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采散步】湍滨湿地公园散步随想(散文) ——无
我居住的蓝湾嘉园小区在湍滨国家湿地公园旁边。几乎每天,我都要到公园散步。我对湿地公园越来越有感情。她不仅给我这个耄耋老翁一副还算健康的身体;而且还是我享受幸福、快乐的精神园地......
一、让文学艺术鲜活历史
走出蓝湾嘉园西门,穿过湍滨大道走进公园,登上河堤,向北远眺,大丁营村似乎静静地横卧在湍河北岸。视线穿透横七竖八光秃秃的乔木枝杈,依稀可见丁氏祠堂大门两旁苍翠的古柏。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丁娘娘和得子桥”的民间故事。大丁营村有许多荣华富贵和饥寒交迫的日月,都随时间流逝了,惟有这民间的口头文学留在了一代代人的记忆里!
看来,只有文学艺术才能够鲜活历史!我更感到退休以后从事文学创作和编辑报刊是多么神圣而有意义的工作!我一定要作好这项工作,坚持不懈地展示阳光心态,体验美好生活,畅谈发展变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书写正能量的文学作品。用正能量鲜活丰富多彩的现实,为社会留下更多的精神财富,让其更持久地感染读者。
二、从集结的美联想到小康路上不能让一户掉队
我面南贮立在河堤上,遥看新柳近却无。这不是错觉。芽苞已经萌动,柳绦变绿,单看一株树或一丝柳条,并没有多少欣赏价值。但是,放眼那成行的柳树,已经集结成朦胧的柳烟,一种虚幻的美,很是赏心悦目。
此刻,我莫名地想到“家”和“社会”。家是社会的细胞,无数的“细胞”组成了社会的“机体”,只要每一个细胞健康、美好,那么社会就健康、美好。
党中央提出,在建设全面小康的路上,不能让一户掉队。为实现这一目标,上上下下,加强了精准扶贫的力度。这是非常得民心的系统工程。13亿多人民都能享受到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社会和谐安定,中国梦的根基就牢不可破,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就一定能早日实现!
三、松树的风格
浮光掠影地看风景,收获很小。如果能从风景中赏出文化精神,就能收获更多的快乐和启迪。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在湿地公园弯弯曲曲优美的甬路上,从北向南漫步,次第走进了“岁寒三友”的佳境。
在几棵苍劲的青松前,我品读着影壁上陈毅的《咏松》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老总直抒胸臆,赏识的是“高洁”。在我的意识里,他自身就是相当的“高洁”。此刻,我回忆起当年读陶铸《松树的风格》时的情境。这篇文章对我影响很深。当时还抄写了不少段落。松树不讲条件的顽强生命力;松树的奉献和牺牲精神;松树的乐观主义等等,总之它要求人的很少,而给予人的甚多的风格,深深植进了我的灵魂中。
有人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几乎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正因为我认真地阅读社会,阅读各类书籍,努力地吸收美好的精神食粮,不断地滋养灵魂,才具有了比较健全的人格;在风雨沧桑的人生征途上,能够不断获得胜利。在北京郊区搞“四清”,常常受表扬;在张家口部队农场接受“再教育”两年,冰水中育稻秧,扛过180斤的粮食袋,经受住了许多艰苦的考验,被评为五好战士。参加工作后,干一行爱一行。退休了,依然燃烧着自己,为社会贡献着余热。所有这一些和“阅读”是密不可分的!
四、竹的养精蓄锐,蓄势待发
再往前走,就看到了两簇翠竹间的一方影壁。影壁上是杜甫的咏竹诗“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这首诗,咏竹美好,寄意清新。我在心里吟诵品味、回忆着。诗人的笔下,肯定是春天看到的情态。因为去年春意盎然的时候,我曾留步在这两簇半含箨的绿竹前感慨竹的生命力。前年,这两簇竹刚种下时,仅仅是稀稀拉拉、屈指可数的几竿竹棍;挂几片叶子,也半死不活的样子。冬季晚上散步,我总是很关切地站在它们前面看看。几片叶子慢慢地变黄、枯萎,担心那些竹已命归西天。想不到,来年春天,不但光杆上发了新芽;而且,在一次春雨过后,每簇竹旁都噌噌地从土里蹿出许多“半含箨”的竹笋。那时,我才真切地感悟到“雨后春笋”的贴切。我带着好奇心,在网络上查看,竹子移栽时,它的地上部分很长时间并不显山露水;但是却在土下暗暗地吸收水分和营养,迅猛地壮大着它的地下根茎,养精蓄锐,蓄势待发;当遇到适宜它生长的小气候时,就立刻发力,从土里蹿上了地面。
竹子有许多优美的品质,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效法、学习。我最欣赏它的蓄势待发和郑板桥说的“咬定青松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五、梅花香自苦寒来
顺甬路继续往南走不远,一片盛开的梅花中的影壁上是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咏梅逼真形象,寄意感人。他用比兴的修辞技巧,借梅花,暗喻了自己坚强的性格。这首诗最让我称道的是“暗”字用得实在巧妙!
欲要使自己的人生精彩(香),你就必须付出百倍的努力,勇于战胜各种困难(寒)。
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王安石的思想境界。而伟人毛泽东赋于梅的境界更高。“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细细品味,我们受到的启迪和激励,肯定更多。
松、竹经冬不凋,梅迎寒怒放,为此,林景熙在《五云梅舍记》中称“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三友。”
“岁寒”,是属于三友们的大好季节,它们尽可展示最美的风采。
六、红叶南天竹的风采
红叶南天竹组成的花带,就像轻盈而灿烂的红绸似的,潇洒地“飘”在花草枯萎的湿地公园,用它和谐、舒展之美,给寒冷的春节贡献出了许多的暖意。我又一次想到了“属于它的季节”。
这些株高不超过1米的灌木,在春天,互生的小小叶片,黄不拉济的,并没引起我们的注意。然而,从秋末到冬季,叶片渐渐变得鲜艳起来,而且那些悬在枝头、圆圆的绿色浆果,变得酷似红玛瑙一般,一团一团闪耀着美丽的红光。
春节,大概是红色南天竹最美好的季节,它红色的叶片变得更加靓丽,和那些红玛瑙样子的浆果,交相辉映,令人耳目一新,快乐不已。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有真善美,在你遇到最适宜的“气候”时,要学习红色南天竹,尽量将其展现出来吧!
七、迎得春来非自足
我又一次拾级上了河堤,凭栏赏景。啊!河坡上一簇簇迎春花热情的笑脸感动了我。
宋朝韩琦在《迎春花》的诗中抒情:“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我最欣赏后两句的寓意。迎春花并不因为用她金灿灿的笑脸迎来春天而感到骄傲、自满;这位春的使者,懂得百花齐放才是春天。这分明是诗人的思想境界。古人尚且能从景物中读出美好的境界,我们应当更上一层楼。
迎春花在属于它的季节里,用自己金色的美丽告诉人们:春天来了!《增广贤文》中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习近平总书记鼓励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时光宝贵,我们要抓紧做好一切准备,从早晨,从眼下,鼓足干劲,勤奋地行动起来!一切收获都是从“勤奋”中干出来的!
由衷感谢您光顾我的文学园地!
上午好!
真诚感谢您浏览我的文学作品!
上午好!
真诚感谢您浏览我的文学作品!
上午好!
真诚感谢您到访我的文学作品!
由衷感谢您光顾我的文学园地!
十分感谢您浏览我的作品!
由衷感谢您对我文学著作的关注!
十分感谢您造访我的文学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