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壮溪冲的风景树(散文)
离开壮溪冲,有二十几年了吧?每每牵动我情思的,固然有许多缘由,但拨动心弦的,绝少不了冲里的风景树。
明清时期的官道,山间铃响马帮来。从乡场上往东,翻八宝原,径去宝庆府;往西,沿公溪河、沅水上洪江,遥入黔川,十里八里,总有供客人避风遮雨和歇息的亭子。可乡场上对面的壮溪冲,虽也有古道,蜿蜒崎岖,通达素有“小南京”之称的洪江,但替代长亭短亭功能的,是更具风情的风景树。
壮溪冲,究竟有多长?十里八里,还是十二里?冲头,在鱼形梁团寨下的渡头;冲尾,在棉花坳上--这就是,我故乡的长度。
在我的印象中,壮溪冲的风景树,是抹不掉的。它就像五线谱上的音符,舍其则不成曲调。它是故乡深情张望的眼睛;是故乡依依不舍的挥手;是烙在我心头的印记!怎么不让我怀想?
在壮溪冲那飘忽不定的路上,冲头的坳上,有一棵古香樟树,巨大的绿色球冠,可荫蔽一亩地。老庵溪边的枫树林,曾是野豹子的隐伏地,喜鹊和长尾蛇斑雀的天堂。秋天,转过庙背梁,抬头望见喜不自禁的难绕盘枫木树脚,一百余米的溪坎上,森列着几十株红枫。穿过百米火焰隧道,远远但见四棵翠柏,掩映的黛瓦屋脊,便是我的家。
这一处处风景树,由路径串起来。故土是琴柱,路径是琴弦,风景树是拨子,思念是多情的风。壮溪冲的远方游子,风起动念,风景树的影像,拨动心弦;月明如水,几颗清泪,就滑落在流动的月华里了。
壮溪冲的风景树,听土著的老辈人讲,其爷爷的爷爷就看见有这么大,都该有几百岁的树龄了。它们是经历许多代人的爱护和尊崇,成为冲里人的神圣,并以膜拜。它们守候壮溪冲,庇佑着壮溪冲的人和物。在我的记忆里,壮溪冲不发生过什么大灾大难,也不听过有关传说。即便龙盘山顶的山塘裂缝,几十只乌鸦聚集枫树林,呜鸣一天一夜,来回聚飞山塘和枫林之间,提醒苗民及时治理坝体管涌,消除了塘毁人亡的隐患。解放前夕,虎豹横行楠木山,只有壮溪冲安然无恙。父亲曾在老庵枫林,恶斗金钱豹,不知是树神助勇,还是豹子怯阵,它纵身一丈余,飞上禾梨盘的竹林去了。我们都以为,那是神圣的保佑和眷顾。于是,在特殊年代,壮溪冲的人也会偷着祭祀树神。
相传,老庵枫林前松下的石头上,春和景明的日子里,不时有人晒绣花鞋。偶有红衣女子,上禾梨盘人家借团筛和碗,主家心知肚明,不说破,客气借予。第二天,红衣女子依诺送还,并献上礼品致谢:四只熟鸡腿,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米粑。主人不敢尝,半个时辰后,鸡腿变蛤蟆腿,米粑已是田泥团。雄家盘的婆婆在世时也说过,她在大晴天,看见几个长辫子红衣少女,在难绕盘的枫树林巅,晒锦缎被子,行走如履平地,时而翩翩起舞……
那些传说,可信么?母亲说,信者有,不信者无。我也怀疑过,神和精怪,怎么同处一个林子?有时,我又真的信了--神也罢,怪也罢,人也好,相与无害,融洽谐处,才是美好自然!
壮溪冲的人,津津乐道着这些掌故传说,大人们也绝无禁许我们去玩意思。其实,每处风景树,都是一方好景致;都给我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
比如难绕盘的枫树,粗可数人合抱,高达几十米。夏天,巴掌大的叶子,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粗壮的灰白树干,撑着绿蘑菇云,远远看去,仿佛一座巨大的绿色城堡。缘一条石头瘦路走进去,碧玉般的穹顶下,是约长百米、宽三米的清凉走廊。大大小小的石头间,铺着地毯般的牛筋草,有几块石板,两尺见方,干净平整,可供过往人歇息。外面炎日,廊上清幽,可赏鸟鸣蝉噪,还可听坎下壮溪的欢笑,以消解疲惫。口渴,向东出廊,下三十余级石阶,苍苔石壁前,一眼小石井,水尤甘冽,旁挂青皮竹勺,随可舀饮。深秋,一片火烧云,停栖枫林,群鹭出没,背映蓝天;霜风渐紧,红叶若花,片片翻飞,落地静美。
此处,是我们少年的乐园,放学必于此寻“鹅担棍”(一种细长的绿蝗虫)斗玩,或蹑手蹑脚,持弹弓打鸟。最是炎夏秋伏天,暑假或周日把牛赶上难绕盘的竹林,我们则躲进绿荫长廊,肆恣玩耍。女孩子们,玩播小石头、翻橡皮筋和踢毽子比赛一一拣子播子,空中飞抓;挑筋换筋,千变万化;前踢后捣,毽飞如花。我们男伙伴在石板上,用粉岩画打三棋和五行(金木水火土)棋图形,用小石子或短木棍为棋子,两两对垒。“开一三啦!”“打一三啦!”或者“金木水火--土!”小伙伴们蹲在地上,头对着头,围观的也跟着吼。正是:枫树林里烽烟起,杀气顿时作阵云!一盘决出胜负,胜者,仰首叉腰列胯;负者,趴着爬过胜者胯下,也不觉受辱,摆棋重战分输赢。
我屋右侧路坎上的苍翠古柏,爬满薜荔藤蔓,凤尾草附生其上;兔丝缠绕,吊挂流苏,像盘丝洞蜘蛛精的帷帐。薛荔果(又称凉粉子)成熟时,攀藤上树摘果,我曾偶遇狐狸出洞,四目相对,狐觉羞涩,退还树洞。黄鼠狼经常出没柏树周遭,寻山鼠,我们和它的目标一致,常有邂逅。它向我们打躬作揖,我们在草树间,追着它还礼(老辈人说,黄鼠狼作揖要还揖,否则遭病疾)。喜鹊在松枝上喳喳耻笑它,直到它落荒而逃。
柏树下,有可摆两床竹晒谷垫的平地,既是路面,也是我们嬉戏的场所。女孩跳田,男孩打木陀螺,只要有空,就恋着那儿。
安江纱厂子弟小学的兰兰姐,来壮溪冲外公家度暑假。她能歌善舞,乖巧漂亮,大人小孩都爱得不行。只要有人喜欢,兰兰姐就到坪里唱歌跳舞,大人小孩,看得心里开莲华。她最爱唱的是《北京的金山上》《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红色娘子军之歌》等歌曲。她的歌声婉转动听,像百灵鸟在歌唱;她舞姿优美,像只美丽的花蝴蝶翩跹。有时,兰兰姐在月光下且歌且舞,好似美丽的狐仙精灵,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听说,兰兰姐不到二十,就去了那冷寂的地方!
我十六岁,从古柏前负笈远行。当我站在棉花坳上回望壮溪冲时,父亲的身影不见了,只有那亲切的柏树,向我挥手送别。
二十三年前,我又一次作别,独留父亲,永远守着故乡的风景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