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心若向阳花自开(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心若向阳花自开(散文)


作者:岳凡 白丁,52.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225发表时间:2019-12-31 22:58:12

【流年】心若向阳花自开(散文) ‌当年,我们村里有一所小学,校舍像猪圈一样,是矮矬矬的简陋小瓦房,只有一个代课老师,兼身多职,上课前他用钉锤有节奏地敲那块悬挂在横梁上方的废铁,听到钟声同学们就一窝蜂冲进教室。两个年级同处一间教室,一年级一组,二年级一组,老师对我们进行复式教学。
   村里的读书人多数是他的学生,老师讲的向阳花大家都记忆犹新,因为这是他必讲的一课。记得老师告诉我们,向阳花是一种忠诚且虔诚的花,始终围绕着太阳转,它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花,老师希望我们日后像向阳花一样,向着阳光,坚信生活充满希望。那时我们少不更事,只知道玩泥巴、割草、劈柴、放牛,这些深奥的道理全当笑谈。
   开学之初,我们有十来个同学,读着读着,有的就掉队了,到了二年级,就只剩下我们六个学生,五个男生,一个女生。在一次班会课上,老师让我们谈谈自己的梦想,那时候我们的梦想很实在。我首先站起来说,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老师,将来可以回到村子教书。贾青的梦想很远大,将来要带着父母到大城市生活,住上宽敞的大房子,娶上漂亮的城里媳妇。邱泽的理想简单得可笑,他希望长大后能买双皮鞋,在那穿布鞋的年代,恐怕这是最朴实的梦想了。
   其实,我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在这个简陋的学校读完小学,可是上完二年级,我们就得去完小就读,完小离我们村有五里地,不管严寒酷暑,我们都要步行去上学。我们一直牢记老师的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现在不吃苦,将来吃苦头。用以勉励自己!
   那个唯一的女生是我的堂妹,跟着我们起早贪黑,经常在泥泞中跋涉,有时候我们还会使坏,躲着草垛后面变鬼吓唬她,​三年级还没读完,她就回家放牛了,剩下我们五个男生继续我们的求学之路。
   离学校远,午饭是从家里带到学校的,要吃上一口热饭,中午就得想法子找热饭的地方。每当有米饭加猪肉炖粉条,我就会很兴奋,读书也倍儿有精神,到人家家里热饭才好意思打开饭盒。带包谷饭的时候,心里不舒服,但不敢抱怨,因为父母在家也未必能吃一顿饱饭。丰收的时候,母亲会在甄子下面藏一碗米饭,让我带到学校吃,遇到青黄不接,中午带的是麦芽饭,晚餐可能就是煮洋芋。我们五个同学倒是很团结,经常一起共进午餐,分享仅有的美食。
   五个同学中,蔷科​是年纪较大的一个,辈分也大,我管他叫叔,辈分最小的是刘一树,他管我叫叔,不过我们在一起都是直呼其名,把少年叔侄当弟兄,老人见状,责备我们不成体统,没大没小。蔷科的父亲是水泥厂下岗工人,是我二爷爷,二爷爷和二奶奶在我刚记事的时候就离异了,离异的时候闹得很凶,全村人都围在他家门口看热闹。二爷爷嗜酒如命,喝醉了就躺床上什么都不管不问,有时候还耍酒疯,蔷科往往无缘无故被他日娘捣爷乱骂一通,也许是习以为常,他总是不声不响把二爷爷搀扶到床上,帮他洗脸洗脚,有时候二爷爷也会抡起扫把追着他撵,闹得村里鸡犬不宁,尽人皆知。
   后来二爷爷找了一个寡妇,​双方协商决定,在我们村住半个月,在寡妇家住半个月。蔷科家养了一群鸭子,还有几只大白鹅,二爷爷不在家的时候,他就隔三差五杀鸭宰鹅带去学校吃,我们都能改善伙食。
   完小里当地的学生最霸道,​爱耍门槛猴,经常会来翻我们的饭盒,碰上好吃的,他们就你一嘴我一嘴把它吃完,遇上饭菜不好吃,他们就在饭盒里面埋口水炸弹,专干缺德事。我们跟老师反映,可老师口头教育一下,也就不了了之。后来我们忍无可忍,学会反抗,从此矛盾不断。一放学,他们就邀约本村不务正业的小青年挡在我们回家的必经路上,要给我们颜色看,有时候我们事先得到消息,就翻山越岭绕道而行,可防不胜防,被他们挡在路上,挨一顿好打,是常有的事。挂彩回家,父母问起,我们不敢实言相告,谎说是大家闹了玩弄伤的。
