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工农兵中学(散文)

编辑推荐 【宁静】工农兵中学(散文)


作者:李建志 童生,797.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03发表时间:2020-01-22 10:48:01


   去往工农兵那年,是我第二次达到录取分数线。和第一次一模一样,两门功课刚好及格。那年我十四,比他们大上两岁。一同考入的还有小伟、福敏、华芳、小芬四位。
   大抵是先入之见,母亲一心只想让我去最近的重点川师附中。宁可多交上两年学费,也绝不去那所令人深恶痛诋,“只会耍朋友”(早恋)的工农兵。而我却无心再战。我真拿不下脸顶上虚头虚脑大队长、班长的名片,成天在四合院小人堆里厚皮老脸穿来穿去。
   别人另眼相待“大有可观”,我可不能自欺欺人。翘平舌、二三声不分,再怎么努力也只是普通中学的材料。两位从花小直升去川附的伯仲,也并未见他们有什么过人之处。重点中学不一定个个出凡入圣,普通中学也并非百无一用。算数突兀换成代数花小角落上那间上漏下湿戴帽班里(初一),再不清不楚死撑下去,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挂上一官半职,仗着膀大腰圆替他们干干拉大旗作虎皮的差事。没有人告诉我戴帽带到初中、高中,还是与川师大比肩并起。
   工农兵中学,后改名四十六中,坐落于保和公社花果七队土地之上。据说是一墙之隔农校(中专)的分支。称得上一所地地道道乡村中的公立中学。
   学校共有学生一千余名,来自附近的工厂、单位、部队、学校、学院、农村。绝大多数是普普通通工农家庭,没有几位家长掏得出一百好几十元,替学生专门买上一辆代步工具。步行是绝大多数学生唯一,也是不得不已的选择。至少我所在的初八三级三班,没有一位同学每天骑自行车往返。
   从杀猪巷出发,沿老成渝路途经小观堰、花果大队队部、车材库、半边街、川师附中、子弟校入口、红胶厂、斑竹某队锅炉厂、四零二、大观堰去往工农兵,总里程约略五华里,徒步二十分钟的样子。
   沿大观堰一侧步行,刚过大观堰,马路对向一个五六米宽的路口,连接一条笔直的瓦砾路。进路口前行二十米左右,右端分生出一条水泥路。水泥路半道左分出一条岔路通往农校,向前贯穿花果七队土地,直达工农兵中学、斑竹小学,总长一公里。直行的瓦砾路,经过(右边)斑竹某队一幢土坯保管室、晒坝、一片农舍集居区、零零落落的农舍、环河上游一座桥梁到达牛奶厂。
   通往中学的水泥路四至五米宽,马路入口到农校入口一段最为平整,过农校入口路面便变得坑坑洼洼,一些路段年久失修成为了泥土路面。
   从起点开始,路的右端依次是一个桃园、一个梨园、一个大竹林、一片高高矮矮横七竖八的农田;左边依次是一片与通往牛奶厂碎石路齐平的菜地、一个面积不大但居于垄上的长方形梨园、一片低于梨园大大小小的菜地。菜地尽头是通往牛奶厂碎石路边上,那幢破破烂烂的保管室,和平行于水泥路的农校的一堵围墙。
   一条由碎石路起头,穿过保管室与一个矮竹林二者之间的小路,擦着农校围墙根儿通往农校大门、工农兵。一幢幢低矮、新旧不一的农舍、院落,稀稀落落分布在道路两旁的农田、空地、竹林中央。尤以接近工农兵中学大门,右边一个池塘起头左右两端的农舍最为稠密。花果七队八成以上的农户集中居住在这段区域,他们的子弟全在工农兵就读。
  
