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二月二,炒豆香(散文)

精品 【八一】二月二,炒豆香(散文)


作者:淡淡的云彩 进士,10915.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79发表时间:2020-02-03 10:55:42

【八一】二月二,炒豆香(散文)
   东风送暖,万物更新,草长莺飞,蛰虫始振。“二月二”即将到来,预示着春天的真正开始。
   “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户户炒豆豆,期盼龙王早升腾,行云降雨保丰收。”民间庆祝二月二的活动方式很多,最令人难忘的是炒豆豆。
   小时候,奶奶告诉我吃豆豆就是“咬虫”,因为二月二前后,天气慢慢变暖,各种昆虫渐渐苏醒,吃豆豆意味着抵御害虫的侵袭,将它们消灭在萌芽状态。
   记得以前,正月十五以后,就有人开始念叨期盼着二月二的到来。春荒季节,炒豆就像人间极品美味,勾引着馋虫伸长脖子等待着。等不及的,早早动手,还没到二月二,大街小巷就开始飘起炒豆的香味。
   每年二月初一,奶奶和母亲开始炒豆豆。原料都是来自自家产的小麦和玉米,简单方便。奶奶提前一天发好面,选好玉米粒。发面烙干馍炒馍豆,就像现在市场上卖的营养棋子豆。只不过小时候物质匮乏,没有专门卖的。烙干馍的面团要硬,将花椒叶、五香粉、食盐和小麦粉混合。
   猪油是年前提炼好的,铲上一勺,“滋啦”一声,白色的大油被热锅迅速融化,待油温合适,奶奶端起来倒入面盆中,有条件可以打入一两个鸡蛋,搅拌均匀,如此这般,烙出来的干馍炒出来的馍豆香气四溢,酥脆爽口。
   刚出锅的馍豆有点软,稍微晾一会儿,让潮气挥发掉口感更好。出锅的馍豆,奶奶笑眯眯盛一碟,我和弟弟你一颗我一颗,感觉不过瘾,接二连三,当香喷喷的馍豆完全满足味蕾的那一刻,也填饱了肚子。
   “吃饭了!”母亲大声喊着,我和弟弟忽然感觉没有食欲了,为了不让母亲数落,胡乱刨了几口饭。吃馍豆的确很实在,既解馋又耐饥。
  
