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人世间】亲亲土豆花(散文)
一
若说桃花灼灼,若说李花艳艳,那么土豆花,就是该是亲亲的,它朴实无华,自然而亲切。只要你曾在乡村住过,只要你熟悉了田野,你就会喜欢上土豆花,因为土豆花属于田野的,每次想起土豆花,我都会仿佛站在田野里,站在田间地头,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那一片片土豆花,开得蓬勃,开得有朝气,开得随心所欲。
走进土豆花,你会被它的气势吸引,被它的生动带动。你会深深感觉到,它的盛开,是一种朴素之美,一种震撼,一种醉心。它是那般的亲切,好似开在了心田里,温暖着心儿,而又实实在在。
土豆花,在我的故乡再不陌生,很是普通,土豆,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连队里更是大片大片的种植,可以用一望无际来形容的。
每当土豆开花时,那种生机勃勃的气势,让你不得不震撼这小小的土豆花,它的美占领了大片大片的田野,让田野充满了欢乐与生机。土豆花,有浅浅的蓝,有淡淡的紫,也有白色还有很淡很淡的灰色,它伞形的花序,像一一株株复瓣的水仙盛开在绿波似的土豆秧苗间,田野的风里摇曳着,一盏盏金钟似的,在风里只要你静静地去聆听,好似可以听到它脆生生的声响。
土豆花,我再熟悉不过了,我的故乡到处都是栽种着土豆,可以说盛产土豆,那辽阔而肥沃的土地最适合生长土豆,感觉中这土豆也同那里的人们一样,喜欢自由自在,喜欢宽广辽阔,不喜欢被拘束,不喜欢被压抑。
土豆总是喜欢生长在田野里,它是属于田野的,在村子里屋前房后种得土豆,总是长不好的。那当地人说就是不通风,不透气,太闭塞。可见土豆它是多么喜欢田野的风,喜欢那种自由与辽阔。
其实土豆花是没有香气的,小时候喜欢问爸爸,土豆花咋没有香气呢?父亲就总是笑着说:好多作物都是没有香气的,可能香气都被什么桃花牡丹玫瑰给占去了吧,土豆花是咱们庄稼地里的花,抗摔打,耐贫瘠,从不娇气,更是不去招惹什么了,总是安安静静的,多好呀?
可是,站在土豆花间,我总是能闻到一缕缕淡淡的清香,那不是土豆花的清香,又是什么呢?父亲就用手攥着土豆垄上的泥土嗅一嗅说:土地,这是土地的味道吧。是呀,土豆深深掩藏在泥土里的土豆,它的花若真是有香气,那也该是泥土的芬芳呀,那是土地原有的清香,那也只有土地才独有的清香呀。
土豆花,也许是太过于平常,以至于司空见惯,对一直开在身边它有些忽视,第一次注意到时,还是我上小学时,傍晚我放学回家,老师要我们明天交学费,我就急急的回家去和父亲说这件事。
当时父亲并没有在家,我就去往田野,晚风轻轻,夕阳火红,晚霞西边似美丽的绸缎,飘在天边,那火红的云片合着蓝天从路旁的树梢慢慢飘出,鸟儿匆匆飞来飞去,还有蝴蝶在碧绿的田野间翩翩起舞,好似画布似的悬挂在我的眼前。
远远的我就看见我的父亲赶着牛在土豆地里,牛是黄的,土豆秧苗是油绿的,父亲的脊背是黑黝黝的,蝴蝶儿是彩色的,火云是火火的红,而土豆花是一片片的浅浅的紫,这一切被晚霞涂上了一层金色,那么鲜艳,那么灿烂。
我站在地头,还是第一次惊讶地发现了那一片片的土豆花:哦,土豆花,多么美呀。我以前竟然并没有注意到你。我就在开满土豆花的田野间奔跑着,大声喊着:“爸爸,爸爸——”田野里立刻回响起那熟悉亲切的声音:“爸爸在这儿,在这,这呢,妮儿……”
当父亲知道我要学费时,父亲采下一朵土豆花对我说:“妮儿,咱不愁学费,看看咱这土豆已经开花了呢,真喜煞人了呢,一定会有个好收成的,就让土豆花告诉咱妮儿吧,哈哈。”
父亲的微笑传播在田野间,土豆花映着父亲的笑脸,那样的生动,那样的淳朴,就似一幅油画深深烙印在我心底里,时时浮现出来,让我记住了故乡,记住了故乡的土豆花。
二
土豆,不仅它的花美,而那土豆尤其美味。
在我们故乡,秋天时候,哪一家也要多多储存一些土豆的,一般都是挖一个菜窖,把土豆还有白菜萝卜统统放在里面。记忆里储存最多的就是土豆,好似只要家里储存土豆了,就有了底气似的,一个冬天的吃菜问题就不用愁了。
说来土豆确实是一道美味的,我最喜欢吃土豆的,无论怎么做我都喜欢吃,切丝炒酸辣土豆丝,切块炖土豆,也与鸡呀排骨呀一起炖着吃,咋吃都很好吃的。那时候,几乎一个冬天,就吃土豆,上顿下顿的吃,但就是百吃不厌。