   二
   报名当天起了大早,穿上向父亲借来的猪皮凉鞋、尼龙袜、白衬衣,蹬上锃光瓦亮二八永久急不及待出了门。人嘴里只会耍朋友的工农兵,究竟会是怎么一种样子呢?
   进中学大门,随络绎不绝的人流去往了大操场。大喇叭里嘹亮欢快的乐曲,与外面沸反连天的喧哗交织在一块儿,什么也甭想能听得仔细。大操场靠近双杠一方,挨肩擦背闹闹哄哄挤满了人。几位教师模样的人,在中央穿来穿去,不时向他们嚷嚷什么。一打听才知众人按广播通知正待在原地等着分班。分班完毕找到教室已接近晌午,按通知下午到学校打扫卫生。我、小伟、华芳、小芬四位花小来的同学,分在了初一三班,班主任是罗小兰罗老师。出乎意料的是,她点名让我担任了班长一职。难道个个同学的升学成绩都低于123分?彼时她约摸四十,听说带着一个儿子居住在牛市口哪里。
   她从未额外关注过我的学习,但这种关注又无处不在。偶尔她会突然家访,但到了家里又并不急于要找到父母。挎上“成都牌”(所有男女老师标配)黑色手提包,沿前后院落、房间、猪圈、门庭转上一圈,简简单单和我聊几句家常,便慢条斯理去往门前十二路站台。她不坐,不喝水,不道明来意,还不让送她,可以感觉到她对杀猪巷、沙河铺烂若披掌,也可以感觉到她对她亲点的这位农民班长深信不疑,关爱有加。
   罗老是位爱美的女性,和母亲差不多年纪,拾掇得清清爽爽漂漂亮亮。从她身上既品味得到哀哀父母的柔肠;也体味得到温文尔雅知性女性的魅力;更体味得到对于差等生枉用心机恨其不争的怒气。一头及肩波浪浓密乌亮,几件拼色机织毛衣外穿,看上去朴雅、清丽,又不失端庄、矜重。每天一早一晚和钟艳、薛娟几位活泼开朗的女生,如母女般手挽手谈笑风生,往返于学校与十二路红胶厂公交站台。
   作为一位拥有多年教育经验的优秀班主任,她深谙教书育人责任重大,她的学生出现任何问题,他的班级拿不出像样的成绩,她无法向家长和校领导交代。或许也正是这种种无奈,造成了她与部分玩世不恭的学生、以及与我之间的误会与分歧。其实除了感怀我从未有过抱怨,随着时间推移反倒越发理解她当初的过激行为。如果把她当作了父母,体罚也就成为了理所当然的爱护。可惜的是当初没有几位学生,包括我自己能会意个中三昧。
   我何尝不明白,对于我她寄予厚望。她所做的一切,也完全出于为初一三班营造一个笃志好学、春风化雨的学习环境。没有老师不希望桃李芬芳。为将我打磨成可用之才更是良工心苦煞费苦心。她与四班的较量也正是自以为手握一张王牌。而我一直怀揣有朝一日结草衔环的心愫。只是她的一些方式方法我并不苟同,我非常反对刻意去抹杀,十二三岁孩子顽皮捣蛋的天性,更反对小题大做风使尽帆。不在于她是罗老师还是王老师。她所信奉的正是绝大多数家长,所推崇的“黄金条子出好人”那套。那年我向辑校长揭发了她,我承认我有感情用事的因素。我宁可三班哪怕输得一败涂地,也绝不能靠五虚六耗去争得名不副实的年级第一。而她处心积虑满脑子只想着第一。
   这道题,如果是我出题,多半会考。(其实就是她参与的出题)
   那道题要多看看。咚咚咚。(反复敲黑板,眼神异乎寻常俏皮)
   ……
  
