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一双解放鞋(散文)
一
去年买的黑色皮凉鞋,上面黑色光泽还不曾减退,只是鞋底防滑胶皮稍微被磨破了。入秋以来,这双鞋不合时宜,我便刷洗之后,晾晒于窗台上。国庆小长假时,儿子从上海回来,看见窗台上晾晒的鞋子,没有犹豫,挥臂一甩,鞋子像一对鸟雀一样,飞到到几十米以外的草丛里。
当时,我正在忙于家事,无意瞥见了这一幕,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我耐着性子没有发声动气。因为,儿子回来一次不容易,这一年他与我们相聚的时间太珍贵了,难得高兴嘛!于是,我趁着他没注意,立马悄悄地捡了回来。我抖落了鞋子上面沾有的草叶泥土,找了一个不起眼的地方,重新摆放好晾晒。
我懂儿子的用意,无非是想给我换双新的。其实,我鞋子很多。皮的,布的,新的,旧的,冬春的,夏秋的,足能放满一个鞋柜。我不是吝啬鬼,也不是舍不得扔了那些破旧的东西。大半生从贫苦中走过来的人,更懂得生活的艰辛,而且勤俭持家的理念,早已根植于骨髓里。何况这双鞋,确实还能穿,只要勤擦拭,一年半载仍会光亮如新。
我看着这双刚捡回的鞋子,勾起了一桩有关鞋子的苦涩往事……
二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孩子,上学都很晚。那一年,我十五岁,在读与不读都升学、学与不学都毕业的初中最后一个学期的假期里,为了一双四块五毛钱的解放鞋,差一点把我累成了当年农村所说的劳损“伤力病”。“伤力病”,本地的一种土话称谓。这种病,是由于乡下人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或扛或挑或抬,因干活不知轻重而不小心压伤了身体,很长时间难以恢复身体。
那年月,农村人生活差不多都一样。当时,村里水坑水塘多,一年四季水量充沛,家家户户几乎都喂养几只鸭子,为的是从鸭子屁股眼儿里扣几个油盐钱。随着年来节到,或是人来客去,也能吃上几个鸭蛋,打打牙祭,换换口味。后来,白河水又引上了东干渠,由于水量充足,生产队种的稻田绿油油的,就像油画一样呈现在眼前。
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了挣工分,也为了吃上饭,从不肯贪懒。当然,也没有那么没出息,贪吃的嘴巴还没有伤及到青蛙和鸟类。那时,从春到秋,田野里蛙声一片,鱼虾游于小溪。据说,鸭子吃蛤蟆肯下蛋,而且近一半是双黄蛋。野外自行觅食的鸭子,蛋黄儿鲜红鲜红,蛋清儿油津津的,营养丰富。于是,捉鱼虾,扎蛤蟆,就成了我们小伙伴们的最爱。水沟两边,草丛深处,稻谷地的田埂里,凡是有青蛙出入的地方,少不了扎蛤蟆的“游击队”。每天下午放学,伙伴们不约而同,扛着自制的“武器”蛤蟆钎,脖子上挎着装战利品的小布袋,野地里转上一圈子……嘿,三五十只蛤蟆稳稳当当地被装进布袋里。
那天下午,我穿了一个拧腰大裤衩,光着黑黝黝的脊梁,脚踢呱哒板儿拖鞋,出发了。走在水沟旁,呱哒板儿拖鞋沾了一点泥,再招点水,滑滑的,行走起来有些不方便。加之,稻田埂窄而湿滑,我小心翼翼地走在稻田梗上。我的注意力全部在草丛中的蛤蟆上,时不时地会撇着脚脖子,即使疼也不吭声。急于赶路程,干脆赤脚得了,凉快又好洗……
突然,发现了意外的惊喜,一双快磨透鞋底,只有脚趾能跨进去的绿帆布解放鞋!也不知扔了几天了,我随即趿拉上。除了脚面的帆布褪了色,有点变硬之外,嘻嘻,穿上后还真舒适。海绵底,软软的,还不打滑。于是,我就趿拉这破解放鞋回到家里。说实话,长那么大,在我那时的记忆里,还真没有穿过买的衣服和鞋子呢!对于这双残缺不全的解放鞋,我是爱不离脚。
第二天,趿拉着那双解放鞋上学去。同村但不同生产队的王三哥,大我两岁,见我穿的烂解放鞋,硬说是他的!还说是他故意放在那稻田埂上晾晒的,非让我当时脱下归还他。无奈呀,人家个儿大有力气,我自知打斗不过他。或许,真如人家说的,是扎蛤蟆时放在那里的。给你就给你吧,省得生闲气,咱又不是没有赤过脚。但是,心里窝着一口气,实在不是滋味。只是,王三哥你不该在学校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弄得我好没脸皮。再说,我若不把这双烂鞋趿拉回来,就你“村里高干”的家境,父亲是生产队队长,哥哥又是吃商品粮的工人,你也绝对不会再回去找的……
