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南湖揽胜(散文)

编辑推荐 【宁静】南湖揽胜(散文)


作者:不舞之鹤 布衣,262.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37发表时间:2019-12-26 16:51:49

如果说杭州西湖是大家闺秀,那么,嘉兴南湖则堪为小家碧玉。
   南湖,芦蒿丛生。旧称陆渭池,又称鸳鸯湖、马场湖、滮湖。
   南湖之滨广场,水池里高高低低的喷泉欢呼雀跃,隐在后面的黄石假山披着“南湖”字样的红色盖头,渲染了热烈的气氛,在它背后,还躲着红枫、翠竹、绿叶大芭蕉,时不时颠足悄悄对我们张望,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下车伊始满目新奇,引起我遐想联翩。
   广场上游人如织,我们朝东走到售票中心,这座歇山顶飞檐翘角的仿古建筑背面,樟林遮天蔽日,两旁被临时高墙屏蔽只留一条夹巷,走在里头除了树杈上许多的人工鸟巢,什么也不能看到。不巧得很,我们赶上了周边都在修葺园林,刚才燃起的激情被狠狠泼了瓢冷水,弄得意兴阑珊。
   然而,当我们没精打采地走出巷口之际,眼前豁然开朗:迎面树丛里探出了重檐阁楼,脊端鸱吻高高兀立,檐角起翘凌空欲飞;它一旁毗连着歇山顶两层楼阁“钓鱼台”,一旁衔接的是三孔石拱“烟雨桥”。转对左手,两层卷棚式歇山顶“望湖楼台”茶楼,窗明几净,正对着碧波荡漾的南湖出神。这是当年广陵王筑台榭以为登眺的旧址,习近平视察“浙南革命纪念馆”时也曾在这里驻足。复过身来,我正站在南湖岸边,湖心大小岛屿蓊蔚洇润之气,促我倾情难收。
   尽管水域面积只有600多亩,但能得运河贯通之利,它虽不及杭州西子浓艳纤丽,而竟其灵性与慧质到底南不输西。
   坐上画舫,惠风和畅,云天流金溢彩,水面浮光耀金。整个湖形南北较长,东西稍狭,诸岛居中如明珠点缀,游船其间往来趁浪逐波,垂柳沿岸婀娜娉婷,高楼远近栉比参天,眼前一切都在围绕我们船头旋转,举世清丽无尘,不知缘于何时,我已全然化入了江南的婉约缠绵。
   还没有回转神来,已经到了林荫覆盖的湖心岛前。四面培植花草树木,形成独特景观。自此,这个不足20亩的湖心小岛沐风浴雨,淌过一波一波的人流,覆盖一茬一茬的生命,历经时代变迁和岁月绵延,不断积淀厚重的沧桑韵味和典雅气质,充斥了引人好奇的神秘。
   弃船登岛拾级而上,迎面“清晖堂”白地黑字门额高悬。这是清同治四年,嘉兴知府许瑶光因为乾隆南巡到此,在渡口大石埠台阶上建造的门厅。台阶中间宽两边窄,据说是仿北京故宫的大台阶而建,皇帝走中间,旁边走大臣。匾额中的“清晖”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早晨第一缕阳光就能照射到这里;再一隐喻了对清政府的颂扬和恭维。后来,许瑶光又在清晖堂左右各建厢房,南名“菱香水榭”,北曰“菰云簃”。文人雅士在此品茗茶,赏湖景,赛如神仙,故此在南厢悬山檐下的紫褐色门头,题有“小蓬莱”绿字匾额,又把冀应龙(清顺治年间书法家)“烟雨楼”手迹的竖碑,砌到清晖堂北侧墙上,合成了湖心岛的凤头。
   跨入院落,20来米高的两层主楼坐北朝南,这就是所谓“烟雨楼”。此楼得名于唐朝诗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意,后来几经兴废,至明末楼毁,清初重建。
   目下我之所见,上层前檐悬董必武手书“烟雨楼”白地黑字匾额,尽管重檐飞翼,朱柱明窗,但不像昆明大观楼、武汉黄鹤楼、岳阳的岳阳楼那样雄峻耸峙,而是掩映在万绿丛中,“端坐”于垣墙内平台之上,蕴籍含蓄,极其典雅古朴,耐人寻味。难怪乾隆爷六下江南,曾八次临幸此地,先后赋诗十几首之多,不厌其烦的盛赞烟雨楼景致,显现他对南湖的钟爱和眷顾,临了还要把它带到避暑山庄。
