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五月槐花香(散文)
在临近新年的寒冬,我想起了五月的槐花香。那串串垂滴的白色槐花和那洒满季节里的馨香,没有带给我往日的欢畅,却是我怀念亲人无以名状的伤……
寒假刚刚开始的一个下午,我接到了正值壮年的二姐夫意外去世的消息。难以想象,一个全家人都爱的人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穿了一件普通的上衣出了门。毫无征兆的就消失在了冬日的白雪里,再也没有回来,没有了音信……
那该是怎样万箭穿心的痛,命运给我们所有的家人开了一个不可弥补的玩笑。
“好人啊好人”,每个人口中都喃喃自语,悲伤的我们更不敢面对二姐的目光,生怕四目相对,泪眼滂沱,心绪难平。
每年五月槐树花开时,姐夫总是在百忙中,到山上给我采摘槐树花,然后拿到家里,挑干净,让二姐把槐花用开水烫好,攥成团,放到冰箱冷冻,等到有时间送给我,做饺子馅儿用。只是因为有一次,我说喜欢吃槐花馅儿饺子。姐夫记在了心里,就年年这样,为我采摘槐花送我。
姐夫,就是这样的一个勤劳、朴实、善良、有求必应的热心人。在与我们相处的20多年里,已经成为我们亲情生活圈的重要部分。他像槐树花一样,简单淳朴,清香怡人。像五月的季节,温暖而不燥。他的突然缺席,甚至是永别,是我们久久不能抚平的伤痛,心封寒冬。
二十年前,姐姐刚刚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带着不满周岁的女儿寄住在娘家。那时我还小,刚上初中。“少年不知愁滋味”,我不知父母和姐姐当时的苦闷。
后来经人介绍,姐姐认识了现在的二姐夫,还记得当时相亲时,我站在远远的一边观看,姐夫高高的个儿,大大的眼睛,双眼皮儿,其实很标准。但只因姐夫老实,不善言谈,拘谨地坐在那儿,话语有些不流畅。姐姐没太看上,说他不会说话,但爸爸妈妈看到他,却劝姐姐——人不爱说话不是毛病,人好就行。就这样,姐姐与姐夫成了亲。
正如父母所言,姐夫的确是一个好人。与姐姐结婚后,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着姐姐,外头,承担着生活的重担,家里的活儿也很少让姐姐去做。勤劳养家,又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干干净净。
作为继父,他对待孩子视为亲生。这让姐姐很欣慰。自己和孩子总算有了完整的家。
当时姐夫家里并不富裕,地势偏僻,村子交通不便,姐夫曾出去打过工,抛家舍业,工资不多。后来,姐姐和姐夫商量,就想了别的方法,留在村里建蔬菜大棚。很快姐姐和姐夫在自家人的帮助下,凑够十多万元,建起了第一个蔬菜大棚,大棚建成后,他们辛辛苦苦。第一年大棚收益颇丰。看到这样的好光景,第二年又建了第二个蔬菜大棚。渐渐地日子好起来了,送菜的车换了一次又一次,越来越好。生活除了累点儿,还是比较顺心的。
姐夫有一双勤劳的手,一颗善良的心。自从与姐姐结婚以来,姐夫对姐姐这边的人一直关心照顾。孝敬父母,关爱兄妹。每次来我家,不挑吃穿,有活就干。每年都帮父母备好过冬的树枝做引火柴。有时不管他有或没有,他都愿意解囊相助。即使在他经济最困难时,也没有忘记给父母买这买那。
哥哥家地多,每到农忙时,他总能过来帮忙。大姐家家庭条件比较好,后来因为大姐夫生病,多年卧床。一些重活儿、累活儿,他也总是常常过去帮着去做。除此之外,大姐有事出门,一个电话过去,随叫随到,开车为家人跑前跑后。
我成家以后,不用他帮什么忙。但每年他都会在每个节日或者是季节给我捎来特产、蔬菜和新鲜的小米。
姐夫对我们这边的人不计回报,默默奉献。其实姐姐说,他不但对我们家人,他的家人,甚至是村子里的人,一样用心去帮助。别人家的大事小情,他都伸手相助。因为村子偏僻,交通不便。别人出行有困难,找到他,他总是免费开车相送。别人大棚忙不过来,他也帮助去做。村民提到他,都连连称他为好人。
他的意外离去,姐姐说全村人都蒙了,远亲近邻都捶胸:“这么好的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是啊,不敢想象的现实,闭上眼睛,脑海里不断回忆的画面,想停停不下来。无法想象,下一个五月槐花串串的季节,花依开而人不在……
如果岁月可关机重启,我愿岁月在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