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蓉城】秋水垂钓——孤独的人生
就是秋深的时候,那时节气其实已经是过了立冬的。只是蓉城这地方处于西南,并不像北方那样冰天雪地的景象。
记得有一天我在一个文友的QQ空间里看到一张图片——那白雪皑皑广阔的空间里,一个人披着深色的斗篷走在雪地里,远处是隐隐的茅屋,那场景突然让我想到了苍茫与孤独。更何况友人还在那图片上题了一首特别的诗:
在冬天
我路过滚滚红尘
瘦马关河,万籁俱寂
人间只是黄粱一枕
我远离人群
住在荒野,与山鸟为邻
苍老的岁月里,我独自举杯
饮下了无数个黄昏
在冬天
我在茅舍等待夜归之人
红泥炉火燃尽千年
悲欢离合,杳然无痕
邀了漫天的雪
在沧桑之外低唱浅斟
雪夜访旧、孤舟独钓的
都是故人……
有一个中年男人,身披着斗篷,扛着自己的红缨枪,枪上拴着一只酒葫芦,失魂落魄地在风雪夜里踽踽前行——看完那图片,我便突然想到《水浒传》林冲的这一形象。以前读这小说时,并不觉得“风雪山神庙”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当自己两鬓有银丝时,才懂得那是怎样的一种凄凉。图片
于是感触,便在文友的空间里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
“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塘路,望山河冷落,瘦马孤独,谁悲失路之人?风雪夜,闻柴门琴音,隐人自惭,竟是他乡之客”。
终于明白了我为什么总爱一个人去那寂静的山谷里垂钓了。
我背着渔具,趁着阳光还没有冒出山头的时候,踩着田间的小路前行,那些有些泛黄的草叶枯枝,在脚下发出“嚓嚓”的声响。有一座平板小桥,静默地横卧在小河边,连接着两岸的农人,见证着小河四季风物的变化;也有像我这样的渔者,立于小桥正中,远望小河的山弯尽处,思索着这一日所要经历的美好。
阳光从对面山头冒出半个头来,于是小河边阴暗分明。天空没有一丝的云彩,蓝得仿佛就像平静深邃的海面;远处山坡上青绿的树,红色裸露的山石,在阳光下清晰可见;偶尔一两处淡黄的灌木丛,被阳光的暖色给替代了,都融入在晨光的明亮之中。
小河在阳光照不到的阴暗中,从我的身边流经远处的山弯,消失在柏树丛的山谷里。清晨没有风,河水平如镜面,两岸的树丛,杂乱的芦苇,远山、耸立的砂石都倒映在水面上。有一只水鸟,从水草丛中冒出头来,见了我这个渔人,一时惊惶失措,飞扑着翅子,“叽叽”地掠过水面,于是一圈圈水波荡漾开去,糅碎了水面所有的倒影。
我把鱼竿支在水面上,静静地等候着。阳光渐渐地升起来了,穿过柏树丛,万千缕的光线撒在河边上,河水一半暗黑,一半明亮,我真后悔没带孩子来——那“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色,何须我再多费口舌!图片
风来了,河面荡起层层微波,搅乱了铺满阳光的水面。于是鳞光闪动,五彩斑斓;那一片片水波反射着阳光的明亮,刺入我的眼睛,让人感到一阵眩晕。既而那些光斑又随着水波散开,像黑夜里突然炸开的烟火。
我的心跟随着闪动的鳞光而温暖——我为什么要逃离城市?寻求孤独?
因为只有冷峻的远山、河流,才能让人感到广阔与远大,让人的心境得到解脱。人类崇高的品质,并不来源于财富拥有的多少,也不来源于爵位的高低,而来源于广阔的胸襟和对生命的热爱。那些为争夺树枝高处和几粒残谷而叽叽喳喳吵闹不休的麻雀,哪会明白鸿雁鸣叫远行的高远与苍凉!
所以,心的远行,是一种孤寂。
尤其是像我们这样步入中年的人,热情对于自己就是白搭。经历过一些事情,懂得人更需要什么;见过一些人和景物,知道什么东西才能让内心更为平静与丰富。时间就像过滤器,滤去了那些杂质后,才看到清澈的心灵。
当残阳西下,收拾自己的渔具,看夕阳映着那孤独的身影时,才突然觉得,孤独才是真正的人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