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回家(散文)

精品 【流年】回家(散文)


作者:沂荷芝兰 布衣,359.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30发表时间:2020-02-03 08:48:08

腊月的一场浅雪,飘的潇洒化得及时,也不过才两天时间,那暖阳处的雪早已化净,徒留阴冷的地方结着薄薄的冰。雪浅冰薄,这在北方也是常见。尤其是在山区一些不大好走的路上,凹凸路面上带些冰,车和人都行的慢,车子的颠簸,让行车小心翼翼。冬天有一场像模像样的雪是好的,这些年也没见我们这里下一场厚雪。冬天总是显得干燥。
   临近年关,各种的忙,交通也进入春运期。尤其是从省城到县城里的大巴车上坐满了乘客,大包小包的行李也是满满当当,好像都装满了风尘和归途上的期盼,还有那份念念不忘的亲情。在省城看孙子的二婶就坐在了这班车上,她提前回老家是有重要的事要做。二婶比我大不了多少,已是孙子、孙女绕膝。二婶年轻时漂亮,人到中年依然风韵犹存。主要是人很能干,热心肠,性格也好,容易让人亲近。只是不太喜欢坐车。从省城到县城,再从县城坐车到她的村子,这一路也是晕晕乎乎的难受。她旁边坐着的男人是她一远房侄子,家在省城住着,平时也是极少回来,这次随二婶回来是带着使命,送一老人回家。
   “大峰,把包放地下不用这样一路抱着。”二婶一路提醒了他好几次,也没放下那包。泛白的帆布包看着有些旧,鼓鼓的装满东西,一路上就被男人抱在怀里,座位空间便显得有些拥挤。到县城车站已是晌午,离家的地方已是越来越近,一车人匆匆下车再买票,要赶自己乘坐的车,去要去的地方。车站本就是一个相逢和别离的地方,各种的情绪和等待,还有声声叮嘱都充溢在大厅里。那个叫大峰的男人赶在二婶前面匆匆买好票,便在检票口排队等着,他们的那趟车还有十分钟发车,好几件行李放在脚下也不方便再离开。二婶回头打量着这个远房侄子也是满心喜欢,一米八几的个头,三十岁年纪,一路上表情虽带着些许疲惫,候车厅外的一缕阳光透过玻璃斜斜照在男人的脸上,勾勒出男人坚硬、光洁白皙的脸庞,乌黑深邃的眼眸,浓密的眉,高挺的鼻,鬓角的头发略微有点卷,透着棱角分明的冷俊,身上自带的气场,一看就是个面冷心热的人。二婶看着他,便想起了那个去世了十几年的远房叔叔,两人模样极其的相似。
   二婶这远房侄子是她那远房叔叔的孙子,小时在村里,被他爷爷领着没少在坡地里撒欢。她那叔叔家就一儿子,在省城上了大学,然后,工作结婚生子,二婶这叔叔的儿子因病早逝,她这侄子大小懂事,早早撑起了家。自打他爷爷去世,便把他奶奶接去了省城,这一住就是十几年。二婶看孩子这两年,得空便去她这个侄子家坐坐,和她那个婶子唠唠嗑。二婶和她那个婶子也算投缘,有啥贴己话也是相互说说。二婶说:她那婶子心疼孙子,常说自己拖累了那孩子,儿子、丈夫早逝,家里大小事都落在她这孙子身上,也亏得孩子懂事,把老的小的照顾得周到。
   十分钟很快过去,开始检票上车,二婶后面早就有人挤进了排好的队伍里,把大峰挤到了后面。二婶先一步上车找座位坐好,给后面上车的侄子占了一座。又是满满一车人,车里倒还算安静。车子离开县城到镇上,这一路上到站下的乘客多了,上车的乘客少了,车厢内不再拥挤。再往前走,又陆续下了不少人,有了许多空座。再过三个村子就到二婶村了,二婶闭上眼睛好似假寐,“不用担心,家里人都准备妥当了,早和家里打过招呼,就等着婶子回家呢。”二婶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坐在身边的侄子听。
   乡里的一些路不及城里的路好走了,随车子的颠簸,二婶的身体随着晃一下,她那侄子抱紧了怀里的包,像是抱了易碎的宝贝。夕阳西下时,终于到了目的地,带好行李下车,到村里还要走一段路,大峰把那双肩背包背起,怀里的帆布包带子搭在两个肩头上,两胳膊抱紧了那包。二婶走在他侄子后面,看着夕阳的余晖洒落在他身上,抱着奶奶回家的他带着一身暖,小心翼翼,带着心愿和欢喜。冬日里的风虽带着冷意,却挡不住冬日暖阳的温暖。他的奶奶,一个二十岁的青海姑娘,嫁给了大她两岁的兵哥哥,从青海远嫁到沂蒙山,自此,得之所爱和欢喜,也受之磨难和辛酸,她无悔。唯遗憾,他那爷爷缺了对他奶奶十几年的陪伴。今年,急急回家的奶奶也算是了了心愿,可以彼此陪伴着过年了。十天前,他九十二岁的奶奶安详睡去,竟然没有醒过来,走的突然,让一家人难过。
   第二天上午早早地为他奶奶举行了个简单的骨灰入殓仪式,由二婶亲自主持,说是依她婶子心意不要麻烦,二婶便简化了一些不必要的程序,仪式简单庄重。她的侄子打开那个帆布包,取出用红绸包裹的骨灰盒、亲手把他奶奶的骨灰放进了棺材里。冬日里的田野空旷干净,风多,那一块一块的土地像被风洗过,阳光淡淡的撒在地面,表层的冻土被阳光照着少了一份冷硬,刨开这份冷硬,那土是新鲜的,散发着田野的气息,地下的土该是暖的。二婶最后看了一眼新坟前的墓碑,碑上写着:“季宇航之妻玉梅之墓”。玉梅,多好听的名字呀,终于回家了。二婶拍了拍身上的土,说了声:走了,过了年春暖花开再来看你。
   写于2020年1月16日

共 19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此番在家人的陪伴下《回家》,对于那个嫁到沂蒙山一辈子的名叫玉梅的青海姑娘,一定是幸福的。 尤其在这时近年关的阖家团圆的时刻,更多了一重温暖。深冬的萧瑟里,老人被孙子紧紧地拥在怀里,虔诚地在家乡入土为安。这所有的一切,都承载了家人的期许和祝福。我们更在作者的书写中,读到了老人的一辈子里,总是在为家人着想,总是在想尽办法为家人分忧,这一份爱的传承,带给这个家一代又一代的福。 我们更仿佛在透过文字氤氲的田野气息中,嗅到了未来春天的那一缕时光的香气。暖心佳作,流年推荐赏阅!【编辑:平淡是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204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20-02-03 08:48:53
  唯有祝福。
回复1 楼        文友:沂荷芝兰        2020-02-03 18:38:22
  过年好!谢谢留评,辛苦了!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