小时候,最是喜欢吃烧土豆,往往晚饭时,饭菜做好了,灶下还有未烧尽的余火柴草炭火,母亲就悄悄地埋下几个土豆在里面。等到土豆烧熟了,就再也藏不住了,因为土豆的香味会一遍遍勾起你的馋虫的,我就会知道灶下一定埋着土豆了。
寒冷的冬夜,寂寂的连队,偶尔的犬叫,点点的灯火。窗外寒风呼啸,有时飘着雪花,但屋子里却很暖和。桔黄的灯光下,兄妹几个围在母亲身边,母亲用火箸将一个个土豆,从灶下柴草碳火里边扒拉出来,便微微含着笑说:“别急呀,都有份,一人一个,很烫呢,都小心点,看在烫着,慢慢吃。”
母亲把土豆一个个都从灶下扒出来,放在一起,比着大小,每次都把最大的分给我吃,因为我是家中唯一的女孩,也是最小的,母亲分完了土豆,就先帮我把烤黑了的土豆皮一点点剥掉,露出白白软软的土豆瓤来,那个香呀,甜甜的糯糯的。我用小鼻子一遍遍闻着,用舌头一点点舔着,慢慢地吃着,再看看哥哥们早已是狼吞虎咽,边吃边说着:“好吃,好吃,太好吃了,明年咱家地理啥也不种了,只种土豆啦,哈哈。”
听着这话,我脑海一片片的土豆花,好似一直开进了我的枕旁,就连梦里也是站在土豆地的地头,满眼的土豆花呀,热烈,温馨,好美呀,尽管外面下着雪,我的梦因土豆花的参与,竟然那般温暖,甜蜜。
三
不知觉,已经离开家乡好多年了,然而土豆花却在我心底根深蒂固,尤其是土豆,依然是我最爱,几乎天天吃也不厌烦。每次去超市去菜市场买的最多的就是土豆,看着一个个土豆,普通的不能在普通了,可是,每每捧在手中,有着不一样的感觉,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家乡的田野,想起父亲在田地里从春到秋,一直都在不停的忙忙碌碌着。
还记得在秋天,当土豆花落尽,当秋风轻轻吹起时,田野里的父亲,赶着牛,牛拉着犁铧,所过处,犁铧就会把埋藏在黏土里面的土豆全部翻出来,再去看父亲的身后,一个个白花花的土豆从地下翻出来,显现在垄上,令人很是欣喜。看着就有种说不出的丰收快乐,整个田野都在欢唱,虽然此刻再也见不到土豆花了,可是一个个土豆也如一朵朵花儿,一样的美丽,一样亲亲的感觉。
当有一天,我无意间看到了一副《吃土豆的人》,它是梵高的名画之一。我就如看到土豆花一样的被震撼,画中所展现出的是一家人晚餐桌上只有的就是一盘土豆,画中老妇人一脸的愁苦,生活的重压之下,剥夺了她全部生趣,她有些机械般地倒着手中的咖啡,目光避开餐桌上任何一个人,画中的中年男子,他小心翼翼地注视着他的母亲,怯怯的样子,似乎他的饥饿充满了负罪感。
从画中可以看得最真切的就是一家人眼中流露出来的饥渴的神情,那种无声的疾苦与哀伤,好似能从画中流泻出来,蔓延到了身边,好似你就站在这一家人餐桌边,看得那般真切。而梵高所要强调出的"伸在碟子上的那只手,曾挖掘过泥土。"
是呀,可以从画中想象出朴实憨厚的农民劳作在田野上的情景,可以想象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淳朴农民状态。整个画面最亮的点就是一家人头顶上的那盏昏黄的灯,那灯光洒在农民的脸上,憔悴的面容,瘦骨嶙峋的身躯凸显出来,让我与我脑海中土豆花的鲜艳与生机勃勃鲜明的对照。
梵高他把整个画面涂成一种沾着灰土的、未剥皮的新鲜土豆的颜色,就连画中的人的脸色,也是土豆一样的色调。画上面有肮脏的亚麻桌布和熏黑的墙,那盏吊灯挂在粗陋的檩梁上,那一盘土豆也在这灰暗的气氛中越加显眼,还有那样一种眼神让人惊叹着,同时不禁会惊叹着他们脸上都流露出一副安于天命、逆来顺受的神情。
大师的画自不用说,而土豆的神韵更加彰显在这画里画外。使我越加对土豆花产生亲切难舍的情感,那种情感是对土地的情感,对家乡的情感,对父亲母亲的深厚情感。
再就是那幅画,除了大师的油墨,那浓浓的香,是弥漫画里画外的土豆的香气,或许,那就是土豆花的香气吧?谁说土豆没有香气呢?你细细一嗅,你稍稍一回味,淡淡的香味就会扑面而来,淳朴,厚重,自然而清新,源自泥土,源自那双泥土色的一双双粗糙的泥手。
对土豆的情感,其实是刻在骨子里的,已经是一种本色,不易改变的。这使我离开家乡再久,再久再久,心儿却依旧扎根在家乡的土地里,就如那一片片土豆花,自由自在地盛开在田野里。蓬勃而热烈,快乐而盎然。
哦,无论如何也忘不掉你呀,我的土豆花,亲亲土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