   二
   说起炒玉米豆感觉特有意思,不光把玉米炒熟,而且要酥脆,这一点是炒馍豆和玉米豆的共同要求,不能让牙齿受罪。炒熟没人喜欢吃,就等于白忙活。既浪费了原料,又浪费了时间。
   记得有一次,想吃炒玉米豆,然后舀了一碗玉米,当锅被烧热以后,我倒入玉米,不停翻炒,噼里啪啦玉米粒开了几朵白色的小花花,我的心在雀跃,感觉自己就像大人一样能干。然后,让弟弟烧麦秸秆,慢火烘培,我站在锅边掌握火候。出锅以后,我尝了一口,哎呀,差点崩掉我的牙齿,怎么回事?原来炒熟的玉米豆太硬了!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怎么和以前妈妈炒的口感不一样。
   “都是瓜娃,炒豆豆怎么能直接炒,得先煮熟,再晾干,搭配黄土炒最好吃。”妈妈回家一看,笑得合不拢嘴,我们也跟着傻笑不止。想起来了,爸爸以前挖过黄土,用笼子提着回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据说有的地方用沙子炒豆豆,我们这儿黄土多,就地取材方便实用。脚下踩的黄土不适合炒豆豆,要取颜色纯正的、看上去比较洁净的干燥的黄土。
   爸爸每年二月二前夕用小镢头像老山羊一样趴在村东边的废弃墙上挖黄土,挖土也有窍门,安全第一。因此不能像挖窑洞一样挖的太深,够用就行。大人把黄土提回来之后,弟弟拿小锤把黄土块敲碎,感觉好玩,乐此不疲。直到黄土摸上去细腻滑爽,恰似面粉的手感。然后可以和煮熟晾干的玉米粒混合炒了。奶奶是炒玉米豆的高手,灶堂的火苗上下窜到,舔着锅底,锅里的黄土慢慢变得灼烫,奶奶将玉米粒倒入炽热的黄土中。奶奶左手拿小扫把,右手拿锅铲。铲子一会儿在锅里上下翻动,一会儿左右搅拌,偶尔飞快转圈。
   随着温度的升高,那些身心膨胀的玉米豆也不安分起来,它们如小精灵般在土锅中探出脑袋。嘣!嘣!嘣!争先恐后,此起彼伏蹦出土丛,跳起了欢快而热烈的春之圆舞曲。它们如云似雪,绽放出一朵朵洁白璀璨的花朵。有的像淘气的孩子,脸上沾染了土沫,但心情特别好,不断跳跃翻腾。每当黄土扑到锅边,奶奶拿起小笤帚迅速将飞溅出来的土沫扫进锅里。我和弟弟站在锅台旁,眼巴巴瞅着锅里。
   “奶奶,让我试试,”看到奶奶娴熟轻快的动作就像表演节目一样好看,我跃跃欲试。奶奶笑了笑,站到一边。我兴致勃勃,先用铲子搅了一下,结果没有深入锅底,又试了几下,翻的不彻底。
   “让我来!”弟弟不甘示弱,兴冲冲接过铲子,伸到锅底,使出全身力气。“呼啦”一声,玉米豆蹦出锅来,从前到后越过弟弟头顶,划了若干道黄色和白色的弧线,纷纷扬扬滚落一地。
   “哈,你可真有本事。”我笑得东倒西歪。
   “劲太大了!”奶奶的眼睛笑成了弯弯的月亮。奶奶接过铲子,热气伴随着渐渐炒熟的玉米香飘进鼻翼,让人垂涎欲滴。我和弟弟捡起地上的豆豆,擦干净,轻轻放进锅里。
   “玉米豆炒熟了,可以出锅了!”当奶奶宣布这个喜讯时,我和弟弟也顾不得烫手,立即抓了一把豆豆放进碗里。玉米豆的清香伴着黄土的绵软住进胃里,植入心田。
   “还没除去黄土,就开吃了!”妈妈看着我们的吃相,笑开了花。炒熟的玉米豆,灰头土脸,还要用筛子过滤掉黄土,再用干净的棉布抹一遍,这样炒熟的玉米粒才露出庐山真面目,淡淡的焦黄色,就像烙饼的色泽,吃起来香脆可口。
  
   三
   小孩子在一起玩,衣服口袋里装满了豆豆,你掏一把,他掏一把,相互品尝,评出谁家的豆豆最酥最香,谁家豆豆花样多。记忆中很多时候都是周末炒豆豆,礼拜一可以带学校去。可以说每个学生书包和衣服口袋里装了豆豆。
   下课时,进行吃豆豆比赛,每个人的嘴里咬着豆豆,又说又笑。有的男生边走出教室边掏豆豆,仰起头,远远扔到嘴里,或抛到空中,“叭”的一声用嘴接住,“咯嘣”一声好香好脆。中豆率很高,神气的让人羡慕。二月二的校园里到处弥漫着香喷喷的炒豆味。
   “小雅,你家炒黄豆了,咱俩交换换一下,我拿两把馍豆换你一把炒黄豆,怎么样?”我和小雅是隔壁,关系挺好,向她提出一点要求应该不会被拒绝,
   “我也想吃黄豆,用玉米豆换,”一个男生嬉皮笑脸,凑了过来。
   “才不给你吃!你上次抄我作业,我给老师告了,你还砸了我脊背一拳,”小雅气愤地说。
   “不给吃就算了,那么凶干嘛!”那个男生面不改色地转身走了。
   小雅冲我莞尔一笑,然后掏出两把炒黄豆,悄悄放进我的衣服口袋里,轻轻拍了拍。
   铃声就是命令,上课铃一响,同学迅速走进教室。有个别学生免不了玩过了头,慌慌张张奔向教室,衣服口袋里的豆豆随着跑的节奏,一颗一颗蹦了出来。李老师跟在后面,皱了皱眉,看到地面上豆豆撒了一串串,一直通向教室里面对应的座位前。
   老师走上讲台,看了大家一眼,不紧不慢地说:“村里人种瓜得瓜,咱们有些同学是不是想种豆得豆?下次相关的同学多带点,让每个同学一起种,怎么样?”同学们被老师的幽默逗乐了。老师虽然没有点名,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掉豆豆的同学脸唰的一红,低下了头。以后上课再也不敢迟到了。
   还有胆大包天的学生上课趁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洋洋得意,偷偷给嘴里填一把豆豆,而且仰起头,将豆豆从高处扔进嘴里,似乎在秀自己高超技艺,个别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看见了还偷着乐。如果老师转身取粉笔忽然发现,那肯定“悲剧”了,吃不了兜着走,会受到老师严厉批评。
  
