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父母的茶道(散文)

精品 【丹枫】父母的茶道(散文)


作者:田禾 秀才,1052.7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65发表时间:2019-11-29 22:24:27

【丹枫】父母的茶道(散文) 生长在福宝山下,巷子口村住着,常年山里走,暑气湿气重,全靠一碗浓茶驱寒湿之气解劳乏。父亲年青时就曾听人说,茶能清热化寒。从此便有了对茶的爱好,以致有了茶瘾,劳动之余,一壶茶解渴便是满足。
   父亲不仅爱喝茶,还喜欢茶具。他最心爱的宝贝,有两套茶具最精致不过,一套是紫砂茶壶,包括四个带盖茶杯,是多年前出门去万县带回。另一套是土改之初于汪营合作社买回,那是标准的江西景德镇瓷器,上面印有喜雀登梅,展望一轮朝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泡第一壶茶时,他抱着心爱的茶壶,一边品茶一边欣赏茶壶爱不释手,不喝茶时,他便收藏在他的床头柜里锁定,怕我们小孩子乱动丢失。
   父亲喜欢喝的是我母亲炒的青茶。许多年过去了,母亲炒茶的样子还清晰可见。灶前的母亲围一青布围腰,包白布帕子,身子前倾,双手在大铁锅里揉茶。那时太阳才升起一竿子高,从窗眼里灌进来的朝阳,撒落在满满的灶台上,纯黑猫蹲在灶角边,盯住锅里看。馋嘴惯了,惯常母亲在锅里熬猪板油时,它就盯住不眨眼,等母亲丢一块油渣给它,又丢两块油渣给我和弟弟,弟弟和我嚼得嘣嚓嚓响,猫却衔着油渣躲在饭桌下细嚼细咽。母亲就说,几个馋猫。脸上的笑就堆满了腮前。可当炒茶叶时,黑猫当然不知道锅里炒的是什么,依然等着母亲赏赐。我坐在灶前往灶膛里添松毛。
   炒苦茶,要用上好的松毛。采茶前几个月就有准备,母亲带着我去三棵树那边松树林里,拿篾筢扒几大背篓回来。秋天后落的松毛,一层层铺在草茎上,趁雪水还未打湿,几星枯草脆弱地在秋风里颤。松针透出的松果香气飘浮在松林里,钻进鼻孔忍不住喷嚏连天。扒半篓松针后,我就一屁股蜷坐在背篓里,睁大眼望高高的松树,松树枝上残留的果子,风一吹飕地落下一个残留果,正巧落在肩背上,砸得生疼。有时就在软酥酥的松毛上迷糊睡了。调皮的松鼠在树上窜来窜去,摇落的松果掉下来,才惊醒。爬起来揉揉眼,看到母亲已刨了一大堆,手忙脚乱装满后背起背篓回家。背上阶沿坎,已归巢的鸡鸭从窝笼里探出脑袋,瞅着我回来,就缩回去嘎嘎嘎、咯咯咯地说起了它们的家常话。而暮色下的一垅黄菊分外开得艳丽,展现出强烈傲寒霜的韵味。
   等到来年,我们这儿大多数人家喜采摘清明茶。母亲却偏等到清明后几天采,她说这时的茶叶成熟好了才香。母亲采茶都在晌午歇气时分,这与多数人带露采茶的习惯不合。
   母亲摘的茶叶早已摊在晒席里散开,不让它发热发烧。母亲有她的说法,父亲喜欢喝味浓的茶,清明茶及带露的茶叶太嫩,叶片薄,经不住热水泡,丁点儿幼嫩香味,炒的时候易散了,喝起来寡味。午后的茶吸了一夜的露水,受了半日阳光照射,叶片丰满,颜色深绿,水色饱和,劲道充足,经得起烫水熬。
   炒茶则要早起,炒时是热灶温锅,火力要柔,才不致伤叶肉(细胞)。这些炒茶的路数母亲能说一串,我知道她是从外婆那里学来的。倒是父亲爱好得紧,等母亲刷锅的声音响起,就搬把松木椅,端坐在大阶沿门口,带起老花眼镜,翻看一本发黄的水浒传。后来想想,父亲不枉读了那书,好汉之本领者专打抱不平,义气之极舍己为人满忠义堂,他一辈子做人做事真不失忠义肝肠。借人钱财说当天还,他一定不会隔夜。别人借他的不还也不问。
   母亲炒茶时,阳光靠在她背上,叶绿素蒸气腾飞在她脸上,一股浓浓的茶香从锅心漫出来。茶叶起锅的手势要熟练,一把竹刷把顺锅沿向内刷过来,一刷把要刷干净。不然,剩在锅里的茶叶就焦煳了。茶叶起锅先用竹簸箕摊开,一遍遍地翻柔,待茶叶在手背上不烫不凉时,喊我去门口边水缸里,打一壶水,挂在火塘的梭筒钩上烧开。又去把藏在柜子里的一只紫色瓷壶捧出来,在溫水里暖了,抓一小把茶叶,慢慢冲水,细密的白花花的水泡浮起来一层,才喊我给父亲端去。
   滚烫的茶汤,父亲却不怕烫,将茶壶泡出的茶水吹了吹浮在水面的水泡,然后试着水温差不多,便吸进一大口去。眯起眼睛回味着茶香。我急问道,好喝不?父亲不紧不慢又咂了一口才说,好,细娃家不能喝,长大了才能品出滋味。
   父亲以为我馋。我给他奉茶时曾经偷偷喝过一口,苦得不堪入喉,谁稀罕这东西,难到在父亲口里就不苦?茶水下喉,父亲黑黄精瘦的脸慢慢有了滋润,若久旱的庄稼,淋一阵雨,绿叶舒展开来,叶片上见了光泽,压低的头也向着天昂了起来。
   一碗茶让父亲兴奋大半夜。就那么坐在大阶沿上,看东边月亮升起,看月亮爬高,等月亮偏西,我掺了两次开水便自睡了。但不知道母亲为他掺了几次水,父亲还抱着瓷壶不肯放,仿佛他的享受都在那一壶茶里。黑猫趴在他的两脚间,眯着眼睛瞌睡着。隔壁花猫叫声传来,它只摆摆耳朵,一动不动地陪着父亲。
   “阶沿坐相宜,漫饮犹代醉”。父亲轻声的吟诵,只在微寒的春夜里,落在浓香复郁的茶壶底,水花溅起数个。而清丽的月影已从壶底慢慢爬上瓷壶的嘴边,爬过他破旧的蓝布衫的领子,停留在他有一抹茶末子的嘴角。茶水轻笼的水汽里,月亮划过屋脊,落在搖远的西山那边去。这时的父亲,在月亮眼里,一定是月光里的茶仙翁,一缕茶香是满山凉雾,衍生着茶垅的神秘。对月慢饮,无甘醇,清茶伴。父亲是沉迷检验母亲拿手的技艺、患难之中的不离不弃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养活做茶人,泡茶人,品茶人,却被父亲手里的茶壶归于一个苦字。苦尽甘来,父亲满怀着这样的愿望。
   茶没苦味,算茶吗?一个苦字,让父亲惜茶如命。让母亲年复一年的不辞辛劳。终于,有一天母亲对父亲说,今年这茶叶你好好存放着,怕是以后再也喝不着我炒的茶了。
   父亲看着母亲佝偻的脊背,嘴上的胡须动了动,没说什么。然后进屋把心爱的茶壶交给了母亲说:“我也用不着它再装你的辛苦了,这两套茶壶你留下愿送谁就给谁吧!”
  
