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天边散尽一抹红(微型小说)
晚来亦无事,闲坐拉二胡。
老陆就是这样。简单的《茉莉花》,复杂一点的《江河水》,脖子回旋一绕,极有腔调。
围观听曲的,都是外行。
天边散尽一抹红。
老陆欲收弦,一本正经:不拉了,要回去做饭了。要不,你们请客?
他纯粹是兴致使然。高兴了,就拉;不高兴了,你请他他窝在房间半天也不出来。
此外,他生活邋遢,须发懒剪。独居的人,总有几分怪癖的。可他年轻时候,也是难得的俊俏男子。上海知青,时尚,洋气。
下放农村,他还抱了点天真幻想。除了被褥衣物,还捎带了一把二胡。但现实很快击碎了他。农村的苦自不必说。他和一个同沪女知青本是相好,但她屈从权势,当了公社书记的儿媳。老陆得知“噩耗”,扔掉扁担,想跳长江,不活了。
命运就是充满诡异。
他跳江时,一个砍蒲苇的村姑看见了,拖住他的胳膊,死死抱住他。老陆竟挣脱不得。偏有一个放羊的碎嘴女人经过,说他们耍流氓。跳到江里洗不清啊。那个年代,政治清白大过天。他不想去大丰摘棉花,只好屈从娶了她。
村姑和他外貌不登对,矮、黑。婚后,文革结束。老陆兄弟多,返沪失败,只能落户靖江。人生失意,老陆脾气就很怪。妻子小心翼翼,事事顺从,唯恐怠慢了他。再说,这桩婚姻当初本就有诓骗的嫌疑,她也愧疚于心,因此豢养的老陆的脾气就更坏了。从村里搬到镇上,妻子终日忙。忙了三十年,忙出一身病。数月后,悠悠下了世。
妻子安了葬,老陆还没明白过来。饭菜没人煮,衣服没人洗。女儿和他感情淡漠,况已他乡远嫁。老陆始知悲凉。打扫房屋,他瞥见了墙角里蒙尘多日的二胡。
生前,妻子最爱听他拉曲,试探央求,他立马脸黑黑,拂袖而去。现在,他却长叹一声,拂去灰尘,戚戚然地捡拾起来。
翠珍好啊,做饭好,尤其会做四喜丸子,煎的茄饼一熟,满村飘香。矮是小巧,黑是俏啊。田间地头,翠珍戴上草帽,来回穿梭的也像一朵漂亮的花蝴蝶。怎么那么好呢、那么好呢?
一曲终了。
不知谁,细细喊上一声:回家吃饭了啊。
这声音惊着了他。恍惚,以为是伊人,弦一下掉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