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大汉英雄烈女传(小说)
一、刘彻继位
诗曰:
投军报国好儿郎,驱除虎豹做栋粱。
妻子家中孝双亲,忠贞烈女美名扬。
话说沛公刘邦平秦灭楚,一统天下。建立汉朝。刘邦即汉高祖。汉朝经历了高祖,惠帝,文帝。传到武帝时,己经天下太平。
景帝刘启后宫嫔妃中,有一位王美人。十分得宠。这一日晚,王美人梦见一轮红日入怀。后来就怀孕了。第二年七夕佳节,王美人生下一子。景帝给其子取名刘彻(即汉武帝)。
刘彻小时候聪明好学,而且喜欢音乐辞赋和骑射。七岁时被景帝立为皇太子。
刘彻四岁时,景帝的妹妹馆陶公主带着女儿陈阿娇来到宫中。
公主抱着刘彻说:彻儿阿,以后你长大了,如果当上皇帝会封你的姐姐(即陈阿娇)什么官呢?
刘彻说:姑妈,日后侄儿当皇帝会封姐姐为皇后的,并给她用金子盖一座大房子。让她居住。
公主点点头笑着说:真是太好了。
景帝在位十六年驾崩。刘彻继位,当了皇帝。他果然立陈阿娇为皇后。真用金子给她盖了一座宫殿,让她住下(这就是金屋藏娇)。
这一日下朝后,刘彻来到公主府。看望自己的姐姐平阳公主(平阳公主也是王美人所生)。公主命人摆下酒宴。姐弟俩一同吃酒。公主命手下的婢女前来献舞助兴。
只见来了九名婢女。中间的一位女子穿着红色的罗裙。长得花容月貌,好似西施重生,又似虞姫转世(西施乃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的妃子,虞姫是霸王项羽的妻子。两人都长得十分美丽)。
后人有诗赞道:
秋波荡漾映朝霞,粉面带露美娇娃。
倩影云妆含靥艳,仙姿袅娜醉春华。
红衣女子妙舞婆娑,声音婉转唱了一首曲子。后边八名女子也跟着一齐跳起舞来。
刘彻慢慢喝着酒。看着她们跳舞。等跳完后。刘彻说:这舞跳的太美了,朕都看的入迷了。
公主命后面八名女子退下去。只留下那位红衣女子,让她走过来。
公主说:皇弟阿,让她敬你一杯酒吧!
刘彻说:好啊。
那女子给刘彻满满的斟上一杯,跪倒说:请万岁满饮下这杯酒。
刘彻接过酒杯,将酒一饮而尽。他的两只眼晴死死的盯着这个女子。看了很长时间才说:你长得真是太美了,快快起来吧!
那女子说:谢过万岁。便站了起来。
公主对刘彻说:皇弟,此女子乃是我府中歌伎名唤卫子夫。你如果喜欢她,今日就让她陪寝吧!(即陪着皇帝睡觉)。
刘彻说:太好了。便拉着卫子夫去了寝室。两人一番云雨情浓,如胶似漆。
第二天,刘彻带着卫子夫回到官中。三个月后,她被封为贵妃。一年后,子夫生下一个男孩。刘彻非常高兴,册立子夫为皇后。
卫子夫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名唤卫青。他曾经在公主府里喂马。有一天,平阳公主在郊外游玩。遇见了数名刺客,卫青拼着性命,杀死了刺客。公主非常感谢他。并把他推荐给刘彻。刘彻见卫青长得一表人才,就封他为偏将军。
一天上午,平阳公主把卫青叫来。
公主对卫青说:卫青,你姐姐卫子夫现在当了皇后,他也当了将军。你该怎么报答我呢?
卫青说:公主,您待我们全家恩重如山,我今生愿为您当牛做马来报答您。
公主笑着说:我看你也是个英雄,将来会有出息的。
我只有一个要求,卫青说,古人云,土为知己者死。公主您就说吧!我肯定会答应您的。
公主说:驸马(公主的丈夫)已经战死沙场了。如果你愿意就当我的驸马吧!
卫青说:公主,您可是金枝玉叶,小人怎敢高攀呢!
公主说:您愿不愿意啊?
卫青急忙跪倒说:小人求之不得啊。
公主说:卫青,你既然同意了就起来吧!
