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古韵今弹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古韵今弹】走进大别山(金寨篇)

编辑推荐 【古韵今弹】走进大别山(金寨篇)


作者:神州幽灵 白丁,7.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45发表时间:2020-02-17 20:54:36
摘要:感受老区孩子们生存的的艰辛!

开始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并没有将进入大别山纳入此次旅行计划当中。如果在计划之内,就得想到骑自行车上山是怎样的艰辛。2004年2月20日,刚过完春节,天气还有些寒冷,我便背上行囊,骑上自行车,开始了2004年的春季旅行……
   到五月初,我先后走完了安徽西南部的颖上,凤台,寿县,霍邱等县。游看了淝水之战古战场——八公山,赵匡胤被困的寿州南塘,地球之肾——号称华东白洋淀的凤台蕉岗湖,古城寿州,世界第一大塘——安丰塘,世界五百佳——颖上小张庄等等。在皖豫边界辗转几个月,于2004年5月12日晨,别霍邱姚李镇,骑车南下入金寨县,午时到达金寨县城梅山镇 。
   霍邱至金寨路段的地理状况是丘陵向山地过渡阶段,早上吃饱喝足后,备好水,精神状态特别好,劲头十足,一阵微雨过后的清晨,空气特别清新,我一边欣赏着丘陵早春的美景,一边唱着歌,潇洒自如的登着自行车,心中忽然升腾起活着的自豪!感受到旅行的快乐幸福在于内心无欲的轻松和丝毫无牵挂的自由!人生,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事!
   丘陵地段的路程走了有十几里,不知不觉中丘陵变成了山地,上坡的路越来越陡,累的我大汗淋淋,超过三十度坡的路段只能推着走了,早上那惬意的心情,早已被汗水冲涮的一干二净。经过几番奋争,下午一点多钟,终于到达目的地——金寨县城。
   金寨县,隶属安徽六安,地处大别山腹地。大别山因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名声鹊起,而金寨因出了59名将军成为将军县而闻名于中国。贫穷的金寨人民,在国内战争和抗日战争其间,先后有十万儿女奔赴前线,牺牲的烈士就有一万多人,县革命博物馆里镌刻着他们的英名。
   吃过饭,休息了一会,便计划下一步的去处。每次旅行,我最怕住在城里,我厌倦那种灯红酒绿的繁华吵闹,并不是我清高,我喜欢住在那种清静,纯朴,自然,厚重乡土气息的乡村小镇或农家,虽然有时候蹲厕所,屁股被蚊子叮几个大疙瘩,就权且当做义务献血了,能给我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看看时间还早,在金寨县地图上找到一个叫南溪的地方,地处金寨西南部的深山中,西接河南,南向湖北。大别山横跨鄂豫皖三省,而南溪正处三省交界地段,那地方肯定是深山密林,与世隔绝的天然圣地。
   骑车肯定是不行的,于是我到了汽车站,下午四点左右有发往南溪的客车,我问了司机到南溪是否有旅馆,又恳请司机找个地方把自行车存放起来,千恩万谢之后,近黄昏的时候才开始发车。山区客少车也少,没几个人坐车。须臾,车就出了县城,一下子就专进了四面环山的幽谷境地。
   天越来越暗,山越来越深,路越来越险。我望着车窗外陡峭的山路和路边被云雾遮掩的深深幽谷,倒抽一口凉气,心想,司机只要稍有不慎,我们就得化入那飘渺的云海中!汗水湿透了我的衣背,吓的我胆战心惊。于是,我就躺在最后那长排坐位上,闲上眼睛听天由命任司机了。那可真是一路黄昏,一路叠嶂,一路无村庄,一路心惊胆战,一路情思悠悠!
   晚上8点左右,汽车终于进入了一灯火暗淡的小镇,司机直接将我送到一旅店门口,吆喝老板出来迎接我,我忽然感到一股温暖,山区人民的率真,朴实,热情,让我忽然想起那首歌《再见了,大别山》……
   在南溪逗留了两天,感觉特别的爽,最好的就是这里的空气和食物,这是都市的人们永远难以企及的。第三天便又乖车南下,向大别山纵深发展。
   2004年5月20日,我来到了金寨县吴店镇的西庄中学,想考察一下山区孩子们的生活,了解一下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是怎样度过他们的一天的。
   早自习还没有下课,我坐在学校对面的山岩上,太阳从对面的大山后面慢慢爬出来,近山一片葱绿,稍远一点的山显出一片黛黑色,再远一点的大山一片淡白色,只能看见起伏的白色轮廓了。近处山林里,松竹一显幽深,各种小鸟的叫声与学生的读书声融合到一起,微微的山岚吹来,校园四周树木枝叶轻轻摆动,我带上墨镜,远望东山日出,耳听空山鸟语,面对山野晨风,深吸一口清新空气,顿感沁人心脾,爽人肺腑,美哉!快哉!自由哉!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来到了学生宿舍,孩子们住的条件相当差,宿舍就是一排石房,整个学校没有教学楼,没有院墙,那教室宿舍远看很象仓库,窗上也没玻璃,室内一幅破烂不堪的形象。一会,孩子们都从食堂打饭回来,到宿舍从床下每人掏出一个大可乐瓶,从里面往碗里倒,开始我不知道倒什么,走近一看,原来是炒熟的黄豆。门口三一堆两一伙的学生都在吃饭,碗里面全是清一色的米饭加黄豆,我问孩子们:食堂不卖菜吗?孩子们摇摇头。我又问:这黄豆是从家带的吗?一个大胆的孩子跟我说:我们每个星期回家一次,父母亲给炒一瓶黄豆,用盐水腌好,再带几斤米到学校给蒸饭。我听了孩子们的诉说,我内心翻江倒海,禁不住潸然泪下!我算了一下,孩子们一个星期的火食放在一起不足三十元呀!不够发达地区孩子的一顿饭钱!我勤劳善良的金寨人民,为了改变贫穷,在战争年代,把自己的孩子毅然决然的送上前线,十万儿女万里赴戎机,有十分之一的金寨儿女战死他乡,而如今,他们的后代依然过着这种与时代脱节的艰辛日子!我擦干眼泪,跟孩子们说:来孩子们,大家聚一起,把碗伸向前,叔叔给你们拍张照!我想给孩子们碗里拍张特写,孩子们看我摘下脖子上的相机,吓的一个个都跑开了,似乎不知道我拿的是不是伤害他们的武器,我遗憾的摇了摇头。至今,我为没能拍下那珍贵的记实照片而悔恨终生!
   星期天的下午,我散步在去往西庄中学的路边,注目着每一个来学校上学的孩子,一张张纯朴的脸,一身身旧衣服,破旧的布口袋书包,有的用的是化肥袋子做的书包,半小蛇皮袋大米,一个大饮料瓶炒好的黄豆,瓶子口上拴个绳子,三样东西,书包挎在身上,右手拽着那右肩上的十来斤大米,左手拎着那大饮料瓶,一个个从各个山口的小径上冒出来,从我面前走过,每个孩子们的每一步象似从我的心上碾过,这一幕,深深的印迹在我的心坎,镌刻在我的脑海,让岁月无法抹去,直至我生命的结束!
   2004年5月22日,接到妻子催我返乡的命令,便于当天下午乖车离开西庄村,这个在金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村庄,仿佛与世隔绝,每天发生着怎样的故事!当汽车走过学校门口,我听到的依然是那朗朗的读书声,在这朗朗的读书声里,我似乎听到一种执着的不屈不挠的奋争精神!似乎听到山区学子那渴望黎明的呐喊!似乎看到觉醒了的人们,拥抱曙光的希望!我似乎看到万丈光茫照耀在深山的每一个角落!
   汽车转过一个山岰,西庄村便落到我们的脚下,渐渐的西庄村消失在我的视线里,我的耳畔忽然响起吕继宏那激情的歌声:再见了,大别山,你牵去我的一颗心,我要把你铭记在心中……
   2004年 5月21日于金寨县吴店镇西庄村记录,2016年7月25日整理于安徽淮南。
  

