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虎子的婚事(小说)
虎子是地道的农村人。上世纪80年代,农村条件差,只能偶尔听听收音机,渐渐地,虎子学会了淮剧《合同计》里面的几句唱词,于是“王清明遭不幸,祸从天降……”就经常回响在家前屋后,阡陌之间。不久,虎子也有了“王清明”的美誉。
虎子7岁开始上学,但他天生不是学习的料,一年级“站桩”整整四次。上学时,不是头疼就是肚子痛,课桌旁经常是空的,厕所里、墙角处、草垛旁却经常活跃着他的身影。一年级第一周星期二的下午,班主任陈老师正常上课。她扫视一下全班,40个同学竟然少了1人,仔细一看,虎子没来!邻居张顺睁大眼睛肯定地说:“虎子和我一起到学校的!”陈老师立即让班长、学习班长、劳动班长分头到校园寻找。校园不大,总共两排平房,操场上一副球架孤零零的伸长了脖子,两棵柳树慵懒地站立在办公室门前,一口圆筒形的大钟挂在西边柳树的树丫上。虎子很快被带到了教室。面对老师询问,他怯怯地说:“我肚子痛,在厕所解手的!”班长大声说:“没有,他蹲在厕所里玩火柴盒的!”“哈哈哈哈……”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笑声中虎子上了位置。虎子顽性不改,这样的事情屡有发生,后来所有老师也知道了,只要上课不见虎子,问一下:“张顺,今天虎子上学了吗?”“上学了!”得到张顺肯定的回答后老师们便放心地照常上课了。三年级刚上完,虎子已经14岁了。家里条件虽然不好,但虎子却长得又高又壮,不变的是他依然在校园里转来转去,每学期“成绩报告单”上的红灯笼总是一个挨着一个。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没办法,四年级没上便辍学和他小叔远赴北京打工了。在北京闯荡几年,虎子出落得风度翩翩。手头殷实的他春节回家时成天是西装革履,外套是非常昂贵的黑色尼子大衣,头发和皮鞋总是油光锃亮,看得我们这些穿着寒酸的小兄弟总自惭形秽,躲得远远的。
农村的孩子十八九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虎子这样一个帅小伙早就进入了媒婆的视线。那年春节前,在媒婆的撮合下,虎子和邻村的女孩相亲了。女孩开始死活不愿意,因为人家早有了自己的意中人。但经不住父母的软硬兼施,被迫来到媒婆家。女孩长相真的不错,身材苗条,娃娃脸、长长的马尾辫、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虽然绷着脸,但也难掩她那骨子里散发出的活力与靓丽。见到虎子后,脸上的表情明显好了许多,眼睛也有了神。她不停地用手搓弄着衣角,偶尔偷偷瞄几眼虎子,虎子也时不时偷偷看看女孩。突然,两人目光相对,心跳都不由加快了!女孩和父母见虎子憨厚老实、长相出众,便答应了这门亲事。两家相隔只有3、4里路,见面后的第三天下午,虎子骑着自行车来到女孩家,正好女孩在家,于是两个人来到隔壁的马路上。马路两边茅草枯黄,间距不一的柳树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泛黑的枝条在夕阳下无精打采地轻轻摇摆着。两个年轻人的心都扑通扑通跳着,好久没有讲话。还是小姑娘打破了沉寂。“唉,你给我说说北京的事吧!”于是,虎子津津有味地介绍起北京的见闻: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每天按时升起,观看升国旗的人如山似海;北京大街上的小轿车一辆接着一辆,像蚂蚁一般;北京的楼房又高又多,窗户上的玻璃亮得像透明的……小姑娘眨巴着眼睛,眼神里充满了无限向往和羡慕。那条足有3、4千米的马路,他们不经意之间竟然走了几个来回。望着满天的星光,两个年轻人悄悄伸出手牵到了一起。约会几次后,两人春节刚过就闪婚了。因为家境较好,所以结婚时非常排场,“四大件”—手表、录音机、自行车、缝纫机,一应俱全。夜深了,鞭炮声响彻云霄,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在多少伙伴艳羡的目光中一对燕尔徐徐进入了洞房。
人们常说,人生如戏,虎子的人生真的像一部戏。过了元宵节,虎子又到北京打工去了。憨厚的他脱下了婚前成天不离身的名牌服装,放在衣橱中束之高阁,每天一身泥水地在建筑工地上忙碌着,只有晚上才能看看媳妇的照片,怀揣着对媳妇的思念,甜甜地进入梦乡。新媳妇独守空房,初恋小王又渐渐走进她空虚的内心。小王家境一般,长相平平,能让他引以为豪的是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所以,初中没毕业就回家结婚了。头脑活络的小王结婚几个月就厌倦了平淡,两人的生活充满了火药味,正应了一句俗话:“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一天,村上放电影,曲终人散后,人们惊讶地发现,虎子的媳妇和小王一起不见了。两家人到处寻找,可一点音讯都没有,第二天下午,在虎子婚房的罩灯下大家终于发现媳妇留下的纸条:虎子,你是个老实人、也是个好人,我们在一起不合适。对不起,我走了!”原来,虎子的媳妇竟然和初恋私奔了。
一天、两天……始终不见小王和虎子媳妇的踪影。虎子在北京成天唉声叹气,茶饭不思;小王的媳妇回到娘家足不出户,终日以泪洗面。就在他们的叹息和泪水中过去将近一个月。
真是无巧不成书,虎子和小王的媳妇竟然是同村!长辈们的脸挂不住了,两个晚辈同时被抛弃,多丢人啊!东西庄的人成天谈论着这个话题,家族人都不敢出远门了。终于有一天,村里的一个老长辈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建议:虎子和二丫(小王的媳妇)结婚。听到这个消息,村里立刻炸开了锅,有赞同的,有反对的,两家人也一口回绝。但长辈再三劝说,也得给些面子呀,于是,两家人坐到了一起。老长辈岁数不大,但辈分高,有威望。他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轻轻抿了一口,然后慢条斯理地说:“两个孩子都很老实,能吃苦,到一起过日子肯定幸福!你们听我的准没错!”事已至此,看着孩子伤心难过的样子,两家人也是无计可施,只好勉强答应了。两个孩子从小一起长大,知根知底,也答应了家人。端午前夕,两家人就为虎子和二丫举办了简单的婚礼,参加婚礼的仅有两家人和那位长辈。进洞房时没有鞭炮的轰鸣,只有亲人的嘱托:孩子,忘记过去,好好过日子!两个还未及弱冠的年轻人无奈地又一次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前车之鉴,虎子没有再去北京,在家安心陪伴着妻子、用心侍弄起庄稼。没想到,婚后不久,新媳妇就怀了身孕,第二年暮春竟为虎子生了个大胖小子。看着儿子肉嘟嘟的小脸,憨厚的虎子和二丫的脸上终于又绽开了笑容。
再说另外两人,小王和新媳妇连夜步行到了城里,第二天天一亮就乘车辗转到了南方某市。享受了短暂的浪漫后,这才发觉这两对。不到一年,两人终因生活的窘迫分手了。前妻回到老家,很想和虎子复婚,但看着虎子一家三口的生活充满了欢声笑语,便满含羞愧离开老家,远嫁他乡。
虎子今年已经年过半百,孙子、孙女早在膝前玩闹。他那黝黑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但也挂满了幸福”。“王清明遭不幸,祸从天降……”早就不唱了,一有空他就对子女们说:“人还是要厚道和勤劳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