   (原创首发)

共 22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作者为我们讲述了父母一生的爱情,因为茶,他们从年青走到年老,让人倍感温馨与羡慕。父亲喜欢茶,珍藏有两套茶具,一套是紫砂茶壶,包括四个带盖茶杯,是多年前出门去万县带回。另一套是土改之初于汪营合作社买回,那是标准的江西景德镇瓷器,上面印有喜雀登梅,展望一轮朝阳从东方冉冉升起。父亲喜欢母亲炒的青茶,母亲炒茶的样子作者还深深记得,那份辛苦与对火后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炒苦茶,要用上好的松毛,茶叶选午后采摘,炒茶则要早起,炒时是热灶温锅,火力要柔,才不致伤叶肉,在母亲炒茶时,父亲就端坐在大阶沿门口看一本发黄的水浒传。待茶叶炒好,母亲便为父亲泡了一壶茶,让作者给父亲端去,作者在端去之时偷吃尝了一口,不明白父亲为何喜爱这苦苦的茶叶。其实这是父母对苦生活的体味,也是对苦尽甘来的愿望!陈年往事,娓娓道来,温馨温暖。茶是父亲的喜好,也是母亲的技艺。因为茶,相扶相挽一生,值得敬仰!力推欣赏【编辑:梦锁孤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1201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9-11-29 22:25:21
  感谢又为丹枫奉献佳作,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回复1 楼        文友:田禾        2019-12-01 07:26:19
  文友:梦锁孤音老师:谢谢编按点评。问候辛苦!
2 楼        文友:陆屿璠        2019-11-30 21:22:09
  孩子觉得茶苦,可做父亲的品起茶来却甘之如饴。品茶如品人生,年龄不同理解的程度也不同。好文大赞!
回复2 楼        文友:田禾        2019-12-01 07:28:56
  文友:陆屿璠老师:谢谢妙评点赞。遙问冬安!
3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9-12-01 19:34:00
  恭喜老师佳作获得精品,祝写作更上一层楼!
梦锁孤音
回复3 楼        文友:田禾        2019-12-02 08:53:31
  文友:梦锁孤音老师:感谢推荐与鼓励。慰问辛苦!
4 楼        文友:黄江山        2019-12-01 21:00:39
  一个真正懂茶道的人方能写出这样着实的文章!实践出真知,真知落精品文章!好文值得欣赏!大赞!
《江山文学》永远都是最棒的!
回复4 楼        文友:田禾        2019-12-02 08:59:50
  文友:黄江山老师:我只是写了听到的和看到。谢谢妙评与点赞。祝冬安!
5 楼        文友:铁禾        2019-12-02 19:38:32
  禅静而有深度的文章,文笔也是非常好,富有诗性。
铁禾
回复5 楼        文友:田禾        2019-12-05 10:26:18
  文友:铁禾:欢迎老师光临,向您学习了。遥握冬安 !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