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萌芽】趋时而新(议论文)
精进求取与消极无为,自古以来便是两大主流的人生态度。照镜自鉴、沐德自新者,发展一己之全我,追求精神之圆融,将星星之火烧出燎原之势。急流勇退,适可而止者,归于一己之本我,抱朴守真,亦不失为明智之举。而事实上,“新”与“止”之间度的把握,究其根本取决于时势之变化。
我常想,任何一种盛行的态度和观点,都深植于其滋生的时代土壤。为何因时而新、变法图强的思想在战国时有立竿见影之效,而回归原始、小国寡民的理想被束之高阁?为何萧规曹随,因循守旧能在汉初为人称道?为何放浪形骸、退隐归野、洒脱无求的形象在魏晋广受称誉?只因出世与入世,积极与无为,求新与知止,都需合时代潮流。经济与生产力的进步,使统一在战国时成为大势所趋,已非人力所能“止”了。而汉初与民生息的诉求之强、意愿之盛,亦非统治者所能违背。至于魏晋时门阀高姓垄断政治,寻常人就算不想“适可而止”,又能如何?
而当今时代,日新月异,则要求我们趋时而新——真可谓树欲静而风不止了!人若不能时时更新自我,一旦落后于时代与时俱进(将“新陈代谢”改为与“时俱进”是不是更好些?)的节奏,没过多久就会“过时”。更别提与时代背道而驰,脱离社会,去做一个吸风饮露的桃源中人了!因此,融入社会,趋时而新才是当今人生之正道。
互联网时代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站在风口浪尖,即便是猪也会飞。”然而等那阵大风过了呢?难道便要跌落半空,粉身碎骨?事实上,一个英明的舵手,总是能把准风向,不断调整自己的角度,增添自己的经验,永远能借助风势,屹立在最高处。这不仅仅是因为利益的驱动,更因为身下便是万丈深渊,一步不慎,也许就会粉身碎骨。身陷江湖为易,金盆洗手为难;俗事缠身者多,遗世独立者少——轻飘飘一个“止”,背后常有无比沉重的代价。
人生,本就是一个不断向前的过程。自然界“新陈代谢”的铁律,嘲讽着“青春永驻”的梦呓。时代抛下止步不前的民族,偏爱那些富有创造力、生命力的革新者。“新”与“止”的选择摆在我们的面前,可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命运的车轮已然滚滚向前,若想使之停止,无异于蚍蜉撼树,螳臂当车。倒不如借势创新,不懈求索,在这最丰富的时代,活出最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