   四
   记得上高二,我去邻县上学。宿舍的女生大多离家近,二月二回家带来炒豆,知道我离家远,你一把,她一把,我的床上铺满了各种口味的炒豆,望着热情友好的舍友,我的眼睛湿润了,感受到了来自大家庭的温暖。
   更让我惊奇地是,当我下午走进教室,坐到自己座位上,低头从桌子底下的抽屉里取出书本时,眼睛被一个绿色帆布包吸引住了:这是谁的包,该不会放错了吧?说不定一会儿有人想起会来取。
   我把包放在桌子上显眼的位置上,以便进进出出的同学们看到。但是整个下午没有人认领,我有点着急了。
   吃完晚饭,我走进教室,帆布包还在我桌子上。不行,这包大,太占地,影响我做作业。我得搞清楚什么状况。我看看周围,人不多,只有邻桌的小英在写作业,我凑过去,低声问:“小英,你知不知道那个绿色帆布包是谁的?”
   “这好像是班长的包,我有一次看见他进教室背着,里面大多装着吃的东西。”小英看了看帆布包,似乎想起什么,恍然大悟。
   “是吗?他怎么会放我这里?他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坐在什么位置吧?”我感觉有点好笑,
   “万一给你的呢?里面好像有炒豆豆。”小英捏了捏那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包,
   “这怎么可能?开什么玩笑?给我也不要,无功不受禄。”我语气很坚决。
   陕西地方真斜门,说曹操曹操到。正当我和小英说到包的主人时,班长从外边走了进来,嘴里哼唱着小虎队的《青苹果乐园》,脚底下还滑着迈克尔.杰克逊的霹雳舞步。
   “大勇,这是你的包,对不对?”小英直截了当,
   “是的,怎么了?”他看了看他的帆布包。
   “那你赶快拿走吧,我不知道是你的。”我物归原主,天经地义。
   “给你的,里边是豆豆。你家比较远,二月二不能回家。我就多拿了一些,不用客气。吃完记着把包还给我。”他笑得很真诚,春风满面。
   “不,我不能要。太多了,我也吃不了。舍友已经给我很多豆豆了。”我手足无措。
   “那就给我吧,我喜欢吃。”小英赶紧接过话茬。
   “你家离学校近,从家里拿不就行了。”班长有点不太情愿。
   “那就给小英好了。”我把包递给小英。
   “我只不过开个玩笑,班长认真了。”小英没有接帆布包,
   “那你俩一起吃。”大勇说完又出了教室。
   小英打开帆布包,抓了一把给我,然后自己捏了几颗炒豆。同学们陆陆续续进了教室,我和小英把班长的炒豆分给了同学们,并说明这是班长的心意。“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对班长心怀感激,对舍友也心心念念。不期而遇的温暖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前行的力量。
   二月二,龙抬头,春风再次吹醒我的梦,往事依依,那些美好的回忆就像路边生命力顽强的小野花,散发出淡淡的幽香,任时光流转,久居不散。
   二月二,炒豆香……
  
   (江山原创首发)

