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禁足”是等待春暖花开的最好注脚(随笔)

编辑推荐 【看点】“禁足”是等待春暖花开的最好注脚(随笔)


作者:早起的昆虫 布衣,281.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81发表时间:2020-02-11 17:36:15
摘要:阳光虽好,请不要出门。非常时期,“禁足”是一句最暖心的忠告。

【看点】“禁足”是等待春暖花开的最好注脚(随笔)
   在如今开放的社会,“禁足”这词很少有人用了。如果有人搬出来,难免有些迂腐气。但自疫情以来,钟南山院士告诫大家:阳光虽好,请不要出门。非常时期,“禁足”是一句最暖心的忠告。
   禁足,就是禁止外出。禁足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则明令禁止。违背了就要受到处罚。但这次疫情波及的范围之广,人数之多。没办法用处罚来执行禁令。那么,最重要的就要靠大家自觉遵守。毕竟病毒的传播不认人,行走间,病毒就搭乘了免费的便车,然后去找你的亲戚、朋友以及你亲近过的人。
   明朝冯梦龙在《古今谭概•灵迹•临安术士》:“君星数甚恶,明春恐不免不戮,若禁足一月,可免。”当然,冯梦龙记述的“君星数甚恶”,可能惟心的成份偏多,责任在天,“禁足”可免天灾。而近日公布的疫情新例,不少人是因为外出散了个步,晒了个太阳,然后就确诊了,住进了重症室。这难免是一场人祸了!你耐不住寂寞,在外面兜了一圈,不知要祸害多少人。疫情来临,“禁足”是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控制方法。有习总书记的最高指示,有专家苦口婆心的劝说,有电视、广播、新媒体以及社区、村里喇叭的广泛宣传。可是,即使这样,还是有许多人通过各种方式逃离了,是无知,无畏,亦或是作死。他们潜伏在各自认为安全的角落沾沾自喜。殊不知,你的这场有意或无意的潜逃,给这场疫情歼灭战带来了巨大的危机。令亲友痛心,令国人忧心。
   纵观传染病疫情史,中国受疫情祸害之深,教训之惨应能唤起国人的警醒。第一个恐怖的大瘟疫时代是在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在《伤寒卒病论》中描述:“余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以来,犹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伤寒十居其七。”据史载,204—219年,在瘟疫的蹂躏之下,中国人口死亡率达到50%甚至更高。这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三千多年历史上人口减少最剧烈的年代,人口从6000多万骤减到1500万以下,而瘟疫可能是那个苦难年代的头号杀手。第二个恐怖的大瘟疫时代,是明末清初。那一次的主要流行病种是鼠疫和天花,轮流肆虐于神州大地。饥荒中的民众,为了避免饿死,挖开了老鼠洞,吃掉了老鼠及其储藏的食品,而老鼠则留下了鼠疫杆菌,作为报复人类社会的工具。这显然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人间悲剧。
   自去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由武汉扩散至全国,成为这个年关最为严峻的挑战。1月23日,武汉等地先后“封城”,开新中国历史之先河。从上到下,人们再三重复两句话,一句是“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一句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不是喊喊而已的口号,而是需要在所有行动中对标的尺度,或者说是疫情当前最为重要的常识。“第一位”,意味着没有任何东西会比人民的急难愁盼更重要;“一条心”,意味着各方在挑战面前需要劲往一处使。“逆行者”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这两句话的理解。而我们普通老百姓,积极响应号召,“禁足”宅在家里不出门,就是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
