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清风书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清风】谒河南郏县三苏墓园(随笔)

编辑推荐 【清风】谒河南郏县三苏墓园(随笔)


作者:胡春雨 秀才,1278.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82发表时间:2020-01-01 14:31:30
摘要:初,“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苏辙因与东坡之子过,遵东坡遗志葬之于郏。

【清风】谒河南郏县三苏墓园(随笔) 郏县,古称夹,周时为成周畿内地,秦置郏县,隶颍川郡,今属平顶山。其地居嵩山之阳,处豫州之中,宋室都东京,亦京畿之要地也。
   绍圣元年,苏辙出知汝州,东坡适南迁英州,道经汝,兄弟二人感情素笃,乃谐登钧天台。北望莲花山,状若列眉,有类故国之峨眉山,以兹邦水深土厚,相约以为身后吉地。时新旧党争纷纭,国是屡变,朝野上下咸惶惶不安。东坡兄弟特立于朝,无所依违,唯以忠君爱民为本,盛名所在,尤为群小所恶,是故屡遭贬谪,晚岁尤颠沛于途。徽宗立,赦,起东坡为朝奉郎,然公年已高矣!北至常州遇瘴,卒薨于归途。初,“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苏辙因与东坡之子过,遵东坡遗志葬之于郏。
   正和二年,苏辙薨,遗命葬于东坡之侧,以慰兄弟“夜雨对床”之素志。元时,郏县尹杨允以苏洵墓独在巴蜀,父子英灵不得团聚,乃入蜀奉苏洵衣冠,葬于二公坟茔之中,此三苏园之由来也。郏城古县,因之生色。元人因修三苏祠,内塑三苏父子像,老泉中坐,东坡兄弟侍坐于旁,栩栩如生,怡怡如也。郏人深以为荣,奉存迄今。
   己亥仲冬,余过平顶山,因往郏县谒三苏园。颇爱其楹联,聊录数则于后:
   不须把酒问青天,魂归平顶山,父子三人同醉月;何必挥毫游赤壁,笔蘸汝河水,文章百代恰逢源。
   笔头千字落,词力九河倾。
   一代文章三父子,千秋俎豆两峨眉。
   曾以忠直顶天地,故易方正继颇公。
   到元明清仍是无双圣手,由晋唐宋而排第三行书。
   嗟乎!三苏父子道德文章风流百代,乃令后人企慕如此!又有李方叔《祭东坡》文,余亦不忍割爱,全文抄录于后:
   “德尊一代,名满五朝,道大莫能容,才高为累。惟才能之盖世,致嫉疾之深仇。
   久磳蹬于禁林,不遇故去;遂飘零于瘴海,卒老于行。方幸赐还,忽闻亡鉴。识与不识,罔不尽伤。闻所未闻,吾将安访!
   皇天后土,知一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系斯文之兴废,与吾道之盛衰,兹乃公议之共忧,非独门人之私议。”
   方叔,李廌字也,号苏门六君子之一。考之东坡一生遭际,真可谓知言矣!于东坡事迹,余虽欲略陈管见,卒不敢妄论一字云。
   戊戌清明,时人于东坡艺苑,加冕东坡为“诗帝”,颇郑重其事。事虽近于戏,迹涉唐突,然百代之下,实出后人仰慕之情。东坡诙谐豁达,倘闻于酒泉之下,父子兄弟,想亦相视一笑而已,未必以后人之眷眷为罪也。
  

共 9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初,“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苏辙因与东坡之子过,遵东坡遗志葬之于郏。三苏是唐宋八大家,曾经给文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在三苏墓前,揭开了历史的风烟,将那段精彩展现出来。读后,增加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文笔流畅,语言清新,内容丰满,读后难忘。好作品,推荐共赏,感谢赐稿,问候作者,期待精彩继续。【编辑:卡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飞瀑流云        2020-01-01 14:34:38
   感谢支持清风书苑,期待精彩继续!
飞瀑流云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