   学校欺凌事件时有发生,我们开始逃课,有时躲在半道上烧洋芋吃,有时跑到隔壁寨子看电视,事情败露,我们被家长带回家狠狠教训了一顿。我把原委告诉父亲,他理解我们所受的委屈,托亲戚把我、邱泽、刘一树和贾青转到另外一个完小就读,才摆脱那群人围追堵截,却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二爷爷说,我们这群小王八蛋是为逃学找借口,​始终不让蔷科转学,还带着蔷科去学校给老师赔礼道歉,老师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留校察看,以观后效。那群家伙变本加厉,处处为难他,势单力薄的蔷科没有多久就被迫辍学了。回到家没人管教,他跟着村里一个惯偷混迹江湖,常常到街上偷偷摸摸,有次我看见他偷人家镜子,技术娴熟,三两下子就把镜子摸了揣兜里。他胆子越来越大,开始在街上偷人钱财,有回被人家逮个正着,被人一顿拳打脚踢,长了些记性。我的父母不让我跟他鬼混在一起,怕我跟着学坏了。
   从此以后他去了远方,有人说他在省城,重操旧业,也有人说他在上海混社会,也有人说他已经客死他乡,众说纷纭。总之,他像一缕烟从人间飘散,杳无音信。
   读四年级的时候,刘一树的父亲死了。​那个时候在农村医疗条件不好,谁也不知道他死于什么病,只记得我每次上学从他家门口路过,他就弯着腰坐在板凳上,双手杵着拐杖,一个劲地咳嗽吐痰,说话老费劲。他很关心刘一树的成绩,经常问我他在学校里的表现,还夸我学习最好,最懂事,要他们几个多向我学习。我替刘一树隐瞒了一些事,没有把他赊夹心饼干和包子的事情告诉他父亲,我怕如实相告会伤了我和刘一树之间的和气。刘父越来越瘦,说话也越来越费劲,我也越来越怕见着他。
   刘一树的父亲独自走了,把他母亲和刘一树及其姐妹留在人世间挣扎。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刘母身上,他的姐姐十六岁就许配人家,也没能帮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什么忙。有人劝刘母,找一个壮实的男人改嫁算了,至少可以帮家里做些重活,可一个拖着三个孩子的女人,谁也不愿意做这苦逼的倒插门。刘一树在这件事情上态度强硬,绝不允许母亲另嫁他人,他怕趁着他上学的时候,母亲跟着别人跑了,就开始厌恶上学,没事装病,躲在家里盯着母亲的一举一动,母亲到哪就跟到哪,像一个侦探。刘母看出孩子的心思,发誓不再改嫁,他才开始去上学,可此时的刘一树性情大变,对读书失去了兴趣,成绩一落千丈,开始破罐子破摔,升初中了无希望。
   我们小学升初中那年,开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不过刘一树还是选择放弃学业,留在家里帮母亲犁田耙地,种包谷,栽烤烟,开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一路走着,一路有人掉队,几个同学,​眼看只剩下我、邱泽和贾青,贾青小考成绩出类拔萃,被分到镇上的重点中学,我和邱泽被分到乡一中同一个班。父亲倒是替我高兴,说我个小,怕受欺负,邱泽虽然成绩差点,但为人仗义,跟他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
   贾青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周末回家,他父亲总是在我们父母面前说他月考语文考了多少分,数学考了多少分,英语考了多少分,很有点炫耀的意思。我的成绩没有他好,但差距还不算太大。他的父亲到处显摆,我们之间那种情谊受到了影响。初二的时候,邱泽辍学了,又一学年开学时,他拿着仅有的学杂费杀进城里,开始全新的生活。
   贾青的父亲不让他跟我往来,​怕跟我一起会耽误他的锦绣前程。我有自知之明,也跟他渐渐断了联系,我们就像两颗不同轨迹上的行星,互不干扰。我是害怕孤独的,直到邱晨和尹曦进入初中,我身边才又热闹起来。
   初中毕业季马上到了,我心烦意乱,想要考师范,师范生那时候是个香饽饽,毕业后就会分配到学校教书。​我的成绩在班上还算出众,但师范生也就几个名额,我没有胜算。体育老师觉得我虽然个小,但体育成绩还好,尤其是短跑,还拿过百米冠军,跳远更是胜人一筹,若要加试体育,文化成绩也有优势,我反复琢磨,觉得这是考师范的一个捷径。最终由于专业成绩没有达标,我与师范生失之交臂,读高中成了唯一出路。
   贾青中考以优异成绩被市里重点高中录取,他还打破了所在学校考入重点高中零的突破,​他成了所有人的骄傲。我只考上一般高中,我们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他家前去祝贺的人络绎不绝,而我灰头土脸,整日憋在家里,恨不得变成一只老鼠装进地缝里。