   然而,对于自由惯了的人们来说,“禁足”在家何其难也。下面我们来分享一则故事,希望能在这令人肃然起敬的故事中感受普通老百姓在大灾大难面前的无畏精神和情怀。1665年,英国暴发一场由老鼠引发的瘟疫(时称黑死病),当时的伦敦每周死亡人数达到了7000人,全国陷入恐慌。由于缺乏管制没有中断商贸进行封锁,英国商人又把病毒带到了欧洲各国,导致欧洲爆发“世纪大瘟疫”,死伤超过2500万人……但英国的一个小村子却及时阻止了瘟疫的散播,保住了英国中部德比郡数十万人的性命。亚姆(Eyam),位于英国中部德比郡山谷内的一个小村庄,因发现丰富的铅矿而聚居了一群人,逐渐发展到了350人的小型村庄。本该过着衣食无忧生活的他们,却被一位不速之客给坑惨了,一名伦敦商人把含有鼠疫病毒的跳蚤通过布料带到了亚姆村……收购布料的裁缝,一家四口在两天后出现高烧症状,进而身体溃烂最终死亡。很快,村民们也纷纷出现高烧症状,彼时,伦敦爆发瘟疫的消息才传到德比郡,当村民们准备出逃避难的时候,牧师威廉出面拦住了大家。他把村民们都召集在教堂内商议:如果大家四散逃难,极有可能把这场引发数万人死亡(当时伦敦死亡数据)的瘟疫带到德比郡乃至英格兰全境,后果不堪设想。走,还有一线活下去的希望,不走,除了死就没有别的结局了……村民们经过一整夜痛苦的抉择后,全员通过了牧师的提议。由于被感染死亡的尸体只能深埋在地下,而亚姆村民又不能离开村子,只能就地掩埋死者。于是,亚姆村的墓碑从10个到100个,再到后来亚姆村只剩下了70个活人(含33个16岁以下的孩子)。每个墓碑上都刻上了死者临终前对后人的遗嘱,矿工荷若夫妇把自己关在地窖内避免传染给5岁的女儿,墓碑上刻着“孩子,你见证了父母以及村民的伟大”;威廉牧师的墓碑上则写着“善良是需要传递下去的,后人们要记住善良”。
   近日,一段《武汉莫慌,我们等你》的短视频立即刷了屏。我想,善良需要传递下去,我们要记住这些普通人的善良,因为,那是一座人类精神的丰碑。
   不吵,不堵车
   晚上7点,像凌晨3点
   武汉,像被按下了暂停键
   热闹被病毒藏起了
   每个人和每个人都隔开了很远
   还有多久才能脱下口罩
   面对面问一声吃了吗?
   疫情从武汉到全国
   支援从全国到武汉
   你看,爱和希望比病毒蔓延更快
   每一种爱都刻进武汉的心脏
   他们不顾生命的保护我们的生命
   只有一个目的
   把武汉还给我们
   把我们还给武汉
   人生无常,但我们可以好好享受当下呀。被疫情“禁足”的日子,我们都要好好的生活。因为“禁足”背后的平和,是无数医务人员夜以继日的工作换来的,是无数后勤保障人员牺牲自己的假期赢来的,是各行各业人员共同维护的。逆行者是时代的英雄,他们不一定都是神、佛的信徒,但他们一定是富有责任心以及充满爱的人。我们为坚守在武汉的人民讴歌!
   别怕再等一等
   等这个城市重新按下播放键
   等地铁里的人多到挤不上这一班
   等大排档里吵到必须扯着嗓子说话
   等去武大看樱花的人比花还多
   等过早抢不到最爱的那碗热干面
   等汽车把二桥堵得望不到头
   我们可以笑着飙一句
   我信了你的邪
   武汉,我们等你
   也请你们等等武汉
   疫情面前,作为普通人,“禁足”是等待春暖花开的最好注脚,我们深信疫情很快会过去,我们终会迎来春暖花开。
   (编者注:百度检索为原创首发)

共 25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前段时间常有一些劝诫的段子刷爆微信:“国家有难,咱不添乱,坐在家里,就是贡献。亲戚不走,来年还有。朋友不聚,回头再叙。大门一关,茶水一端。好吃好喝,睡它几天。配合政府,坚持数天。疫情一过,出去狂欢。天下太平,人人康健。利人利己,全国平安。”禁足,就是劝诫人们不要随意外出,更不要扎堆闲聊,以防止疫情蔓延。文章从理性的角度诠释了“禁足”的重要意义,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大家都能管住自己乱跑乱窜的脚,疫情防控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推荐赏阅。【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02-11 17:38:18
  为了你和他人的生命安全,管住自己的脚,不要到处乱窜。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早起的昆虫        2020-03-02 17:21:08
  谢谢老师鼓励!
2 楼        文友:陶桃        2020-02-14 20:54:34
  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欣赏老师佳作,祝老师创作出更多的佳作分享,致敬!
回复2 楼        文友:早起的昆虫        2020-03-02 17:21:38
  谢谢老师鼓励!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