   三
   工农兵中学与出门左端的斑竹小学大门,在一条直线相距不足十米,两门区域是这片偏乡僻壤最为繁华的朝市。出学校大门,水泥路右边第一户人家男主人姓高,三个孩子均是工农兵校友。二女儿俊华后来和我成了高中同学,她母亲便每天在自家门前经营零食买卖。每次路过她家门前,不由自主会往那边张望,大大小小的箩筐、提篼、玻璃罐,装满聆郎满目的小食品。没钱尚且想入非非,何况那些腰包成天嚯嚯响的富家子弟。因为依着家门口,左邻右里的小孩都照顾她生意。而且所经营的种类,较其他几位小贩更为丰富。左斜前45度正对一个茂林深篁的大竹林,里面住着左边第一户人家。一圈一人多高的篱笆把整个竹林圈在了后面,但并不影路人、小贩在郁郁苍苍的竹荫下面乘凉。流金铄石的盛夏,吃罢午饭,懒洋洋半依在凉风习习的竹荫下面小憩上一会儿,不时还有人削减脑袋三分五分送货上门,上哪里去找这等不想趟着赚钱都不成的小日子。过斑竹小学大门向左,是一条通往成昆铁路的泥土便道。几位怕被学校老师,特别是辑校长发现蹊跷的小贩,便在这段路上机关用尽大显神通。
   背篼、箩筐、竹筛林林总总的容器里面,装满瓜子、胡豆、豌豆、麻糖、米花糖、耗子屎、盅盅嘴儿,价廉物美让人怦然心动的美食。课间二十分钟时间,两校大门口熙来攘往人如潮涌,感觉和后来我去过的青年路不分上下。尽管学校三令五申不许学生染指抽烟、书本、文具易物,却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苗头。我路过那里目不斜视脚下生风。倒不是没有多余的闲钱,是四个荷包根本没有一分钱。但又克制不住自己不去想它。
   其中一位穿军涤的小个子男子,经营手段最为独到。该男子三十出头,一米六十身高,双腮胡子拉碴,体态枯瘦,精力旺盛。每年夏天均蹬上一辆破旧不堪的二八永久,驮上一个绿色冰糕箱辗转于附近几所中小学、狮子山之间。继奇思妙想的“喝冰糕水”后,首开先河搞起来以物易物,作业本、教科书、粮票、饭菜票、鸡蛋、鸭蛋、导弹……更有见不得光的飞雁、红芙蓉、经济论支卖。总言之,你有需求,他就给你满足需求的市场。只要想卖,自己带上剪刀,他帮忙割大辫子换爆米花。免得吃过了米花,冤枉人强买强卖!那可是你自己带来的剪刀。一卖冰棒的,何时何地上衣兜插数支金依钢笔,小脑袋上扣几顶军帽,兜里塞满各种各样的票证。在学生那里大行其道备受青睐,在老师心中恨之欲其死。
   来,帮我剪条辫子。
   军挎换好多杯爆米花?
   我要喝两分钱冰糕水。
   布票换不换?
   一个鹅蛋换几杯米花?
   搭伙证……
   巍巍学府--四十六中高墙外面,猫耳朵、白兰地、鸡尾酒、九斗碗、满汉全席、宫廷大头菜夹锅盔应有尽有。
   我是班长不是神仙,当然逃不过食人间烟火气的命运。回家以学习为由寻死觅活讨来五元钱、二两菜油票,背上五斤大米换来饭菜票。最终没在伙食团吃上三两顿,全换成零食过了嘴瘾。更多的时候,路过那里一溜烟跑过去。盯着别人眉飞色舞肥吃肥喝不光心里痒痒,更有种患得患失气断声吞的惆怅。路边见一苕腾忍不住也会薅上一把,哪有定力去抗拒食指大动的美食。矮哥,你那么瘦,输不输人血?
  
   四
   缉校长在四十六中如雷贯耳。他既是我的启蒙老师,也是对我有知遇之恩的半个老乡。我在工农兵中学的每一步成长,与弊绝风清的领导集体,与他的言传身教息息相关。辑校长一身正气一片公心,在工农兵师生中有口皆碑。他每天一早来到学校,下午最后一个离去,不辞辛劳维护着校园内外的正常秩序。他身体力行向人们诠释了一位共产主义战士,对社会主义祖国,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披肝沥胆毙而后已的赤胆忠心。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我不知其他校友对这所饱受非议的普通中学,究竟抱有怎么样子一种情愫,至少我个人对这所倚着成昆铁路,距离沙河堡火车站不足五百米的普通中学一往情深。能去到工农兵,得到辑(才良)校长、罗(小兰)老师、冯(家富)老师、王(玉文)老师玉汝于成的关心、爱护,与初八三级三班同学,情同手足相处三年光阴是我今生莫大的荣幸。
  
