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缘】浅谈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随笔)
每个人总有点爱好,譬如钓鱼、散步、侍花、弄木,而把自己的思想用语言表达出来,则是最高雅的爱好。虽然它如此艰苦,有人沉溺其间,长期乐此不疲,甚而至于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在此道上,能坚持到底的人寥寥无几,有成就者更是凤毛麟角,寥落晨星,因为成功的汗水是用来铺设道路的。
所以,即便失败也不要紧,要紧的是向成功迈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日之功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只要不气馁,不懈怠,百折不回,积极进取,相信定能成功。
饱尝生活的酸甜苦辣,这是一种幸运,这对于一个搞文学创作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财富,是最可宝贵的。
对于强者,困难是次机会,对于弱者,机会是一次困难。郁之于中才能发之于外,理解生活,体味生活,咀嚼生活,是文学的起步。
诗言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缘情而绮靡,言志缘情,是诗歌的生命。志从何来,情从何来,来源于生活。
文学反映生活,但它源于生活,却应高于生活。文学要反映的是,别人有所思,口却不能言的东西,理论上,称之为典型。那如何做到从生活到典型的飞跃呢?锤炼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诗歌的语言,要求凝练、含蓄、隽永。一忌如白开水似的淡,二忌如色彩垃圾似的浓。要非浓非淡,似浓似淡,妙于似于不是之间。
如:唯有不被承认,才格外真诚勇敢,即使像眼泪一样跌碎,敏感的大地也会荡起那悠长的回声。
要用语造境,用语写意,语言的剪裁与组合是关键。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不是事物的叠加,而是创设了意境。
小说语言要求丰富、蕴藉,耐人寻味,咀嚼之后有味就行。
小说应具备以下几点:1、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生命的,现实主义的东西,便是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2、细节。细节的真实是小说真实的基础,作品不细,一般就不深,快乐时,有无特有的细节描写,忧伤时,有无特有的忧伤细节。3、诗情画意。即作品不能流于干涩,要耐人咀嚼,要有味。4、语言要隽永。
婆婆出门,总是提个一篮子,见什么拣什么。一刁谷穗,一节枯枝,一把猪草。拣她的理想,拣她的幸福,拣她苦难的人生。前半部分写实,平而淡。后半部分写虚,奇而玄。相得益彰,创设情境。
不必等,总是干,竭力朝前走,相信文学之路就在脚下。
(编者注:百度检索为原创首发)
提个意见:看来乡鹤老师并没有领会我在QQ群里所讲的意思,标题上不仅没有标上作品的体裁,而且还是半角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