于是,我心里暗暗下决心:王三,你就等着瞧吧!不出几天,我要弄一双崭新的解放鞋,眼气死你娃子。
三
这样想,我的心里是有底气的。当时,南阳县林艺场修建硬帮渠,正在大量收购石子。枣粒大小的河光石,从白河滩挑到施工地,一百斤能换一毛五分钱。一堆堆的河滩石子,不要本钱,只靠力气。虽然,我人小力薄,但是为了一双新的解放鞋,就豁出去了。不服输的我,一趟也能挑动两筐石子百十来斤,往返一里地,热了,就跳进河里洗个澡;累了,就躺在沙滩上,白沙当床席;渴了,就狂饮白河水……一晌来回就十来趟,头一天人欢脚快,也不是不知道累,腰酸腿疼算个啥?!说透了,新解放鞋就是我的动力。
我默默地鼓励自己:老四啊,一定要坚持下去,再干一天,新解放鞋就会跑到你手里了。小算盘打打得不错,明天再跑二十趟,就会成功了……
事情偏不随人愿。当天,虽然觉得很累,以为只是精神稍有萎靡不振,一切还如正常人似的。可睡了一晚上,醒来才感觉到两腿像灌了铅一样,疼痛隐隐袭来。我双手揉摸着小腿肌肉群,感觉硬梆梆的。于是,我就背着爸妈偷偷地揉搓多时,饭后又悄悄地向工地走去。只可惜,虽然还跟昨天一样的往返工序,尽管我努力地使出全身力气,但是效率却再也上不去了。
我拖着沉重的脚步,继续坚持着,继续鼓励着自己……但是,任凭怎样自我鼓励,双条腿,两只胳臂,慢慢地不再像是自己的,已经难以听指挥了。别人跑了三趟,而我只跑了一趟,身子骨就像散架似的,我再也坚持不下去了……
看来,新解放鞋的如意计划就要落空了。傍晚,我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里。妈妈见我脸色惨白、气喘吁吁的,就像一个无精打彩的病鸡,心疼地问道:“娃儿啊,你这是咋了,是不是有病了?”
“妈,我没事,可能是太累了,歇一会就会好的!”我有气无力地说。在妈妈的一再追问下,我才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我的娃儿啊,你这是劳损累脱气了,会压伤力了呀!”妈妈又气又心疼,掉着眼泪埋怨我。
此时此刻,我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强制不让掉下来。妈妈出去了一会儿,採来一把嫩绿藿香叶,回到灶火屋里。顷刻间,一碗热腾腾的藿香叶炖鸭蛋,端到我跟前,“娃儿啊,快,快趁热吃,补补亏,顺顺气。”
那情景,永远烙印在我的心里。只有妈妈,最疼爱也最懂得自己的儿女。
四
不行,我还得继续多坚持一天。可不能白白辛苦了,我得换够一双鞋钱。
小伙子娃儿,身体恢复得快……
第四天,我就趟白河,过三桥湾,抄近路进了城。
那时,我们乡下人去南阳市都叫进城。我进城,就是想去圆新的解放鞋这个苦涩的梦。
工农路与新华路交叉口的六商店,也叫“六零售”,当时是南阳市最繁华的地方。从小到大,我进过三回城,但不知道“六零售”。这次,我还算聪明,问了几次路,总算到达目的地。傻不啦几的乡里娃儿,走进“六零售”,对售货员递上了一大把零票,三九码的解放鞋就到手了。
手拎着沉甸甸的解放鞋,我痛痛快快地轻舒了一口气……
那双解放鞋,也让我初次懂得了啥叫自立自强。
坐在商店的台阶上,我扔掉了脚前掌向上翻,露出脚趾的“翻天机”。不怕大家笑话,那时贫苦的农村人基本买不起鞋,一般都是穿着妈妈、奶奶加班或晚上在煤油灯下做的布鞋。那种用破布作材料纳制的鞋底,穿久了,脚前掌会往上翻,很难看。这“翻天机”,也是有钱人嘲笑穷人家的地方语。那一刻,我也算是告别了这双破破烂烂的布鞋,仿佛也告别了贫穷似的,开心极了!随即,我拨拉拨拉脚上的泥土,终于穿上了属于自己的新解放鞋……
几十年过去了,大半生甘甜酸辣,实感人生不易!儿女们呀,你们从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又怎会感受到我们这一代人的心理呢!
但愿儿女们都懂得做人,都懂得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