   五
   工农兵中学距离东门家喻户晓,集踏青、散心、野餐、玩耍多功能与一体的荒郊野岭--狮子山不过三华里。沿铁路徒步过去用不了三十分钟。
   我所亲历的狮子山其实称不上山,至多算得上一座稍大些许的土坵。成昆线将川师大后门出来,一条通往高店子的乡村小路拦腰砍断,齐山脚将狮子山从中劈开成为两半,入山到出山口铁路总长约摸五百米,与两岸构成两级阶梯的格局。第一级阶梯为石条护堤上面的走廊及绿色植被。右端正中一段平整、宽敞,石块遍地,适合安灶埋锅打野餐;左端铺青叠翠、绿树成荫,特别适合躺草坪上面聊天、晒太阳。第二级阶梯为两岸顶上辽阔的农田、果园,左岸归于三圣公社新华某队,右岸隶属保和公社花果四队。岸顶与谷底铁道最大落七十米左右。站在右岸紧挨着那片麦田,最开阔的那片草坪鸟瞰或环顾,无限风光尽收眼底。我想,这片绿草如茵美不胜收的平台上面,不知留下来多少个让人日思夜想的动人故事。
   八十年代初由三圣公社承头,左岸曾搞过几届桃花、小吃节,最终不了了之。狮子山以郁郁苍苍一望无际的槐树林、草坪、果木闻名,人们追崇林深叶茂曲径通幽自然天成之美,更喜欢约上亲朋好友坐在两岸赏花、观果、望槐林、看火车,或者放风筝。
   春暖花开的时候,附近几所小学有组织学生去春游的习惯。挨着住家的孩子、周围几所中小学、川师大学生也时常三五成群邀约过去打野餐、放风筝。阳春三月,槐树花开,漫山遍野银白如玉芬芳馥郁引人入胜。
   那里当然不止连绵起伏,与皎洁的云端连成一线的槐花林,更有白色的李、粉色的桃、红色的杏、让人口水忍不住直流八一农场的鹅蛋和橘,还有五彩斑斓的豌豆、胡豆、油菜、小麦、稻花、野花、野草……
   早春到那里赏花观景怡情悦性,暮春再过去领略一番青枝绿叶水碧山青。晚秋,我委实有些迫不及待了,顺着枕木追着蒸汽一路小跑赶过去,我一定要去看看狮子山头,橙黄橘绿五谷丰登的良辰美景。就我所知晓的地界,再也找不出像狮子山这样,既品味得到荒郊野岭鸡犬不闻的蛮荒,又寻觅得到花前月下罗曼提克的幽寂,更对路无所事事抑或心烦意乱东跑西颠为所欲为。如果在工农兵读书,没去过狮子山,那书真算白读了。

共 745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回忆了一段中学生活。工农兵中学是一所普通乡村中学。随着作者的思绪,我们走进校园,认识了初一三班的班主任罗小兰老师和辑校长、冯老师等园丁们,见识了校门口的小贩和那些诱人的好吃好玩的,欣赏到了校园附近的狮子山、成昆铁路线等几处美景,也结识了年少率性、热情好客的同学阿文及其慈母……校内的风光真真切切,校外的风景神神秘秘。文章叙事清晰,写人真实,层次分明,语言质朴又不乏生动。推荐共赏。【编辑:范虞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范虞人        2020-01-22 10:52:17
  散文描述质朴生动,感情真挚。遥祝老师过年吉祥,新年在宁静创作快乐!
2 楼        文友:淡泊宁静社        2020-01-22 10:59:00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了!
淡泊宁静社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