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七律·照镜(古韵外五首)
摘要:杂咏
◎七律·照镜
镜内安如镜外狂,笑他鬓已染成霜。
怜知老病愁无解,悟得浮生苦自尝。
故里天涯徙来往,情仇恩怨尽相忘。
风尘漠漠江湖伴,负了年华换远方。
◎七律·秋夕
稠稠暮色水茫茫,渔叟横舟钓晚凉。
落彩泅波霞塞渡,飞芦着火柳疏黄。
久痴渐觉融玄幻,一梦何堪说感伤。
浮世百年情易老,不知禁得几斜阳。
◎七律·渡海
乘槎横渡路迢迢,此向琼州逐俗嚣。
自问平生通赏识,便持无谓弄狂潮。
一番大梦心空幻,十载江湖志未销。
逆境顺流长取次,豪情共得海风飚。
◎七律·旅琼雨夜看五公史
冥蒙淫雨笼琼乡,滴答檐声漏夜长。
墙外风循门缝入,楼边水溅牖帘狂。
独吟寂落叹游子,又累消磨断苦肠。
当日五公南贬事,只今谁识此凄凉。
◎七律·赏菊归来
赏菊归来韵正新,诗成每读意无真。
笺中儒雅轻斯世,心底贪痴误此身。
笑我原为流俗客,跟风怎做隐居人。
陶公一去千秋久,尚有谁谁步后尘。
◎七律·咏辛弃疾
弃笔从征最动容,沙场攻伐万千重。
敌还猖獗志还在,血未凝干剑未封。
有计犹当灭胡虏,无权忍说捣黄龙。
山河半壁诗词愤,块垒而今亦塞胸。
【编者按】本组七律,对仗工整,韵律严谨,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来表达思想情感。《七律·照镜》透过镜子内外人这一意境,自嘲鬓染霜,老病愁,浮生一世,只能甘苦自尝,无可化解。家乡远在天涯,像一只迁徙的候鸟,所有的情仇恩怨只能相忘于江湖,大好年华流逝,感慨在遥远的客居地风尘漠漠江湖相伴。《七律·秋夕》前两句由环境描写入手,暮色深浓水茫茫,“稠稠”浓得化不开,人物“海叟”一人,横舟独钓。“落彩泅波霞塞渡,飞芦着火柳疏黄。”视角从天空的霞彩,到岸边的芦絮柳树,进一步着眼景色的渲染。后两句由景转情,“久痴渐觉融玄幻,一梦何堪说感伤。浮世百年情易老,不知禁得几斜阳。”看斜阳西坠,联想人生一梦不过百年,为何痴狂因何感伤。《七律·渡海》第一句“乘槎横渡路迢迢,此向琼州逐俗嚣。”可以看作是诗人出行的方式——乘槎横渡,路途遥远,“琼州”视为目的地海口的别称,自我感觉有所储备,能够有所作为,可谓时代的弄潮儿。历经数十年的江湖打拼,一番大梦心空幻,不管逆境顺流,仍然豪情满怀,意欲海风飚驰,从这种豪情壮志,能感受到诗人一以贯之的笃定精神。《七律·旅琼雨夜看五公史》从天气描写入手,淫雨霏霏的日子,旅居海口(五公祠),耳畔檐滴声声,更衬托出也的漫长,墙外风声雨声,楼边水溅牖帘,诗人在这风雨交加的长夜里,读到这些有抱负的爱国志士们遭到昏庸皇帝贬谪,依然为国家民族做出的很大的贡献,这番凄凉寂寞,作者在此情此景中体会更加深刻,同时也间接表达了诗人渴慕同情的之意。《七律·赏菊归来》一诗,作者由赏菊归来,灵感忽现,联想起陶渊明隐居独做爱菊人,渐渐生出自嘲的感觉,流于俗务,纸笺有儒雅之情,贪痴之情,却难取得如陶公那番成就,如此自谦的精神,也值得读者学习。《七律·咏辛弃疾》一诗中的感叹南宋词人辛弃疾,怀着一腔爱国抗金的豪情壮志,六十六岁被启用,弃笔从戎,立志收复河山,写下气壮山河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不朽的诗词篇章。总览全诗,作者无论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都能运用纯熟的手法,恰切的用典,鲜明的形象,深刻的内涵,带给我们这组诗韵美,意境美,格调高雅的七律盛宴。感谢诗人迁徙云,祝佳作长青!【编辑:郭秀玲】【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101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