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隔离期间时光贵,读书创作乐悠悠(散文)
隔离期间时光贵,读书创作乐悠悠(散文)
春节以来,由于新冠病毒的爆发,我们国家采取了全民居家隔离的措施,有效地抑制了新冠病毒的传染。于是作为一个已经退休的老年人,我已经在家隔离了19天了。与我差不多的许多居民大多数也在家隔离了十几天了。隔离期间除了每天刷抖音、看微信朋友圈,还可以做什么呢?
有人在微信朋友圈里说:“隔离这几天深刻体会到,作为人最重要的是健康和自由,现在我们的健康受到病毒的威胁,自由被限制在一百平方以内,很焦虑。不知道做点什么好了。”
这时候,我听到一位移民欧洲的朋友说:“当前国内的情况如果放在欧洲国家早就崩溃了,国外是小政府,大社会,出了事政府管不了那么多,全靠老百姓自己想办法应对,老百姓没有办法了,只能去教堂祷告,求助上帝,像国内这样又是封城,又是全民居家隔离,在国外根本做不到,不出一个礼拜就会天下大乱了,但是看看我们现在,水不停,电不停,暖不停,通信不停,生活物资供应不停,上亿人在家居家隔离,病了有人管,社会秩序不乱。国家机器运转正常,有条不紊地应对。这在国外是不敢想象的,可以说,当今世界,只有中国能够做到如此,美国也不行。”
他说的是实话,像我国目前这么大规模的全民居家隔离、对抗新冠病毒的气魄在全世界是唯一的。这不仅仅需要有组织、有纪律、有规划的安排日常工作,还需要有强大的国民经济支撑。需要有一个有能力、有作为、有担当、得民心的政府。当然还需要广大拥护政府的民众。作为一名普通的居民,我们最好的表现就是不给政府找麻烦,不给自己找麻烦,好好听从政府的安排,在家里居家隔离。目前病毒叫我们失去了自由,但是我们还有健康和平静的生活,我们还有保护人类健康的病毒猎手(这里指医生)。我们不必焦虑,不必恐惧,我们应该做的是认真安排一下每天的生活日程,趁着隔离期有很多空余的时间,把自己平时没有时间阅读的好书统统找出来,分门别类的一一阅读,这样收获不小呢。另外作为业余作家正好可以利用这些宝贵的时间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我虽然六十多岁了,但是越是年老越是应该多读书,多学习,这样才不至于退化得那么快。于是我用这些居家隔离的时间读了《钱钟书的作品集》;《丰子恺的随笔精编》;美国希拉·特内奇的《从天而降的幸运》;刘慈欣的《三体(3)死神永生》;2010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还有2019年度《莽原》第1、3、4、6期,易中天的《禅的故事》。书籍都是家里原来就有的,以前也断断续续读过几页,但是这一次有时间可以详细地阅读,感觉收获非常大。阅读这些书籍使得自己对今后写小说、写散文、写随笔都有了一点儿把握。特别是对欣赏科幻小说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阅读《钱钟书的作品集》了解了《围城》这部小说写作中的许多旧闻趣事,了解了主要人物创作的过程,了解了钱钟书的写作风格以及写作历程。总之对自己以后写小说的构思、人物塑造、运笔、开头、结尾都有参考价值。在阅读中我还得到了灵感,准备写一篇平民烟火夫妻的小说。
除此以外我还利用这19天全民居家隔离的时间,整理了自己以前在纸媒和网络发表的散文,将其重新编辑成一本散文集,取名为《静夜思》。我喜欢在静悄悄的深夜里展开思绪,于是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作或读书。这本静夜思的文章都是我深思的结果。于是我给本书去名字叫《静夜思》。这本《静夜思》是我从2014年初到2020年初在江山文学网站、青未了生活空间、《齐鲁晚报》《草原》《烟台晚报》《华东文学》《烟台日报》《胶东文学》和《芝罘文艺》等媒体上发表的散文或者随笔。
我把这些作品分为四个部分,“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在我心目中,最为珍贵的是亲情,于是乎我的散文集第一部分是与亲情有关的,这里的亲情包括父母的恩情,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和老公的亲情,为什么说老公的感情也是亲情呢?因为我感觉亲情是最高级的感情,我和老公共同生活了四十年,早已经将爱情升华为亲情了。老公是我成年以后最亲近的人,他不仅仅是我孩子的爸爸,也是我的亲人。对于他的去世,我久久不能释怀,总感觉心痛,总想如果能够代替他该多好,但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我必须快乐的生活,才对得起老公对我的爱。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这一生一直在读书学习,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于是与读书学习、校园、教育有关的话题,是我散文的第二部分。其中,我自己最喜欢的是文学是民族的历史,也是灵魂的历史这个话题;把写作当成修行也是我在静静的深夜里读书得到的启示。书使我走向光明的人生,使我感觉活的有意义,也是我最好的朋友。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对故乡的眷恋,一直是我深藏于内心的一种感情。我生在太行山深处的阜平苍山村,那里是我的原生故乡;少年时期跟着父母亲生活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那里可以说是我的第二故乡;17岁的我告别了父母,一个人独自去锡林郭勒大草原,那里可以说是我的第三故乡……至于地处渤海湾的烟台,是我生活了35年的地方,她更应该说是我的故乡了,我多次写散文说明这一点,久居烟台成故乡,是的,因为我一辈子的大部分喜怒哀乐都与烟台有关系。所以我把这些文字归集到“回望故乡”这个小辑里面。
最后一部分是往事如烟,自从来到杭州跟着儿孙生活,我经常回忆那些过往的岁月,在那些岁月里我留下了星光闪闪的记忆碎片,这些记忆好像是陈年酒酿一样散发着幽香。我非常喜欢这种回忆往事的感觉,于是搜集了自己写的几篇文章。许多当时流过眼泪的记忆,回想起来却也是思绪万千、倍感亲切,让他们陪伴着我的老年吧,于是将它们集在一起。
编辑这本散文集,为了回顾已经过去的一切,更为了与文友交流写作的体会,希望这些淡淡的乡愁、如蜜一样的亲情、学海泛舟的惬意,都能给读者带来温馨的感觉。2020年开始了,虽然开始的不是那么顺利,但是我相信人类会总结经验教训,走向更加美好的一天。
总而言之,“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居家隔离期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有难得的时间和空间,读书、学习、创作的生活充实又有意义,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我的散文集已经排好版了,准备在海外发行5000册,希望能得到海外华人和学习汉语的外国人的喜欢,如果说,退休以后还能为普及中华文化做出一点点贡献的话,那么我会感觉十分幸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