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清风书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清风】鼠年说鼠(随笔)

编辑推荐 【清风】鼠年说鼠(随笔)


作者:诸葛智叟 秀才,1453.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77发表时间:2020-01-28 19:18:06

【清风】鼠年说鼠(随笔) 鼠年说鼠
  
   2019年已经成为过去,2020年悄然来到,按照农历的天干地支的历法计算,2020年应该是鼠年,有一种算法,就是拿公历的年号数除以月数(12)余数得4就是鼠年,不信你试试。或者你拿12乘以一个倍数加上4就可以得出这个公历年份数字,这样便可推算鼠年的公历年份,如1924、1936、1948、1960、1972、1984、1996、2008、2020、2032、2044、2056年……都是属鼠的年份。
   有史以来,老鼠就是人类的伴生物,可以说如影随从,不离不弃。人类对老鼠的褒贬与对其他动物一样,在心理上始终是爱恨交加,对老鼠也是既敬又畏,既恨又怕,还无可奈何。记得建国初搞爱国卫生运动时就把苍蝇蚊子臭虫老鼠作为重点,竭尽全力给予清除,虽然有所好转,但依然除害不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大搞环境卫生除四害,又把老鼠列入其中,以上交老鼠尾巴多少计算除四害的成绩,大有物种灭绝之势,可是老鼠依然固我,而且越挫越勇。本指望置其于死地而后快,却越灭越多。现实证明,人鼠之间斗争不断,僵持不下,难分胜负,只能算是旗鼓相当,只好将就相处,共同进化吧。
   这样说来,人鼠之间只能算打个平手,至少人类并没有征服这个身体渺小却愈挫愈奋的对手。要知道在人与动物的博弈史中,老鼠曾经是致死人命的高手,人虽然是高极动物,足智多谋,却也奈何不得机敏过人、生存能力极强、繁殖力极强的老鼠。史料记载,14世纪蔓延于欧洲的一场鼠疫,就导致2500万人的死亡,相当于当时欧洲人口的四分之一,可见鼠害对人类的危害也是相当大的,因此人类与鼠类的斗争也从未停止过。现如今,为了防止发生鼠疫,加强公共卫生,有关方面在街道里弄,屋前屋后挨家挨户的墙角壁根处,都做好了捕鼠的投毒洞,可是捕猎的效果并不明显,很不理想,也许是“人有计策,鼠有对策。”
   写到这里,我就想起我身边发生的灭鼠小故事。记得今年七月初,我母亲病逝后,我们全家处在悲痛之中,母亲的灵台就设在我回祥小区住地的房间里,当时我在母亲的遗像下面的条桌上,设置了一个香台,上面供奉着各种水果食品。守孝已过三七,一天夜里我感到房间里有戚戚搓搓的声音,但是我开灯在房间里四处搜索,却什么也没有发现,我以为是不是守孝期间过于敏感,也就没当回事;第二天夜晚睡觉熄灯后,依然还有戚戚搓搓的声音,这就怪了,当我四处探查时又什么也没有发现。第三天白天我开洗衣机时,发现出水管和下水道的接头口的塑料管被咬破了,水流一地,我赶紧扎好塑料接口,这才断定有老鼠进家了。于是我将家里的纱门、纱窗以及涉及户外的所有道口整个搜查一遍,就是没有找到老鼠进家的“突破口”。正巧那天我家的太阳能显示器突然失灵了,只好请修理工上门维修,维修工发现太阳能的指导线被老鼠咬断了,等修理工包扎好太阳能指导线,太阳能恢复了正常,我赶紧把太阳能的管线进口用硬物塞紧,不让老鼠再有可乘之机。可是当天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依然听到戚戚搓搓的声音,我断定老鼠仍然躲在我家里,随后发现香台供果也被老鼠啃过,我十分气恼,愤恨之情油然而生,下决心要消灭这只该死的老鼠,还我母亲清净之地。
   可我白天翻腾了一天也没有找到老鼠的踪影,听老伴说她们妇科医院的药库里用粘鼠板灭鼠,我也觉得只好借助粘鼠板来灭鼠了,随即去了周边商场,但是都没有买到粘鼠板,情急之下我在网络上求购粘鼠板,就在粘鼠板还没有送达的两三天里,夜晚我几乎都没有睡好,老鼠和我打游击,当我开灯时房间里到处安安静静,没有一点声音,但是只要是关灯睡觉了,当你迷迷糊糊要睡的时候,就听客厅里有戚戚搓搓的声音,简直是无可奈何?可是灯一开老鼠就不知去向了。
   两天后粘鼠板终于从丰巢的柜子里拿出来了,我打开一看,笔记本的样式,合面的粘力很强,我悄悄的把它包好,不敢吱声,听老人们说,老鼠多疑又非常聪明,你要是说了或者是它知道你的意图是绝不上钩的。那天晚上我照例关灯睡觉,大约一点多钟我将粘鼠板展开,上面摆放一些甜食糕点,大约半个多小时这只饿了几天的老鼠终于上沟了,半个身子和两只脚被粘住了,不能动弹,我毫不犹疑地合起这粘鼠的“笔记本”,让它一命归西了。完事后我给妈妈的遗像鞠躬,告诉老人家我已经清除了这只惊扰母亲灵台的搅屎棍,当晚我把这只害鼠送进楼下的垃圾箱。这一夜我睡得特别踏实,补够了前几天缺失的觉头。
   其实就动物本身来说,有其固的特点,老鼠也一样,有其过人之处。说起来也真的很有意思。我在2012年2月26日曾经发过一篇日记《把握龙年运程——鼠牛篇》其中对老鼠的灵性作了一番描述。“鼠机灵精明,嗅觉敏感,警惕性高,身体十分灵巧,穿墙越壁,奔行如飞,即使从数十米高空坠落,翻转身来,也无粉身碎骨之忧,而且还可以从水中逃生。人们常用‘比老鼠还精’来形容人的精明和机灵。”老鼠的灵性还不止于聪明,它还能“咬天开”,引导人升入极乐世界,本事真是了得!根据考古学家1979年至1981年,在山西太原发掘的北齐武平元年(570年)东安郡王娄睿的墓葬,发现在墓堂顶部与上中栏处绘有星图、十二生肖、雷公、电母等壁画,其中十二生肖图实为首见。它位于墓室上栏一周,按正北为鼠,正东为兔顺序排列,高1米,长4.3米,仅残留鼠、牛、虎、兔。墓中的壁画以祥瑞与天象为内容,用于厌胜、驱邪,并引导墓主人灵魂升天。壁画中的鼠是以子神的面目出现的,同样扮演着辟邪、纳吉、引魂的角色。