卫青站起来说:小人定当好好的侍奉公主千岁。
公主说:明日,我就去跟皇帝说这件事。
卫青说:好吧。
第二天,公主把招卫青为驸马的事情告诉刘彻。刘彻听完,十分高兴。
三日后,公主与卫青在公主府拜了天地。结成夫妻。皇帝和皇后及大臣们纷纷前来祝贺。并且送来了很多礼品。
上郡太守李广,陇西成纪人。年轻时,骁勇无比,善长骑射。文帝时,匈奴出兵。李广从军,大败匈奴。杀死敌军甚多。被朝廷封为汉中郎。
一日,李广带领百余名汉军骑马,在雁门关附近巡查。突然遇见匈奴兵数千余人。汉军都十分慌张,李广命令手下人都下马歇息。匈奴兵怕有埋伏,没有往前杀来。有一名匈奴白马将军,在阵前望着李广。李广突然骑上马,带着数十名汉军,向前冲去,来到白马将军前面。他搭弓射箭,将白马将军射死。再次回到原处,下马休息。匈奴兵害怕了,都退回了大漠。
刘彻继位以后,封李广为右北平太守。抵御匈奴。匈奴闻名称广为“汉之飞将军”,不敢侵犯。
这一天早朝。武帝在金殿上说:今日卿等可有事情来报阿!
丞相公孙弘说:禀万岁,昨日边关送来加急文书。说匈奴单于发兵十万直奔边关,杀我百姓,夺我城池。
武帝说:既然匈奴进犯,你看谁可为帅去边关迎敌啊?
公孙弘说:臣保举老将军李广为帅。
武帝说:那么谁为先锋呢?
大臣们想了半天也没有合适的人选。
武帝说:朕选一人可为先锋。
大臣们说:不知万岁用谁为先锋啊?
武帝说:此人乃是卫皇后之弟卫青,现任偏将军。
众人都不同意。
武帝说:朕意已决,不可更改。他又下令各地招兵买马,准备迎敌。
第二部:投军报国
在潼关附近有一个张家庄。庄主叫张连。年轻时曾做过县令,后来隐居在此。他和教书先生徐红结下了金兰之交。
两家的关系非常好。张连有一子名叫张英。徐红有一女名叫徐嫱。两个孩子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两人从小就在一起玩,真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
这天,张连在家中请徐红全家吃饭。在酒席筵上,两家结为亲家,给两个孩子定了亲事。
三年后,张家选了个黄道吉日,吹吹打打的用花轿把徐嫱娶进门。夫妻二人恩恩爱爱过上了好日子。
后人有诗曰:
金童玉女拜花堂,龙凤呈祥喜洋洋。
恩深似海甜如蜜,夫妻尽孝养爹娘。
一年以后,徐氏产下一子,取名忠孝。徐氏非常贤慧,孝敬二老,相夫教子。
这天中午,全家人正在吃饭。
徐氏说:爹,娘明日我想回家看望父母。
张连说:好阿,明日你俩一同回去,多玩几天在回来。
徐氏说:多谢爹爹。
第二天,夫妻俩回了娘家。
来到家中,徐氏看见徐红躺在床上,夫人李氏正在屋里煎药。
徐氏问李氏:娘,爹这是怎么了?
李氏眼中含着泪说:匈奴从大漠打来。三天前,你爹上街买东西。见几个匈奴兵调戏妇女,他上前劝了几句,就被匈奴兵打得遍体鳞伤。被邻居们抬回来。我去药铺抓了药,煎完给他喝,让他早点好起来。
徐氏听完后就哭了。
徐红见女儿和女婿来了,强打着精神说:你们坐吧!
徐氏说:爹,您现在感觉怎么样啊?
徐红说:我身上到处都痛。
这时李氏把药端来,徐红把药慢慢的喝了。
十天后,徐红把李氏和女儿女婿叫到跟前说:古人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已经不行了,你们要好好的活着。又说:嫱儿,你要好好的孝敬公婆,待奉丈夫。教导儿子啊!
徐嫱说:爹,您放心吧!这些儿都能做到。
徐红对张英说:英儿,以后你要好好的对待嫱儿。
张英说:我一定对她好的,不辜负您们的心意。
徐红对李氏说:夫人,我不能陪你了,你要自已保重啊,我先走一步了。说完便闭上眼睛。
三人哭得非常伤心。这正是: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
数日后,他们在附近的山上找了一块风水宝地把徐红埋了。一个月以后,李氏也病死在家中。
这一天,张英对父母说:爹,娘儿明日准备去投军,战场杀敌,报效国家,为我岳丈报仇。
张连说:好啊,男儿就应该为国尽忠的。
第二日早晨,全家人在庄外给张英送行。
张英跪倒说:爹,娘。您们要保重身体,儿走了。
张连说:儿阿,你在战场上要小心啊!
老夫人含着泪说:英儿,你一定要活着回来!
