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柳岸】忆改稿旧事(随笔)

编辑推荐 【柳岸】忆改稿旧事(随笔)


作者:山谷 秀才,2292.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67发表时间:2019-11-28 15:49:05

写文章如同做菜,众口难调,无法满足所有人的口味。
   一个下属起草的文稿,常有跟不上领导思路、对不了领导胃口的情况,怎么办,当然是退回修改或重写。修改也好,重写也罢,问题是当领导的怎么退稿、怎么叫下属修改在方法上还是有讲究的,几十年前,我亲历两个实例,深感方法好不好,效果大不一样。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师政治部宣传科当干事,有一年师里召开“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宣传、组织科的干事们,每人负责整理两篇大会发言的典型材料。一天,政治部的W主任一个电话把科里一位姓曾的老干事和我两个人,同时叫了去。
   “你看看,你写的什么东西,思路不清不楚,一锅玉米糊。”w主任将材料往他面前的办公桌上一丢。
   我和曾干事一旁肃然站立,聆听“教诲”。
   “回去重写”w主任对曾干事不屑地说。
   曾干事赶紧从桌子上拿起他整理的那份材料,只见首页用“朱笔”(用当时上海生产的一种粗粗的吸满了红墨水的塑料笔写的)批了四行粗大的字: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结构松散,退回重写。
   这一刹那,曾干事满脸通红,尴尬无比。
   接着w主任瞥了我一眼,说:“你的,也不行,拿回去。”我们两个人拿着各自整理的材料,带着w主任“重写”的指示丧气地离开了他的办公室。回来一看,我的材料上w主任既没留下“朱批”,也没留下“墨宝”,怎么修改呢,我茫然无措,十分犯难,真不知要从哪里改起。
   后来我调到大军区机关工作,遇到了一位与W主任做法完全不同的领导——余华部长。他对下属起草的文稿,从不简单地说“不行”,也没有“一锅玉米糊”这样难听、嘲讽人的话。他要是有时间,重要的地方常会直接修改,另一些地方,他一一用红线划出,也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通常他都会把我们叫到他的办公室,与我们认真进行沟通,他会具体地指出文稿中哪里不行、为什么不行,应该怎么样修改。他还允许、鼓励下属对他的修改意见提出不同的看法。余部长与我们研究修改稿件的过程,于他是对下属传帮带的过程,于我们是一个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得到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不仅写作水平有提高,思想作风也有进步,我们这些当处长的和小干事们心情也愉快。
   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个使人丧气,一个使人愉悦;一个使人茫然无措,没有自信,一个使人心中有底,水平提高。事隔多年,一次闲聊,谈起这件事时曾干事还对我说:“W主任那种方法于事无补,只会打击我们的自信,伤害我们的自尊。”伤害他人自尊,是人际交往之大忌,哪怕是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老师对学生的批评,都要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给人留点脸面和自尊。人要一张脸,树要一张皮,这是天下通识啊。至今我仍搞不懂,为什么W主任不讲究点方法呢?稿子通不过,要下属大删大改也行,推倒重写也行,但决不能伤及下属的自尊。早先他也干过小干事,现在当上了师政治部的主任,也是十年的媳妇才熬成的婆,他本应该很了解下属的心理和苦衷才对,作为一个下属,谁写材料不是搜脑刮肠、绞尽脑汁,尽力想把稿子写好,能让上司满意,听几句表扬的话呢。我真不明白,W主任为什么不先处理我的稿子,让我先走,免得我看见曾干事那难堪的一幕,依我看他根本就用不着“朱批”那几行让人刺目戳心的大字,当面说说哪里需要修改不就得了吗。
   今天我也算是个领导了,免不了时有对下属起草的文件说“不”的时候,我忒欣赏并学习效仿余部长的做法,不简单地说“不”,不动不动就“退回重写”,甚至来一段叫人看了不舒服的“朱批”,而是尽量与文件起草人当面沟通,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这既是对下属人格尊严的尊重,也是对下属劳动的一种尊重。倘若有时间,重要的地方,我会亲自动手修改,对我的修改如有异议,我也鼓励下属大胆地提出来,这倒不是客气,也不是作秀,而是好文章、好文件都需要互相切磋,反复推敲,才能精益求精,这既是文风、更是作风的要求。老舍先生说:“费尽九牛二虎力,不做七拼八凑文”,只有这样,下属才能在写作上真正得到提高,文风和作风上也才有切切实实的改进。
  

共 16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以细腻的笔墨,叙述了“我”经历的两次不同的改稿旧事。一次是我在师政治部宣传科当干事,有一年师里召开“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宣传、组织科的干事们,每人负责整理两篇大会发言的典型材料。一天,政治部的W主任一个电话把科里一位姓曾的老干事和我两个人,同时叫了去。对我们写的稿子冷嘲热讽,伤害别人的自尊,让人尴尬,心里难受;另一位是余华部长。他对下属起草的文稿,从不简单地说难听、嘲讽人的话,重要的地方常会直接修改,另一些地方,他一一用红线划出,也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他会与我们认真进行沟通,会具体地指出文稿中哪里不行、为什么不行,应该怎么样修改。他还鼓励下属对他的修改意见提出不同的看法。因此,我在工作中,也欣赏并学习效仿余部长的做法,尊重下属,重要的地方,我会亲自动手修改,对我的修改如有异议,我也鼓励下属大胆地提出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和好文件。文章反映出当领导的不同的工作作风,给人启迪,思考,警示,参悟人生,很有教育意义!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19-11-28 15:50:01
  欣赏佳作,为佳作点赞!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19-11-28 16:02:15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山谷        2019-11-28 19:46:43
  老师编按辛苦,谢谢鼓励和肯定。
4 楼        文友:柳岸编辑部        2019-11-29 09:29:05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5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19-11-29 09:40:43
  旧事重提。深刻的写作教训,宝贵的创作经验,在山谷先生的文字里写得淋漓尽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好好向山谷先生学习,认真写作,愉快生活。点赞分享!
回复5 楼        文友:山谷        2019-11-29 11:09:27
  谢谢习之先生美评,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祝笔健文丰!
6 楼        文友:山谷        2019-11-29 11:06:31
  谢谢编辑部的肯定和推精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