   进得门来,堂前悬挂着褚辅成先生的行书匾额“分烟话雨”,白地黑字,其中“雨”字最有讲究。
   就象形文字而言,“雨”字框里四小点既表示一年四季,又表示天垂雨点,但褚辅成却在两边各自少着了一点,这并不是把字写错,而是因为嘉兴在春秋季节洪涝灾害不断,他意想老天在这两季少下些雨,替百姓祈安。好比“德”字少写一横,“染”字多加一点等等,汉语的博大精深,别的语种怕是无以望其项背。
   “分烟话雨”匾额之下,分列四幅素木条屏,每幅镶嵌大理石两块,上圆下方,云天山水各尽其妙。匾额两旁的红柱上,镌刻董必武手书的正楷对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着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端正劲挺的书体,绘形绘声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厅堂之中,端端正正摆放着檀木几桌座椅,精雕细刻。四周墙上,是郭沫若、沈钧儒、刘海粟等人书画复制品,大气磅礴;其中有幅镌刻在木块上的行书对联,方志远女士的真迹:“出东郭门半里而遥,春水绿波、处处美人画舫;与南堰镇隔湖相望、夕阳芳草、寻寻高士祠堂。”字体朗秀,寓意深切,念湖色之美,发思古之情,清雅不俗。
   从一楼后廊足踏铺着红地毯的“共登青云”木梯,上到乾隆爷当年起居的二楼朝北观望,绿树怀抱之中,园内楼、堂、亭、阁错列,假山巧峙、小品玲珑,四周回廊曲径相连,外有曲栏墙垣环卫,只待“烟雨”前来晕染弥漫。
   转身入室,先是一块分别绘刻万历、乾隆、光绪三个不同时期的“烟雨楼图”屏风,栗壳色素木为地,灰白色线条构图,一目了然。大厅正堂,上悬“湖天一览”篆字木匾,下挂彩色“烟雨楼”国画,两边匹配对联:“如坐天上、有客皆倦,烟雨比南朝,多少楼台归画里;宛在水中、方舟最乐,湖波胜西子,无边风月落樽前。”尽显了楼前赏景,湖上泛舟,把酒作乐飘然欲仙的情景。中堂之下的条桌上,置摆一座镂空紫檀小插屏,四周是变形回纹图案,当中木板上题刻板桥《题画兰》诗句。厅里和楼下一样,整整齐齐对称排放着茶几和太师椅,但镶嵌的是彩色大理石,图案天成,更加精美。座椅的后面,在金柱之间还置以宽大的插屏,分别刻写“烟雨楼史话”和杨万里、唐天麟等人的诗文。整个二楼被打点得文气散逸,墨香馥郁。
   出门向外,立身二楼廊台上朝南,东西两头经赵瀛之手栽植的古老银杏,笑迎秋风,把地上地下染得一遍金黄。离银杏不远的东西花窗围墙旁边,各有一座攒顶翘角的“御碑亭”,当中石基上竖立镶在玻璃罩里的石碑,四面都刻着乾隆游南湖题诗手迹。放眼远眺,虽然不是“轻烟漠漠雨疏疏”,也没有“微雨欲来”的苍茫迷蒙,但是微风徐来,轻烟拂渚,乾隆笔下“水村近远望分明”的小农经济格局,已经换成我们眼底高楼大厦耸入云天的现代化都市情形,乾隆爷做梦也不可能想象得出来。
   出了“烟雨楼”后门,眼前是一座通透的太湖石假山,传说有部分石料还是北宋花石纲的遗物,早先为明代著名造园家张南垣在王店镇吴园叠造,乾隆南巡时移入此处,后于清道光年间毁坏,孙中山来南湖的时候,曾在此和各界人士合影留念。后经张昌庆再次重新叠放,堆成虎、豹、狮、象兽形至今未变。
   假山四周,由游廊勾连四通八达,墙上嵌满了历代碑刻,有的清晰,有的斑驳,有的是完整的,有的破碎了,我顺着许瑶光的“南湖八咏”和其幕友秦敏树刻绘的“八景图”,到了西北面的“来许亭”,这里有段感人的真实故事:
