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风】曹操与赤兔(小说)
吕布陨命,赤兔无主。几经辗转,收于曹操之手。曹操甚爱之,但思宝马须配英雄,不敢据为己有,遂命专人养于槽枥,小心饲之,待来日为其另觅贤主。
一日,饲马者忽急报于曹操,赤兔已数日不愿进食,目中隐有泪光,郁郁似有心事,望主公往而观之。曹操听后大惊,忙令侍从速寻精通马言者,共同前往察看。
但见赤兔跪伏于地,骨瘦嶙嶙,双目无神,神色哀凄,全不见往日之风姿。曹操见之心中顿生怜悯,忙急步上前。
“几日未见,不知汝何故如此?”
赤兔未动,恍若未闻,依然如故。曹操锲而不舍,反复问之,赤兔乃言。
“我本不欲多言,公既反复相问,我亦素知曹公声名远播,我当以肺腑之言相告。人常言,良禽择主而栖,良臣择主而事,我不敢自比。但世人皆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为我先主,本不该妄议之,但我实不想与其相提并论。想当年我初识吕布,见其威风凛凛,气宇轩昂,以为得遇明主,从此马随主人飞腾远,若能只如初见,我又何苦伤春悲秋。奈何我识人不清,不想其甘作三姓家奴,背信弃义,偏又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以至丧命。我虽想过弃之而去,然吕布待我不薄,始终不忍弃之。如今吕布已故,我前思后想,唯恐再遇人不淑,识人不明,将如何是好,我心难安,食之无味,难以下咽。"
“奉先(吕布,字奉先)之勇,天下无人能敌,但其见利而忘义,有勇而无谋,又素来刚愎自用,不会用人,才至如此,与你何干。死者已矣,生者当往前看。我素有爱才之心,愿为你推荐一贤主,不知你可愿否?”
“尝闻曹公能识英雄,曾与刘使君(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不知曹公所荐何人,我愿闻其详。”
“我手下有一大将,复姓夏侯,单名惇,为我本家兄弟,自小习枪棒,武艺超群,曾因有人辱骂其师,愤而杀之,乃义士也,可否?”
“我知夏侯将军有勇有谋,有情有义,但常言道,为大将者,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顾全大局者,方能所向披靡。听闻其于战场之中,被流矢射中,以至痛失左目,有失大将之风,我心不愿。”
“另有一将,姓许,名褚,威风八面,勇不可挡,双手掣二牛尾,尚能倒行百余步,人人听之名而感畏惧,此当世之英雄也。”
“我观英雄,当勇冠三军,又义薄云天,二者当兼而有之,德艺双馨,当以德服人。许将军虽勇猛过人,但从未听闻其心怀大义,非真英雄也,我亦不愿。”
曹操听后,沉吟半晌。
“当今乱事之秋,天下英雄辈出,我愿为你徐徐觅之。然民以食为天,马亦如此,一顿不食,腹中尚且饥饿,今你几日未食,骨瘦如柴,如何担当大任,倘若它日得见英雄,岂不与英雄擦肩而过,甚是可惜,终将骈死于槽枥之中。”
赤兔听后,深已为然,心中豁然开朗,感谢曹操一番话惊醒梦中马。此后,赤兔一食可尽栗一石,一恍数日已过,重复往日雄风。
待到关羽屯士山与曹操约三事,降汉不降曹,曹操累送金帛美女,关公不为所动。曹操冥思苦想,不得其法。一日曹操宴请关羽,见关公马瘦,猛然忆及与赤兔之约,欲将赤兔赠与关公。曹操再见赤兔,只见赤兔神采奕奕,目射精光。
“今我觅得一英雄,姓关,名羽,字云长,其曾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为人信,待人义,实乃忠义之士,温酒能斩华雄,英勇善战,此真英雄也!”
“我亦素闻关将军威名,骁勇无畏,关将军为人,忠肝义胆,我仰慕久已,若幸蒙关将军不弃,我愿追随关将军,任凭关将军驱驰。”
曹操听后大喜,引赤兔见关羽。关羽见其身如火炭,状甚雄伟,知是赤兔,忙拜谢曹操赠马之恩。
“我曾多次送将军美女金帛,不见将军如此,为何今见赤兔,反行此大礼。”曹操疑惑不解,问之。
“我知赤兔有日行千里之能,他日我若得知兄长下落,乘此马一日便可得见。”
赤兔闻关将军此言,心中叹服,暗自欢喜,自己此番终于得遇明主,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曹操心中却暗悔,自己本欲用此马将关羽留住,不想弄巧成拙,留人不成,反失了马。
自此,赤兔归于关羽。赤兔随关公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南征北战,出生入死,闻名天下。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关公手拿青龙偃月刀,坐下乃赤兔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