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牟山,我的牟山(散文·家园)

编辑推荐 【八一】牟山,我的牟山(散文·家园)


作者:郭秀玲 童生,679.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27发表时间:2019-12-25 06:12:07

【八一】牟山,我的牟山(散文·家园) 寒气渐浓的冬日,我那蜷缩了一周的身子,在周末还是有点发烫。我想出去转转,让淤积的愁云飘散,让快快乐乐来个大回旋。
   眼望着窗外雾霭沉沉的天空,我和朋友发了呆,去哪儿呢?这是个问题。路途远的去不了,稍近点的大都去过。考量片刻,我们决计到郑州牟山湿地公园去。
   牟山湿地公园距中牟县城不过十公里,我们虽然也去过几次,有些目标还没能达成,今天目标预设登顶。
   我们驱车顺利到达牟山湿地公园,从南大门进入公园,向北偏东走去,跨过两座弯弯的小桥和一片兀自逍遥的湖水,就到了牟山脚下的环道。向上看去,通往前方的是一条窄窄的水泥坡道。由于腿脚不够好,看到这样的小路,我还是颇为喜欢的,虽然向上有点费劲,但较之于台阶,还算能够省些腿力。路边有几片斑斓的树林,尚未完全凋落的薄薄的叶子,被寒霜冷风渲染得红通通、金灿灿的,很是入画。
   也许是久不登山,水泥坡道又不太费力,我远远地走在了朋友前面。看着那些落光叶子一身轻松的孤零零的树,也欣赏着那些傲雪耐霜四季常青的松柏,走走看看,颇为轻松。朋友呢,对那些碑文石刻兴趣很浓,遇到了总要停下来,细细品读一番,就被我落在了后面。既是游览观景,不同的眼睛不同的兴味,各取所需各乐所好,无甚异议。
   当我率先到达牟山中环道,仰望那些层层叠叠的台阶,不觉停下了脚步。多年前右膝的半月板手术,让我对那些高高挂起的台阶总是望而生畏。这次也不例外,中环道以上山势陡峭,非台阶不足以说明问题,我也只好停下来等待朋友的臂弯——暂做拐杖了。
   一手挎着朋友的胳膊,一手扶着护栏的栏杆,探头弓腰登台阶,成了爬山人共有的姿势。许是冷风嗖嗖,吹散了人们游玩的热情,我们一直到达山顶环道,算起来也就遇上两个下山的青年男女。从样子上看,年轻人的兴味颇浓,边走边顺手摘些霜叶枝条,把玩在手里,笑意写在脸庞,愉悦之情一如那些台阶,层层叠叠的。我和朋友却只顾着达成目标,吭哧吭哧数台阶,完全顾不上寻花折柳的事情了。
   等我们到达牟山第三环道,虽然路途不甚远,也还是真真假假喘上一喘,权做修整似的望望山下。毕竟有两层环山道的高度,视野渐渐开阔,山脚下蓝蓝的湖水,一折一折的小桥,隐在雾霭里远处楼房的模样,渐次收入眼底。比之于山下,确有不同的感受。素日里平路上走着,高高矮矮的树木,鳞次栉比的楼房屋舍,遮蔽了我们的视线,阻挡了人们的视野,看任何景物只有盲人摸象的感受,吊着尾巴是绳子,摸着耳朵是蒲扇,很难以得到囫囵个的全貌。如今且以遥看的姿势,俯视草木摇曳的丰姿,遥望楼房屋舍落落大方的模样。只有登高望远,才能获得一样的景物不一样的视角体验。
   既有目标备案,仰望更高一层的山顶,我抖擞抖擞精神,拉着友人继续攀爬台阶。一层层的台阶,散散淡淡树木,当我们终于到达山顶,竟然发现这里是人群的聚集地。从大门进来,我们总计遇到的不过三五个游人,而先我们登顶的竟然有几十个人。试想偌大的一处公园,绕来绕去并不见游客,心中多少有点孤单落寞。落寞的情感在牟山山顶得到慰藉,一百多平米的圆顶上没有人高声喧哗,忙碌的只是手机的镜头,向四面八方对焦。牟山的山顶中间盎然挺立着一方巨形青石。我围着巨石转了一圈,居然没发现刻字,突然感觉无字石碑倒也有点兴味,最起码是捉摸不透欲说还休费思量的那种,不似青石朱批,一览无余。看过巨石,我们就放眼四野,山下的事物俨然又进一步的浓缩,镜头再一步推开,画面进一步扩大。远处中牟县城鳞次栉比的楼房,在朦朦胧胧的雾霭之中露出含羞带怯的模样;稍近一点的田地一方方一块块,用星罗棋布来形容尤其恰切妥当;近处的牟山公园,那湾清澈的湖水,虽没有阳光下粼粼的波光,也兀自折叠着山的倒影,树的流波,小桥横斜的清浅,妥妥的隐约温婉一派。
