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香】我的纪实文字(散文)
江山文学网大半天登录不上,文友都可害怕网站被封。江山文学网有我发表过的完整篇章、也有囫囵半篇的原创初稿,想着编辑说我纪实文字是负能量,心里有说不出的惶恐。
从那以后,江山文学网偶尔登录不上,文友就担心。江山文学网八一社团的墨社也变了,他审稿由原先的严谨,变成苛刻。墨社说文章反应不好,就退稿,或是让我自己撤。由此可见,墨社对江山文学网的爱,并不比我少。
我的《感受春天》在简书住好长时间,消失了,不晓得是不是负能量的原因?信阳《平桥纪事》前四节,被查字典散文网转载,没过多久,只剩题目,内容消失了,不晓得是不是负能量的原因?我请好友读吧帮忙把信阳《平桥纪事》前四节发网站,他道:“我这是政府网站,你写的啥?不能发。”他从信阳《平桥纪事》挑选几十个段落,多数是阳光篇章。
置身市井,我睁眼处处是靓丽风景;谁晓得那靓丽的背后是心酸阴暗?置身市井,我在发型屋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容易扑捉人生百态。在人间活了几十年,经过风霜雨雪,我不想无病呻吟。
同样是写作者,人家写文字能赚钱,我写文字遭排斥,就连写字也跟谋生一样,需要坚持、毅力、顽强。
有个文友道:“黄国燕,你天天呆在小破发型屋里,也不出去采风,能写啥好文章?”我道:“天天呆在市井江湖淘金采矿。”他道:“我好心好意奉劝你改写网略小说,都市言情或玄幻,越离奇、越煽情、越有市场。不信,你看网上那写女婿把丈母娘摁床的上题目,点击率高。大人小孩都喜欢在手机上看,你有钱赚……”
我把文友的好心好意当作驴肝肺,继续书写现实生活中的凡人琐事。比如:微信朋友圈,好友红发的文字配图。文字是:“大早起,我招谁惹谁了?跑步被狗咬,疼死我了。”图是红的小腿被狗咬破了,她去防疫站打疫苗,触疼我神经。
千禧年初,我在平桥大道也被狗咬破小腿,没感觉多疼,只是淌血了。老葛瞧着了,他道:“你得赶紧注射狂犬疫苗,小心得狂犬病……”我被狗咬的第二年,信阳市工区路有个年轻孩儿死于狂犬病。
人们看到狂犬病人时,深表同情;人们看到人捕杀流浪狗时,又狠劲谴责。当今,有钱人出门很少用脚走路,即便遇着群狗在马路当间骚情,他们会绕道行,而不是像先前那样野蛮地冲上去把狗压死。我天天走夜路,过去怕的是流氓,现在怕的是狗。
比如:我站发型屋门口沐浴暖阳,欣赏平桥大道上的落叶。清洁工扫一大堆黄叶,笑道:“你喜欢,我就把它扫到你面前,让你看个够。”我轻轻捻起一枚梧桐落叶,想着春天,平桥大道满目新绿。夏天,平桥大道清凉宜人。我想以落叶抒写四季人生,应该是篇美文。
邻居招待所的老板娘,走来道:“昨晚上,我朝搬运二站那垃圾桶倒垃圾,一大群人拦着我,他们不愿意。有个大男人搞的怪光净,他撵到招待所门口嗷嗷叫。搬运二站一个个熊人,真赖……”我道:“那天,我朝搬运二站垃圾桶扔一小袋儿果皮,顺便在二站门口副食店买东西。搬运二站有个男人朝我吼道:“你凭啥把垃圾倒我们这垃圾桶?下次别倒了。否则,别怪我们对你不客气……”我没搭理他。
从前,搬运二站的人朝发型屋门口垃圾桶扔大量垃圾。有时,他们把垃圾扔进垃圾桶;有时,他们把垃圾扔地上。清洁工顾不得收拾,我就得收拾。如果不及时收拾,一旦垃圾袋子被狗扒开,会招来蚊虫苍蝇。发型屋玻璃门不关,夜晚开灯,蚊虫苍蝇不约而同来投宿,扰我不得安宁。”
该咋评价搬运二站的人呢?他们一二十年不交水费。去年夏天,二站停水时间长达一个月,执法部门强制执行他们补交水费。搬运二站停水期间,有人来发型屋提水,尽管水费是八块钱一吨,我也舍得,因为水是生命之源。搬运二站有我微信好友,也有我二十多年的老顾客。搬运二站,有好人,也有坏人,好人还是多数。
比如:从白色小轿车车窗飞出个大玻璃杯,晒暖儿的人听着玻璃碎响,扭头望向被阳光照着刺眼的玻璃渣。有个老婆婆噘:“以为又是一场车祸,日他妈,撂个玻璃瓶子,砸着人倒咋掰……”
我望着亮晶晶的碎玻璃,想着清洁工曾经对我说,有一次,她鞋里灌进砂子,硌脚难受,坐路边上脱鞋倒砂子。眨眼功夫,过路的人扔个纸杯,被督查瞧着了,拍个照,扣她二十块钱。我瞅瞅周围不见清洁工,便趁大道车少时,跑过去把大块玻璃渣捡着放梧桐树脚下,免得它把人家车胎扎破,伤害无辜。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因此,有人说我好管稀闲事。对于一个月拿壹仟多块钱的清洁工来说,我管的不是稀闲事。
