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若有一天 若能相遇(小说)
若有一天,若能相遇
芸芸众生,只此一眼
那些所有的爱恨嗔痴,生离死别
在秦陵前变得格外渺小……
草长莺飞的二月,烟雨浸润了小小的邯郸城。整条街道,开满了灼灼其华的桃花。绚烂如霞,轻薄如雾。
采药归来,一个男童慌不择路的撞了我的腰身。我才要怒斥,却瞥见他眼中的薄凉。像是,初春时尚未解冻的坚冰。
“没有爹的家伙,果然是缺少教养!”
“听说是秦国来的人质,要打探咱们赵国的机密……”
身后的一群孩子,都在私下里议论纷纷。我不禁伸出手来,护住这个男童。然后佯装发怒:“欺负我弟弟,我让你们好看!”
一面说着,一面拿出采药的小锄头。冲着那群顽劣的孩童,满手挥舞起来。果不其然,他们见我的耀武扬威,立刻做鸟兽状四散逃离。
转身再看那个男童,却早已是跑的消失了踪影。道谢也未曾对我说起,我只是轻轻一笑,然后转身离去。
四月青杏尚小,却已压弯枝头,浓密的枝叶间,挂着豆子一般大小的杏子。山峦起伏的郊外,溪水潺潺流动。
弯腰站在溪水中,解开如瀑青丝。溪水在我发间流过,清清爽爽的凉意袭上心头。这三月的早春,格外可爱。
“谁家的孩子?这么不懂事!”一阵又一阵水花,泼湿了我才刚晾干的头发。这群顽童,着实让人生厌!
气恼尚未消除,便只见一个个头小小的男童。忽然同方才那群顽童打了起来,双方抓着对方的手腕,一群孩子在旁起哄。
男童个头虽小,却还是将那个顽童推倒在了水里。这还不算,竟是拿起了一块石头。唬的顽童一溜烟儿,跑的无影无踪。
石头坠落水中,喷溅出很大的水花。男童长长舒了口气,像是赢家一般。这才上岸离去,背影颇显孤独。
待我追上岸来,却不见了他的踪影。这个男童果然很怪,我几次打听追问,都说是秦国的人质,也许是细作。
人质已然是可怜的,怎还会是细作。于是我每天采药归来,有意停留在街道处,却在没有见过他。
大雪纷飞,转眼又是一年立冬时节。今年的冬,格外严寒。这场大雪,亦是下了三天也未停下。
“没钱没钱!滚!”一个青衫男子,狠狠踢倒了一个正在乞讨的孩子。
我忙上前,将那个孩子扶起。却是讶然的发现,竟是那个失踪了许久的男童!他见了我,竟是逃也似的跑了。
于是我跟着他,一路来到了丛台官舍。这里,我是知道的。
早先各国就有互送人质的惯例,想来这个男童也不例外。先前赵国索要秦国人质,秦国便将最不受宠的异人派了过来。
异人,后来唤作子楚,亦是后来的秦庄襄王。他在赵国丛台官舍,迎娶吕不韦送来的女子赵姬,诞下王子政。
这个男童,原来唤作赵政。
算来政也有十岁的样子,这么说来在赵国的时日不短。日后若是没有吕不韦的帮助,怕是秦国也快要淡忘,这个叫做异人的王子了。
也是因为政的母亲赵姬,曾是吕不韦的爱妾。于是关于政的出生,自然是流言蜚语甚多。
官舍中人见此,也免不了落井下石。在他国为人质的日子,都不太好过。就连日常的温饱,也被官舍中人拦腰截断。
凡此种种,我心里一阵难过。于是拿出随身的刀币,希望政可以用刀币,来换取一些食物。
政看着我手里的刀币,先是思量了一阵,遂伸出手来快速取走。随后开口道:“我会还给你的!”