   他在市里读高中,我在镇上的高中就读。他主动给我来信,在信中他向我道歉,想要修复我们之间的情谊,还鼓励我要发奋学习,将来我们一起考上大学。我也给他写了回信,我也深知自己小肚鸡肠,无非是嫉妒他比我优秀。从此,我们冰释前嫌。他的理想是上清华北大,而我的理想还是考一所师范学院,将来成为一名教师,早点为家庭分忧的初心没变。
   三年的高中时光是种煎熬,但毕竟短暂,我觉得自己还没来得及努力,就匆匆结束了。​贾青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不过还是圆了北京梦,我考上了师范学院,终于圆了自己的教师梦。
   大学毕业后,我顺利考上特岗教师,被分配到离县城最远的乡镇中学,我忒想回到生我养我的那个地方,可那里的学校已经不复存在了。那年春节,我们几个陆陆续续回家去,惊喜的是,失联多年的邱泽,还有那个大家都以为不在人世的蔷科也回去了,只是我们的再度相逢,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蔷科还是原来的模样,高高瘦瘦的,​只不过不再是那个穿着青衣裳的小男孩了,说一口闽南话。邱泽早已是一家饭店的大厨,拿着高薪,人也长胖了,挺着大肚子。贾青是北京一家外企职员,几个同学,就数他混得最好,他经常晒他国外出差的照片。
   春节过后,我们回到各自的岗位。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蔷科的兄弟打电话告诉我,蔷科不在了,他从县医院六楼跳楼自杀了,当场死亡,我十分震惊,怎么好好一个人会选择这条路,还死得如此凄惨。后来了解到,他患胆结石,需要住院治疗,可他身无分文,向几个至亲借钱都被拒绝,又无颜跟父亲讨要,一时想不开就走上一条不归路。我怎么也想不到,过去的离别是短暂的,相逢过后的再次离别竟然是永别。
   三十岁那年,我结婚了,算是晚婚,​但在我们几个同学中却是最早的,我的第一段婚姻是不幸的,短短两年年就夭折了,印证了“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贾青说,看到我的婚姻,他一点结婚念头也没有了。接着,刘一树结婚了,他患有癫痫病,在酒席上发作。看着他抽搐的样子,口吐白沫,我感到心疼。这是个可怜娃,从小失去父爱,现在又失去健康。如今有个离异的女人肯跟他过日子,也算老天眷顾。他的妻子带着一个女儿来,后来他们又生了一双儿女,儿女双全,让人羡慕。
   后来,他带着妻子去打工,不料这一次赔了夫人又折兵,那个水性杨花的女人竟然跟着别人跑了,​尽管我讨厌这种见异思迁的人,但看着几个孩子被奶奶拉扯着,我就觉得没有什么过错不可以原谅了,孩子不可以缺少母爱,就像植物不能缺少阳光。我劝刘一树把那个女人找回来,爱情可以不完美,家庭不能不完整。最终那个女人没回来,刘一树的母亲送孩子上学,接孩子放学,我就可怜她,因为她独自做了两辈人的母亲。
   我又再婚了,​还有了宝宝,而邱泽还是孑然一身,他一心想要找一个富婆,他认为这是发家致富的捷径。遗憾的是,他一直没有被人包养。贾青说自己是事业为重,事业不成家不成。
   在我家宝宝两岁时,贾青从北京回来了,听说是回家养病。​我们经常微信聊天,可他从未与我谈过病情。只是看他精神萎靡,情绪低落,才知道他患的是抑郁症,我上网查了这种病,就不断地开导他,还陪着他去钓鱼,去旅游,他的精神状态逐渐有了好转。后来,他到镇上的一所希望小学代课,2000元工资一个月,这点微薄的薪资跟他在外企比起来差距不小,代课一年,又觉得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他就向省城的一家公司投了简历,被顺利录取,可去了几个月,他又卷着铺盖回来了,原因是旧病复发。我劝他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健康,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后来可怕的事还是发生了,他自杀,幸亏抢救及时大难不死,只是在脖子上留下很长的伤疤。他觉得很羞愧,一直问我,别人问他脖子上的疤该怎么回答,我告诉他,就说是喉咙做了一次大手术。总之他还是悲观的,多次跟我谈到,人活着没有意思,我劝他,蝼蚁尚且偷生,作为七尺男儿,更要且行且珍重。或许是我的劝说起了作用,他报考了公务员,我担心他压力大,邀他到我家去住些日子,可他拒绝了,说是要专心备考,可就在考前两天晚上,他喝下了一大瓶农药,结束了年仅31岁的生命。