张英说:您们放心吧!说完给二老磕了三个头。
他站起来对徐氏说:夫人,爹娘和孩儿就拜托你了。
徐氏说:相公,我一定会孝敬爹娘把孩儿养大的。
张英眼含着泪拜别父母和妻子及二岁的儿子。直奔长安投军而去。
后人有诗曰:
今日从军别爹娘,来日报国做栋粱。
赤胆忠心保家园,杀敌除妖美名扬。
这日,张英来到长安。报名投了军。被分到偏将军卫青手下当兵。
这年秋,武帝刘彻带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这一天秋风瑟瑟,落叶枯黄,天上的鸿雁结伴南归。
刘彻在楼船上泛舟汾河,饮宴中流。他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口吟一首《秋风辞》曰: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有一天,武帝正在宫中休息。
侍卫来报说:万岁,长安令汲黯有事求见。
武帝说:快宣。
不一会,汲黯进了宫跪倒说:臣汲黯参见万岁。
武帝说:起来吧!爱卿有何事。
汲黯站起来说:万岁,臣有个好友叫主父偃,非常有才华。臣想把他推荐给万岁。
武帝说:此人在那里?
汲黯说:他在宫门口呢!
武帝说:宣主父偃进宫。
一会的功夫,主父偃走进来,跪倒在武帝面前说:草民主父偃参见万岁。
武帝说:快起来,朕听说你才华横溢。不知道你都会什么?
主父偃说:小人少时学过纵横之术,后又学《易经》、《春秋》等。
武帝说:如今匈奴来犯,你看该怎么办呢?
主公偃说:古人云,忠良逆耳利于行。现在已经是冬天了。外面天寒地冻。我军如果去攻打匈奴,恐怕还没有打仗,全军将士都已经冻死。不如等来年春暖花开时,在出兵吧!
武帝说:你这番话说得太有道理了。朕封你为御史郎中。
主父偃说:臣谢主龙恩。
转眼间到了第二年开春。一日早朝武帝说:李广朕命你挂帅出征,卫青为先锋。带人马十万,三日后全军出发去边关迎战匈奴。
两人说:臣等遵旨。
三日后,李广在校军场点齐十万人马直奔边关而去。
后人有诗曰:
秦时明月汉时关,三军将士出长安。
金戈铁马战沙场,不破匈奴终不还。
第三部:大漠英魂
汉军十万人马在李广,卫青的带领下出了长安,浩浩荡荡的直奔边关而去。
有诗曰:
征云迷远谷,杀气振遐方。
刀枪如积雪,剑戟似堆霜。
旌旗遮绿野,金鼓震空桑。
刁斗传新令,时雨庆壶浆。
军行如骤雨,马走似奔狼。
数日后,汉军人马过了边关,扎营安寨。
三日后。汉军将士在阵前摆开阵势,匈奴兵也列了阵。
李广在马上说:将士们,今日我们要英勇杀敌,报效国家。说完,催马冲向敌阵。全军人马随后也冲上去,匈奴兵也杀过来。双方拼杀在一起。
这正是:兵对兵,将对将。枪来刀迎,斧劈棒挡。三军将士齐舍命,只为君王保社稷。只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真杀到黄昏时分,才各自收兵回营。汉军大获全胜。
这以后,双方多次交锋,各互有胜负。
一日下午,卫青对李广说:元帅,未将想带几名随从去探听匈奴方面的情况。
李广说:好啊!
卫青说:那位将军愿意跟我去。
张英说:小人愿随将军去。
卫青说:太好了。他又点齐三十名汉军。众人骑着马出了汉营。
汉军约走了二里地左右,忽见前面有无数匈奴兵将。
卫青说:众将士,随我杀过去。
众人杀向匈奴兵。张英搭弓抽箭,连射出三支箭,只见匈奴的三员将军中箭落马。
卫青手起刀落,不一会已砍倒一大片匈奴兵。
众将也奋勇杀敌。不到一个时辰,就将匈奴兵杀退。
卫青回到营中,发现只有自已和张英回来。其余将士都阵亡了。
三个月后的一天,李广在营中召集众将说:如今匈奴军士气衰弱,我军应一鼓作气,消灭匈奴。
卫青说:元帅,不知您有何良策?
李广说:我军兵分二路。一路直插匈奴后方大漠地区,一路在前方攻击敌人,两面夹攻敌军,匈奴军必败无疑。
卫青说:元帅,此计妙也!
李广说:明日,我带一万汉军去大漠,卫青你带其余人马攻打匈奴前方。
卫青说:元帅,这也太危险了,不如让末将去大漠吧!
李广说:我是元帅,你们都听我的。
众将说:我等遵令。
第二日,汉军用罢早饭。李广骑着马带领汉军直奔大漠而去。卫青带领剩下的汉军直奔前方匈奴营寨而去。
李广带领汉军走到大漠中,大漠忽然刮起了暴风,风沙遍地都是。众将士纷纷下马躲起风来。大半天(从上午到下午)暴风才平息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