这是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我很是开心。
“我在东街巷口,你有难处随时可以来找我。”我知道政不是一个软弱的孩子,也绝不会来找我,可是还是期许着。
空中色泽斑斓的五彩石,碎裂在半空。雪中寒梅,开的格外旺盛。
“姐姐,快救救我母亲!吕大人不在城中,我母亲烧的很厉害——”这是政第一次,来求我。也是第一次,唤我“姐姐”。
自此以后所有的缘聚缘散,都在那年的冬季,逐渐埋下种子。只待来年开春,生根发芽儿……
四月的微风轻似梦,款款烟雨乱红千秋。
夕阳下,余晖里。我们站在溪水旁,像是两个相依相伴的人影。
山谷中,我与他一起采药。他会拿着小铲子,铲除前面的杂草,为我开辟一条通途大道。
仍旧是那条溪水旁,我弯腰站在风中。任由如瀑青丝在政的手中,用一把小小木梳给我梳头。
每一根头发,都在梳齿中缓缓划动。有风吹来,我可以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舒坦。政总是,将我的头发梳的格外顺滑。
我喜欢政给我梳头。
菱花镜里,政将脖颈间的一块羊脂玉带在我的胸前。
“我就要走了,你若是想找我,可以带着羊脂玉来咸阳。”他的声音,有些低沉。
我的心儿一沉,原来这是最后一次他给我梳头了。
“我不要你的羊脂玉,我只要你给我梳头!”我哭了,我希望可以和政,一直一直过着平淡的生活。
“姐姐,你别这样。”政将羊脂玉捡起,重新为我戴在胸前,“相信我,待我做了秦王,自会来邯郸接你……”
“那你说话,一定要算话。”我知道,政终归是要回到大秦。
我记得政走的那天是黎明,像是为了躲避赵国的追兵。看着马车渐行渐远,我的心也仿佛被带到了咸阳。
于是所有的等待,所有的期许,都在那一刻静静绽放。
那一年,政十一岁,我十五岁。
这中间隔着四年的差距,像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将我们阻隔在了此岸与彼岸……
夕阳西下,染红邯郸城头。接连几天,都会在街头看到成群的秦兵。
这是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
顷刻之间,仿佛邯郸城变作了空城。甚至夜里,可以听到阵阵恸哭之声。
夜里下了一场雨,冲散着遍地的血水。喷溅起来的水花,夹杂着触目的猩红,如一朵血莲花,盛开的格外妖艳。
我听到,战场的厮杀声。我看到,赵王宫里的那些妃嫔,被秦兵掳走的悲惨画面。我感受到,秦兵的凶残。
如何抵抗,也都变得格外多余。
于是这一夜,冷风吹得甚是惊恐。我睡不着,望着冲天的火光。笼罩在邯郸城头的时候,我知道,赵国就这样灭亡了。
从来不曾有过的恐惧,在我的心头荡漾开来。这是第一次,我感到害怕。
记不得是什么时候,我被一群秦兵绑缚双手,与那些无辜的民间女子一起,押送到不可预知的未来。
这是寒冬腊月,邯郸城迎来第一场雪。夜里暮色浓重,我挣扎着跑了出来。此时,天地之间一片白茫茫。
沿着东边的路径跑去,我看到冻结成冰的那条小河。像是五年前的他——赵政,这个让我早已淡忘的男童。
我知,他早已登基做了秦王。我知,第一个被灭掉的韩国,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赵国,又能如何。
早晨的时候,我看到我们的赵王。带领群臣文武百官,向秦兵拱手求和。于是赵国,就此从版图上消失,从此成为了秦国的一个郡县。
哭么,我已经没有了眼泪。
在望见函谷关的时候,我紧紧握着手里的羊脂玉。渴望着能够见到他,至少可以阻止一些杀戮。
然则我错了,历史从来不肯对谁卑躬屈膝。史官笔下的册子,也同样的快意恩仇。
霞送日落,渭水汤汤。守着这一方寸天地,我看到与我同车的女子,满是泪痕的小脸。
