个午后
一个胆怯又胜利的午后
眸子的决堤撞出巨响
天地滂沱
■ 人间问道
佛盘坐在西天
风从西天吹来,人间摇晃
他们用一生,寻一条通天的路
风又吹回西天,天地摇晃
他们把炊烟升起,通连天地
他们在院子里种仙人掌
仙人掌浑身是刺
落地生根
【编者按】时间在诗人心中是哲学的思考。当年似听鼾声起,吃的不讲究,总与土地相偎依。这是一个春天的时间特征。跟一个农人唱“绿肥红瘦”,哪如听槐树上蝉声呕哑。时间是经秋的诗句,秋色浸泡透了,遂成诗句,因此诗句就铿锵响亮。时间入冬,时间变成鹅毛大雪,时间催人走进自己的归宿。时间演奏了四季的歌谣,时间送走了生命的脚步,时间是什么?时间不能回答,但时间熟知一切。尊重珍惜我们的时间吧!千呼万唤,终于在一个午后,“雷雨”打破了原有的矜持和状态。或许,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在每一个不经意的午后,我们会炸响自己的沉雷,淋漓酣畅地来一场雨。路在何方?佛在问路,从地上通往西天,最好啊,路北一缕炊烟连同。我们的人生之路就是普普通通的烟火人间,就是鸡鸣狗吠的日子。不要嫌自己丑陋,有了泥土,插了仙人掌,就生根。生根的地方就是路的起点。这是一篇关于很多哲学问题的发问与追索,诗人坚定地给与了我们答案,不彷徨,不迷离,读来振作,知晓应该干什么。或许诗歌就应该是这样,否则怎么给人壮骨呢!诗言志,诗给人指引方向,从这一点来欣赏评价诗人三首诗,应该是最地道和唯美的。比如时间,我们知晓归宿,我们也要从容地走过;正如雷雨,和人生的改变,在某一个时间段,我们要有耐心期待;就像道路,回归到人间烟火,就温暖,那个院落就属于诗意的你。诗歌取景特别,意象精美,以具象诠释抽象,不晦涩,不奇崛,直抵心户,回答了很多我们探索不得的问题。诗歌节奏婉成,抒情与说理不露痕迹,看似无晴却有晴。含蓄而明白,明白而不直露,诗歌的意境被诗人把握释放得非常地道,韵味十分。推荐赏读,可做存照。【编辑:怀才抱器】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1-18 14:54:36
诗歌是要回归大众的,并非属于小众,诗人三首诗,给我们回答了人生的哲学思考,值得揣读。推荐之。感谢投稿柳岸,希望精粹继续,问候作者冬暖,谨祝笔健,在柳岸创作更多的诗情画意。
回复1 楼 文友:胡写写 2019-11-18 15:22:23
非常感谢怀才老师的解读,《时间熟知的一切》这组诗是我读完《百年孤独》后,回到家乡,坐在老家的院子里快速完成的,后来就放着没有动,今年清明节回家,发现很多的物是人非,还有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变故,然后就重新修改了一下,这是第二次修改,诗也需要沉淀和自我修复,跟为人差不多。
我平时可能很少和大家交流,因为文字在我心里,它并不需要哗众取宠,而是需要人真的能懂得!再次感谢怀才老师美编!遥握祝安康!
我平时可能很少和大家交流,因为文字在我心里,它并不需要哗众取宠,而是需要人真的能懂得!再次感谢怀才老师美编!遥握祝安康!
2 楼 文友:晓雪 2019-11-18 15:05:54
喜欢诗人唯美的意境,喜欢才老师精美的编按,诗歌好,编按更好,为二位良好搭档叫好!问候总编,问候诗人,金安,冬暖!
一个人的夜晚,梦里都是荒芜,雨中的蝴蝶振着淋湿了的翅膀,奋力挣脱泥泞的羁绊,向往自由自在的飞翔,寻觅一方净土,静静地疗伤,慢慢变老……
回复2 楼 文友:胡写写 2019-11-18 15:23:08
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祝冬安!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1-18 15:52:54
胡老师好,你很有必要加上当时写诗的心境说明。诗有千解,怀才读胡老师的诗,感悟生命的时间观而已,应该与您的心境吻合。若有不合适,请胡老师告知,谢谢。欣赏您的精美诗作。
回复3 楼 文友:胡写写 2019-11-18 22:30:46
加那些就不成诗了,那样不如直接写成白话长文。
有人曾说过,诗歌和音乐是与上帝对话的方式,诗歌在我心里是有风骨的,诗人不愿轻易把骨头给别人看,而是在搜索看得见骨头的人。
有人曾说过,诗歌和音乐是与上帝对话的方式,诗歌在我心里是有风骨的,诗人不愿轻易把骨头给别人看,而是在搜索看得见骨头的人。
回复4 楼 文友:胡写写 2019-11-19 02:27:31
总编可能是有所误解了吧,我是很喜欢您的编按,所道心境很吻合,十分感谢您的精彩解读,我回复您那么长的话,只是想和您多分享和交流一下心得,至于你所说的硬着头皮就过于谦虚了。
5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19-11-19 12:08:07
诗就如硬壳的核桃,打开骨干的外表,才能见到所见。胡诗人的诗似乎是这样,在诗的语言的深处,有诗人不轻易暴露的真情。好诗,点赞!
6 楼 文友:柳岸编辑部 2019-11-19 14:27:55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