共 389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农历二月二,是民俗,各地又不同。作者用精美的语言,美好的故事,给读者分享了二月二炒豆豆以及有关与豆豆有关的友情和友爱。二月二的炒豆豆,在小时候那是极香的,还没等到熟就激动起来,总想自己也炒一会,这不,炒了个生的,原来妈妈告诉我们,程序错了。看着奶奶亲手炒豆豆,像表演节目一样好看,“我”上前也铲了几下,也许是力量小,也许是不到位,“翻的不彻底”,而弟弟却将玉米粒翻出了锅,都是因为力量不均匀,看似简单的炒豆豆,原来是需要技巧的。二月二,吃的是炒豆,满足的是心情,小孩子们相互品尝,尝出了香味,品出了友情。高二那年,因离家远,二月二“我”没有炒豆吃,舍友们早就将炒豆铺满了我的床上。教室里的桌子底下抽屉里有一个绿色帆布包,包里全是炒豆,原来是班长留下的。留下的是豆,吃的是温馨,品的是友爱。二月二,炒豆香,“往事依依,那些美好的回忆就像路边生命力顽强的小野花,散发出淡淡的幽香,任时光流转,久居不散。”一篇精美的散文,用精练的文字来书写,叙的是事,写的是情,将二月二的炒豆经过一一描绘,将二月二的人情一一叙述,使人感动,让人感怀。使读者也能品尝到炒豆豆的香和温馨。好文章,笔法灵动,文字精彩。推荐共赏,感谢赐稿八一社团,期待更多精彩佳作。问好老师,祝创作愉快。【编辑:黄金珊瑚】【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203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0-02-03 11:00:02
  一篇精美的散文,让读者看到了完整的二月二炒豆豆的经过和温馨,读来心生感叹,一个民俗,一种温馨,在云彩老师的笔下,呈现出来,语言灵动,文字精彩,也是珊瑚应该学习的范文之一,欣赏学习了。
   问候老师上午好,祝老师笔丰,天天快乐。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2 楼        文友:普通公民        2020-02-03 11:57:42
  “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炒豆豆”,赏阅云彩老师散文《二月二,炒豆香》,让我感觉到乡间民俗的温馨,把我带回到永不能返的童年。
   作者笔下的炒豆豆,在奶奶铲刀下,成了魔铲,随铲动翻转,豆豆们禁不住从热土中探出头,啪啪作响豆花香。作者天真可爱贪兄妹俩,活泼好动的探奇心理,在文中灵活灵现,活跃在字里行间。
   文章写的是民俗民风,叙述的是童年趣事,可我读的是亲情和温暖。
   文字是有灵性的,只有发生自心中的文字才又有生命。
   我拜读,我思悟,我学习,我提高!
3 楼        文友:明月照清泉        2020-02-03 12:47:36
  文字鲜活生动而又细腻,令人一口气读完,暖心,让人回味无穷……云彩老师文笔好棒,拜读学习了!
4 楼        文友:心有小砚        2020-02-03 14:32:42
  二月二,龙抬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我们这里也有二月二炒黄豆的习俗,现在人们都忘记了老习俗,很少有炒豆子的了,那香喷喷的豆子只能留在记忆中。
心有小砚
5 楼        文友:闲妹        2020-02-03 16:09:59
  不一样的二月二,有亲情,有温暖,也有友情。优美的文字,带来一阵新意,好作品,为作者点赞。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6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0-02-04 14:12:22
  谢谢珊瑚老师精准而出彩的编者按!和吃有关的习俗,总是念念不忘。小时候,二月二,我们这儿家家户户炒豆豆,那激动地表情,热火朝天的场面,让人非常有投入感。现在超市里各种豆豆都有,很少亲自动手炒了。老师立春快乐!
淡淡的云彩
7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0-02-04 14:17:57
  谢谢普通公民老师精彩点评!平常文字,简单叙述,关于炒豆豆的很多场面热闹而美好,云彩拙劣文采很难描述。祝老师立春快乐!
淡淡的云彩
8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0-02-04 14:21:56
  谢谢明月照清泉老师长久的鼓励和支持!文笔欠佳,不成体统,随心所欲,章法混乱。欣赏老师文字条理清晰,感人肺腑,清新自然。立春好心情!
淡淡的云彩
9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0-02-04 14:29:55
  谢谢袖真挚而美好的留评!的确,炒豆豆是小时候最期盼最开心的事情,也是春季比较重大的活动。大人小孩共同参与,其乐融融,热闹非凡。很能体现浓浓亲情和团结精神的烟火味。这段时间宅家里没事,过几天准备炒豆豆。立春快乐!
淡淡的云彩
10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0-02-04 14:35:31
  谢谢闲妹老师的精彩点评!每个地方二月二的传统习俗各有不同。炒豆豆也是很多地方的民间活动,热气腾腾,烟火气息浓厚。祝老师立春好心情!
淡淡的云彩
共 24 条 3 页 首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