   由此看来古代人与现代人对老鼠的看法有很大的差别。从十二生肖的来历看,主要是反映我国远古人的生活,先人们看到老鼠身手敏捷,眼睛滴溜溜转,生殖力极强,生存能力极强,很是崇拜,直到现在乡俗中依然认为属鼠的人精明敏捷,体现了古老的仿生学的原理。其实古人对老鼠的看法也不单一,除了对老鼠生殖崇拜,繁衍吉盛的夸赞之外,也同时表达对老鼠崇拜的逆反,如《诗经·硕鼠》云:“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意思是说: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吃我们的谷子啦,多少年是我们养活你们,却没见你们看顾我们。离开你们吧,我们自己去找乐土,那才是我们安身之处。
   古人对于老鼠的感情非常复杂,既夸赞老鼠的精明,又嘲笑老鼠失聪。每到新春除夕之际,总爱演绎“迎新纳福,老鼠娶亲”,在苏州就有形态神往的鼠婚年画,总会用“老鼠娶亲”的题材来嘲笑老鼠的“大胆”和“失智”,有诗佐证:“佳期百日庆回门,胆大老鼠来迎婚。三遇狸猫山后立,一口吞去命归阴”。这都说明“老鼠娶亲”是一个新春的童话。许多名人雅士都对此有感慨和说道,浙江上虞誌中有记载署名作家周作人的诗:“老鼠今朝也做亲,灯笼火把闹盈门。新娘照例红衣裤,翘起胡须十许根。”其实先生说的是人呀。后来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里,老舍先生在《多鼠斋杂谈》里都有关于“老鼠成亲”和猫和老鼠的戏言。那么,为什么传说中老鼠总要嫁给猫呢?
   这要从古代的传说中找答案。据说,在很早很早以前,生肖这件事归四大天王掌管,当年执事的天王姓什么,那年出生的人就属什么。后来,四大天王回归天宫镇守南天门后,玉皇大帝就决定挑十二动物代表人间生肖,并赐封为神,为体现公平原则,玉帝下令,在规定的日子,人间的动物都可以到天宫应选,并且以动物们赶到天宫的先后作为排名次的顺序,只取最先赶到的前十二名。
   那时鼠和猫是一对好朋友,他们约定一同到天宫去争取当生肖,并约定到时老鼠来叫猫一同出发。可是,机灵的小老鼠想,人间的许多动物都比自己漂亮,并且还对人类有用,比如,猫念经、兔拜月、狗守屋、龙蛇治水、猴镇山、牛马耕田、猪羊供人食用,自己应当想个法子才能争取到生肖属相。于是,在规定到天宫的那天一早,小老鼠悄悄地起来,也没去叫猫,自个儿偷偷跳上老牛的角中藏起来,天性善良、韧性最好、最为勤奋,又能早起的牛带着老鼠一起上天宫,老牛果然第一个赶到天宫大门。天亮了,四大天王刚打开大宫门,牛还没有来得及抬蹄,小老鼠从牛角中一跃而下,直奔天宫大殿,最先到达。尽管玉帝本不愿意封这个小小的老鼠为生肖。可是君王口中无戏言,自己定下的规定不能更改,玉帝也只好宣布鼠为生肖之首。
   话说猫在家等了半天,不见鼠的影子,只好自己赶去天宫,由于等待老鼠耽误了时间,等猫赶到天宫时,十二生肖的名额已排满,没有猫的份儿了。从此,猫恨透了老鼠,一见到就扑上去咬,以泄心头之恨,而老鼠呢,也觉得有些对不起猫朋友,见到猫就逃,直到今天猫和老鼠还是一对死对头。人们也觉得老鼠的这生肖之首来得不怎么光明正大,对老鼠失去了好感,其他动物也疏远了它。
   于是,老鼠便离开了人和别的家禽家畜,在地下建立起了自己的家园,过着独立自主的生活。直至今天,它们子孙也还是生活在地下。这样以来反倒免去了和其他动物的纠缠、争斗,俗话说“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所以老鼠生下来不久就学会打洞,自此老鼠的家族始终自成一统,独立昌顺、繁衍不息。但是不管怎么说老鼠毕竟是凭自己的机警和聪明坐上了生肖的第一把交椅。它总是晚上11时至第二天1时(即”子时“)出没。这时候,老鼠胆量最壮,活动最频繁,所以,以天干地支计时,子时同老鼠搭配是非常恰当的。
   正因为这样,在一些民族地区,甚至把老鼠当成英雄。认为鼠善咬,一生都在嗑,会把一个浑沌世界、昏暗天地咬开,开辟一个光明的大千世界,岂不美哉!子夜正是天地相交,浑沌初开之际,于是把天开于子的造化之能,创始之功赋予此时最为活跃的老鼠,相信老鼠能带来兴旺,这就有了“鼠咬天开”之说。有人不禁要问,人们对敬者称老,所谓老子、老总、老师、老前辈、老人家……怎么对鼠的前面也冠以“老”字?原来来自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所云: “人谓之鼠其寿最长故俗称老鼠,其性疑而不果……”况且,老鼠一降生就长着胡须,生就带着“老”相。另外一个不争的事实,老鼠在地球上已经进化了几千万年了,而人类只不过经历区区几百万年,老鼠比人类要古老得多。
   真有意思,人类和鼠类一样聪明,当人类战胜不了鼠类时,和平共处便是最好的结局,人们充分尊重鼠类的生殖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强盛,编唱儿歌“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绘制《老鼠上灯台》、《老鼠偷油》等生命题材的窗花,把古老的生殖崇拜与祈子多福的心理有机结合起来,虽然老鼠人人喊打,却也有祈求像子鼠一样生命繁衍、子孙兴旺的敬畏之情。在南方还演绎着《老鼠嫁女》、《老鼠嫁猫》的故事,表达人们化害为吉的美好愿望。像这样的愿望还有很多,如美国的故事片《唐老鸭和米老鼠》风靡全球,米老鼠的卡通形象红遍全球;中国的歌曲《老鼠爱大米》唱红全世界,经久不衰;动画片《猫和老鼠》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影片;在印度还有老鼠庙,庙中多闻天王手托大老鼠有真神保佑,信徒们坚信有“人死变鼠,鼠死变人”的轮回,敬鼠如神。据说有人预测,在地球上物种灭绝的最后一个,不是人类而是鼠类。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改变对鼠类的看法,老鼠既有偷食的毛病,还有带来病菌的危害,同时它也是繁殖高手,生存能力极强的动物,正如科学家培根说的:“战胜自然的唯一方法就是顺从自然。对待老鼠,我们只有尊敬自然,只要有老鼠的天敌:黄鼠狼 、猫头鹰、果子狸 、蛇、鹰、狐狸、野猫等存在,老鼠就不得不苟且偷生,低调行事,否则,它们就要对你施以颜色,给你闹个地覆天翻。”自然界的相生相克,相依相长,互相制约,互相联系是永恒的定律。已经到来的2020年的农历为庚子鼠年,又值“闰四月”双春,按农历算这一年共有384天。正是鼠年善嗑,咬天开创的好年景,有意创业的朋友们,请抓住这天赐硕鼠良机大干一场,必有重大进展,祝福朋友们鼠年大吉!