   我连夜赶回家,看着他僵硬的身体,我几度哽咽。​想到我的发小,我的同学,走的走,病的病,只剩下我,在红尘摸爬滚打,伤心欲绝。
   直到有一天,我漫步在乡间小路上,忽然看到一片盛开的向阳花,让我联想起当年老师讲述向阳花的情形。是呀,人生像极了向阳花,只要一心向着太阳,生活就会充满希望,我把这种体悟告诉身边的朋友,告诉我的学生,希望大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轻言放弃,只要学会自我疗伤,生活就会开出花来。

共 507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文章时间跨度很长,对蔷科、贾青而言,几乎穷尽了他们的一生。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平实,但给读者的感觉却有起伏,有锥心的痛。昨晚夜深人静第一次阅读,我仿佛触摸到了作者泣血带笑的灵魂,他那种对发小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深情打动了我。伴随成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恨情仇、酸甜苦辣。作者一开始就交待了自己的学习生活境况,艰难的境况能凝聚人心、巩固友谊,可以培养坚韧不拔的性格,但也有可能留下阴影、扭曲人性。在5个同龄人当中,作者最为平实,对未来有恰当的期许,并为之努力,最终实现了幼时的理想,成为人民教师。近距离目睹两个童年伙伴悲惨谢世,足以使人悲观戚切,失去希望,但当年村小代课老师在作者幼小心灵中埋下的向阳花种子,倔强地破土而出生根发芽,开出了绚丽的花朵,成了作者心目中的希望之花,永不凋谢。作为老师,作者深谙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所以他又将向阳花种子接续播种,给他周围的人,包括学生在内播种希望。作者对他笔下呈现出来的几位发小,充满惋惜同情,但也有不动声色的责备以及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控诉。如贾青的父亲不让自己的孩子与作者交往、完小对校园欺凌听之任之等等。这样的现象其实一直都存在,教育者应当引以为戒。所以这篇文章不只是叙说几个人的命运,而是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社会根基;不只是关涉几个人的小问题,而是关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甚至关乎社会进步发展的大问题。主旨宏大,应当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佳作,推荐阅读!【编辑:梅子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梅子青        2019-12-31 23:22:26
  教育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关乎未来,不可掉以轻心。作者敏锐、仁爱,注重教书育人。向你致敬!感谢赐稿流年!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2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20-01-02 14:22:26
  人生就这样,有幸福,有悲痛。
   而悲痛,是不同的,是刻骨铭心的。
   作者岳凡这一篇散文,从生活学习工作多个方面,讲述了一起长大的几个发小,各自悲痛和幸福的人生。
   有的一生已经结束了,尽管还年轻,生命却画了句号。文章挖掘了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有社会原因,有家庭原因,有学校原因,也有个人的原因。但不管哪种原因,年纪轻轻就断送了生命带来的痛苦是无尽的。
   作品写了痛,很触动人的。
   首尾用太阳花的象征意义表达文章主题,面朝阳光,生命就不会有阴影。
   不错的作品。
3 楼        文友:刁兴堂        2020-01-02 15:09:18
  在曲靖经常看到岳凡的文章,心宽路自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