纪实文字写到这儿,《千高原》编辑苏伟发来信息:“在一个可生也可死的时代,在反革命、去政治化、不提阶级的时代,在金钱至上、消费娱乐成为一种新型意识形态的时代,面对权贵资产阶级文化制造商的垄断,面对三个不能、两个准标的重压,已被边缘化的人民文艺,若想实现自我价值,必须凭借一定的社会运动和会组织。请抓紧投稿报名,准备带着问题来北京参加《千高原》年会。”
读罢消息,我恍然觉得有风拂面,丝雨缭绕,心里好像有朵即将绽放的小皱菊。我即刻把这个消息转发给江山文学网的墨社,他道:“文学尽量不探讨这样的话题。”令人无语。
我去北京参加过文学会,那有内容丰富的大课堂。如果不是听万伯翱先生讲《怎样写好散文》,我不一定能写出长篇散文。如果不是听苏伟讲:“很多报社杂志主编严把质量关,凡讲真话写苦难的,没人敢发,这样文学必将沉寂,死亡!”我不一定有勇气把信阳《平桥纪事》翻出来整理,并出版。
我想去北京参加《千高原》年会,投稿支持《人民文艺》。《人民文艺》四个字简简单单,好似浸染人间烟火的长卷。我祝愿《人民文艺》在这浮华的时代顺利诞生!愿他有《千高原》之风,在政治社会,捍卫每一个人说话的权利,特别是弱者说话的权利。
头一回喜欢上《千高原》的文风,是因为我《父亲的倾诉》初稿投在论坛,没过多久,帖子消失了。《父亲的倾诉》投稿文学刊物,编辑要删改,我宁愿不发也不改。写文字的感觉还好,发表文字让我感到十分压抑。《父亲的倾诉》投进江山文学网,咋也百度不出来。这篇纪实文字的遭遇,让我怀疑这究竟是不是真正的盛世?
过了些日子,逢着《千高原》挖掘民间作者,扶持民间作者,我把《父亲的倾诉》投给《千高原》大刊。编辑苏伟把我《父亲的倾诉》原文刊发,让我感受到一种话语权的尊重。
“淮河跟从前大不一样,你瞧那淮河大桥墩子旁边的抽沙机器,它把淮河抽的到处都是大沙坑。周口、焦作,多远的大车都跑这淮河来拉沙,照这样搞下去,这座淮河大桥还能撑多少年……”这是我《父亲的倾诉》里的一句话。
父亲说那句话时,紧皱眉头,他望着淮河大桥墩子旁边的抽沙机器,脸色变了。我比父亲有雅量,一点儿也不生气,只想尽快把淮河不辛的遭遇用文字描述出来,暴晒在众目之下,相信会有人来收拾。我太高估自己写的文字了,可怜可悲!
二零一九年夏天,我去平桥宣传部,找部长杨莹莹帮忙卖信阳《平桥纪事》,顺便找她要几张《信阳日报》,得知六月二十八日,《信阳日报》才公布《我市河道采砂管理将有法可依》。这也算是民呼官应,呼应之间隔了七八年。我发表在江山文学网的《父亲的倾诉》也能从百度跳出来了。究竟是谁在为谁遮挡任由邪恶侵害社会民众利益的墙?
《千高原》没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他也不会遇到邪恶绕道而行,而是偏向人权真理。在言论严谨复杂的社会,考验他的职责和能耐。在《千高原》发文,我感受不到三纲五常束缚之下的噤若寒蝉,也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的正义仁慈,就像《美国宣言》提出的:“天赋人权,不可侵犯。”这意味着自由平等。
天黑了,我为参加《千高原》年会,把白天的见闻经历,选值得写的人和事潦潦草草写了一万多纪实文字,趴桌子上睡着了。
夜半,被争吵声惊醒,是几个中年男人吃了一百多块钱的饭,没给钱就走,饭馆老板带着伙计追上来讨要。那几个人说没钱,明天送钱来,饭馆老板让伙计放人。
九十年代,吃饭不给钱的地痞无赖在平桥大道经常见。现在,吃饭不给钱的地痞无赖在平桥大道很少见。在扫除黑恶的风头上,野蛮无耻依然嚣张。开店的人防君子难防小人,害怕遭遇报复,不敢报警,我最能理解饭馆老板的心情。这样的纪实文字,就是自由言说,是每一个写作者应有的权利。
领导要收发型屋的日子临近,我没去北京参加《千高原》年会,也不想把这一万多纪实文字撂那儿沉睡。我准备把它修修整整,投给江山文学网。江山文学网编辑能接收更好,不接收,我留着酿酒。台湾作家龙应台说:“真和假,是与非,崇高和可耻的标准一旦颠倒混淆,几代人的努力都可能变成虚无……”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我会继续书写纪实文字,不为名利,只想活在充盈宽容、大度自由、诚实的社会。
(信阳平桥黄国燕原字于10月整理于初冬原创首发)
百忙中编辑剖析我的纪实文字
美丑都在纪实文字中呈现
写出深刻的文字
纪念流逝时光
怀念我人生最好
敬易辞老师清茶一盏
(#^.^#)
别想多了
梅芯感谢乡亲关注--<-<-<@
祝好
欲辩已忘言
墨社好
墨社好
咱两对钱买手表
你戴戴
我戴戴
……
(#^.^#)
我哪儿错了
这是封口哇
幸好还有孙福文友力挺咱
唉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