共 47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鼠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动物之一,对于人类来说,这种密切关系更多是一种无奈。鼠是“四害”之一,人与鼠的斗争,贯穿了人类成长的始终,这种斗争至今没有胜负。 人对鼠的感情是复杂的,我们应该改变对鼠类的看法,老鼠既有偷食的毛病,还有带来病菌的危害,在人类文化中,鼠是一种精灵的象征,也是富足的象征。虽然武汉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但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多次就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等作出重要指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相信真正到庚子年时,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欢迎投稿【清风】,期待更多佳作发表。【编辑:官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官平        2020-01-28 19:20:37
  问候作者春节快乐,祝新年创作丰收。
官平
回复1 楼        文友:诸葛智叟        2020-02-07 14:25:27
  谢谢官平编辑此文,谢谢对本文文字的认同和理解,鼠年尤其独特,很难准确的描写它的优劣,相信你也会有同感!
2 楼        文友:铁禾        2020-01-28 23:23:58
  一直搞不明白高楼大厦里的老鼠是怎么上去的。
铁禾
回复2 楼        文友:诸葛智叟        2020-02-07 14:30:14
  哈哈, 谢谢文友提此问题,我文中虽说出了老鼠进驻的途径,但不是惟一的途径,可以说“人有政策鼠有对策,”打个平手算是不错了, 想消灭干净实属不易。今年的抗击疫情就说明这一点。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