怕,她们是在害怕,害怕秦王政的凶残暴戾。
凶残暴戾,这是政留给世人的印象。或者说,在史官的笔下,政只是一个暴君,不然怎会有后来的起义军揭竿而起。
将至夜半时分,我们辗转来到秦宫。透过淡淡的月光,高大的城墙显得有些凄冷,单薄,略带寒意。
随着沉重的脚步声响,便有一个阴冷的声音传来。说是要挑选貌美女子,入宫侍寝,随后被挑选走的女子,目光中满是惊恐之色。
第二天晨光微熹,我们穿着单薄的衣衫。带着沉重的脚镣,赤着脚行走进杂役房。舂米,洗衣,浣纱……
只是昨晚的那个姐妹,不知何故竟是跳井自杀了。
此后每天夜里,惊恐和不安,游走在杂役房四周。每个人都唯恐被挑选侍寝,继而面对死亡的命运。
接连三天,死去两个姐妹。再也没有人,愿意跟随侍者而去。哪怕一辈子,困死在杂役房也好。
不,政从来不是这样的人。小时候的他,固然是冷若冰霜,实则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人。
于是那天夜里,我站出来,第一个选择侍寝。任凭身后的姐妹万般阻挠,我亦是决然的进了咸阳宫。
我紧紧地捏了捏那枚羊脂玉,决定质问政,这一切究竟是为何。羊脂玉有些凉,是我手心的汗水。
此时夜半中天,月光如水。照射在凄清的宫苑内,我看到覆盖着薄薄白雪的甬道长长,心儿变得躁动不安。
烛火一点,在幽深的宫殿内,闪现出一丝丝的光亮。桌案后的那个高大身影,这般陌生却又,这般遥远。
我的视线有些模糊,透过光影重叠的瞬间。他幽深的瞳孔,淹没在漆黑的夜色中。露水凝重,月色如洗。
将衣裙褪去。这是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声音听起来格外沙哑。然则这五个字,却是击碎了我所有的希望。
我含着热泪,被他压在身下的时候,满心的千疮百孔。微微闭上眼睛,我不经意间,碰触到了那枚羊脂玉。
夜色中的羊脂玉,散发着一抹白色的光影。我用尽力气推开了他,大声嘶喊着,赵政,你不可以这样对我。
于是那么一瞬间,他愣在那里。许久,他才从回忆中慢慢回过神来。
静静的夜色,飘着细密的雨丝。阴霾的天空,所有的思绪消散烟云。
“我就要走了,你若是想找我,可以带着羊脂玉来咸阳。”
“相信我,待我做了秦王,自会来邯郸接你……”
一幕幕画面,如潮水般涌来。他再次将羊脂玉拿在手心,温润如十年前的冬日。我记得,那天的雪下得很大。
长长的路途,从邯郸一路到咸阳。
于是我们在春天的相遇,相知相守的两年时光中,逐渐变得褪去了色彩。而今也终是在这个黑夜,慢慢的聚拢而来。
“你是从哪里,得来的羊脂玉?”他忽然变得冷峻的脸庞,声音也开始有些发狠。我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一个赵国的细作,也胆敢在我大秦猖狂肆虐!”
微怔,我不觉心中微微一颤。原来他竟是,竟是将我当做了细作。我一直都在自以为是,他不会记得在邯郸城头,那个孤独守望的姐姐。
十年后的寒冬深夜,暮色将至。天空上,没有一丝丝的风。我就这样,被推向了断头台。
北风怒吼,黄叶飘零。百草枯黄,凄冷寒鸦。我望着咸阳宫的方向,期许着能够见到他一面。
然则我看到刀影泛着冷光,再没有了其他人。罢了,这许多年的守望终究成空,没有谁会记得我。
赵政,你我来生再续。
但听得一阵雷鸣,空中的雪花簌簌坠落。于是我死了,死在公元前218年。此时已经是距离他统一大业,仅仅相差三年。我死的这一年,他在巡幸山东。歌功颂德,巩固帝业。
岸边涛声依旧,白浪滔滔。
恍惚一场梦境,
梦醒之后一切尽数忘了干净。
羊脂玉在咸阳宫久久埋藏,
那是一半的守望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