   冲动的相机失控了好一阵子,牟山与我们合而为一的理想变成现实,登顶顺利完成,这才感觉到山风寒冷,热情消散。于是我和友人相携从西面下山,正好一睹全貌。
   由于牟山山势不甚陡峭,更难称得上雄奇伟岸,我们顺利下山,倒也颇为轻松。
   来到西山脚下时,朋友忽然发现一块关于牟山的纪念碑,惊呼要我一起细看,碑文如下(摘抄):
   公元1516年的牟山,高十余丈,延数十里,上建牟山庙,故得此名。从1938年后,黄河三次决堤,牟山被淹没坍塌。2018年中牟县利用拆迁建筑垃圾重新修建当下的牟山。
   读到此处,我不仅嘘唏长叹,2013年我们曾经住了整整十年的老家属院被征拆迁,我们只好搬迁它处安身。那次拆迁的不光是我们一处,而是中牟县城的整整一条解放路,扩路改建,所有的建筑垃圾堆成此山。
   原来这就是我今天登顶的牟山啊,它的骨子里有我的家园!
   我想起我们一家,在那曾经住过的八十多平米的套房里,像一个个辛勤的小蚂蚁,擦墙除尘,打点家务。客厅厨房卫生间,还有那三间小小的卧室,儿子在那里度过了他快乐的童年时代。他在墙壁上涂抹的毛笔字,贴上的一张张小画片,美不美观姑且不论,里面的故事可是一箩筐,说也说不完。随着一张告示,一场动员会,我们居住了十年的老屋,就这么被推土机一推,堆成了一座牟山。
   前几次来牟山湿地公园,我们大多赏赏花看看草,围着弯弯的湖水转转。隐隐约约好像也听闻牟山是拆迁的建筑垃圾修建的,只当传说一笑了之,并不在意。如今,立在这方石碑面前,所有的传说得以印证。原来,我们登山的每一步,都有可能踩在我老屋的脊背上。不知道,我每踩一步,会不会踩痛我的老屋?恍惚之中又想起山顶那块欲说还休的无字碑,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嗅到了当年老屋那熟悉的味道。我不觉回眸凝望,依稀朦胧中,老屋也在大睁着眼睛,恋恋不舍地望着我……望着我……
   我不禁泪目,怀念曾经的老屋,以致有些黯然神伤,但也为今天畅通无阻的解放路由衷欣慰。几年光阴,两番景象,一处风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只能放下内心的万千情结,挥一挥手,作别牟山,作别我曾经的老屋。
  

共 23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与友人决计到郑州牟山湿地公园从东面登山游玩,因为是刚落成的公园显得童稚懵懂。作者与友人打开手机入景随俗也乐在其中。到了中环道山势陡峭,作者只好等待友人的臂弯当作拐杖前行,到了牟山的山顶一睹全貌,下到西山脚时,忽然发现一块关于牟山的纪念碑,才得知牟山是中牟县利用拆迁建筑垃圾重新修建而成的,不由的怀念起曾经的老屋。作品行文流畅平和朴实,作者将牟山登山中自我感悟和情思写入文中,叙述牟山的前世今生。作品文笔娴熟,情景交融,语言优美,是一篇不错的游记散文。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19-12-25 06:12:59
  欢迎赐稿八一社团,祝笔丰。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2 楼        文友:平林漠漠        2019-12-25 15:19:07
  是一篇写景叙事的散文篇章,很有徐霞客游记的美味。
3 楼        文友:普通公民        2019-12-29 10:10:54
  牟山牟山,与时俱进,牟山脊梁,我的家园,触景生情,情随景生,我爱牟山,更爱家园。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