   许瑶光在嘉兴为官清正廉明,政声卓著,任满赴京述职前,嘉兴百姓留恋不舍,乡绅特为他在烟雨楼边建亭饯行。“来许”语出《诗经》“昭兹来许”,在这里一语双关,既赞颂许瑶光对嘉兴所作贡献,又盼望他能再来嘉兴做官。现在,“来许亭”门额是俞平伯的墨宝,室内陈设简单,亭中摆置一张方桌,一只茶几和几把座椅,但墙上的诗文清秀,特别是堂前挂着的许瑶光画像,精神矍铄,正气凛然,可敬可亲。
   “来许亭”前朝南还有一亭。这是许瑶光赴京述职后,当真又回嘉兴继任时所建,式样与“来许亭”相仿,取名“鉴亭”,意在要将嘉兴百姓对他的爱戴作为自己的借鉴和鞭策,并亲自作《鉴亭之铭》,许瑶光身为嘉兴父母官先后长达十八年之久,最后死在了任上。现在“鉴亭”后墙壁上,嵌着许瑶光视为珍宝的“米芾石碑”,亭内有青田名士徐则恂的对联:“斯楼与我括(注)同名、看烟雨空蒙,几把南湖认故土;此水接古吴流域,慨风潮冲激,谁爲西浙荡余氛。”在赞美湖光水色的同时,表露了文人学士对当时政局的焦虑。“鉴亭”中还珍藏着“血柏化石”、“洗鹤盆”和“马券石刻”等历史文物,特别是“马券石刻”,一爿石碑,竟有苏轼兄弟及黄庭坚共同三人手迹,实属难得。
   自“鉴亭”外西墙小门出园,迎着夕阳下阶,杨柳梢头伍相祠的“壕股塔”遥遥在见,沿湖心岛大堤绕到一弯月牙形“荷花池”,有一独拱“万福桥”与南湖勾通。站在桥头正面仰望“烟雨楼”,峥嵘轩峻又是另一番逼人声势,“烟雨楼”下的平台围墙上,镶嵌着一块“钓鳌几”刻石,字体敦厚端庄,雄健有力,红墙绿字非常醒目。他期望嘉兴人才辈出,独占鳌头,偏巧在立碑次年,嘉兴有个叫朱国祚的就中了状元,于是这块石碑名声鹊起,曾引得许多文士争相膜拜。
   过桥数十步,泊在大堤外的单夹弄中型画舫,表面看似普普通通,而实际上却是中共的伟大摇篮。“一大”代表就是在这条船上通过了“党纲”,“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正式诞生了中国共产党,这座丰碑是中国革命永不褪色的精神象征,今天成了“湖心岛”的点睛之所。
   我伫立船旁,树立在堤岸碑石上“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字样熠熠生辉,它映红了正在这里参加组织活动的青年学生们笑脸,映红了“烟雨楼”,映红了全中国。
  
   2019年12月16日

共 36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南湖”乍一听感觉熟悉,可又想不起来,看完作者的文章,才忆起“南湖”就是中共一大会址所在地。这样的地方幸亏有作者的文章才能使人领略到“南湖”旖旎的风光,“清晖堂”、“烟雨楼”、“来许亭”在作者的笔下呼之欲出,活色生香,既有历史掌故,又有美景渲染,使人感到如诗如画,沉浸其中有种说不出的美感。夹叙夹议的写法更使人增长了知识,“南湖”被作者写活了,即使没有去过,在作者的笔下亦有了立体的感受。精彩散文,推荐共赏!【编辑:秦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秦安        2019-12-26 16:53:25
  老师笔下的“南湖”如诗如画,欣赏了,祝老师在宁静创作愉快!佳作连连!遥祝冬安!
回复1 楼        文友:不舞之鹤        2019-12-27 09:44:11
  多谢编辑,敬茶!
2 楼        文友:淡泊宁静社        2019-12-27 06:27:31
  佳作已经推荐江山精品审核组。
淡泊宁静社
回复2 楼        文友:不舞之鹤        2019-12-27 09:42:02
  辛苦了。谢谢!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