共 27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游记,作者骑着自行车在安徽西南部游走,看山看水,心情优哉游哉,很是羡慕,后来作者走进大别山腹地金寨县,感受那里的民俗风情,质朴醇厚,是崛起一代革命人士的热土,出了59位将军和十万儿女赴前线的壮举,是英雄的土地。但是在2004年,这里还是一片贫穷的山区。作者特别考察了这一带的学校,教学楼很破旧,孩子们食用条件都很差,但是依然是书声朗朗,这是一块贫穷但不缺志气的土壤,是个有希望的深山角落。好文推荐。【编辑:叶舞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舞风        2020-02-17 20:57:10
  一篇厚实的散文,这样的游走方式很让人羡慕,可惜这片好文不是首发,在江山不能申报精品,实在可惜。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回复1 楼        文友:神州幽灵        2020-02-18 08:14:44
  谢谢舞风!此篇就是首发,没在别的刊物上发过。非常时期,望君保重!
2 楼        文友:叶舞风        2020-02-17 20:58:42
  作者写的这些地名我都很熟悉,但是都没有去过,我家住六安,这些都是我附近的地方啊,有朝一日我也能像作者这样骑着单车走四方。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回复2 楼        文友:神州幽灵        2020-02-18 08:16:53
  说起来咱们还是老乡呢!你六安哪里的?有时间,家乡周边地区一定去看看,不因忙碌而放弃!谢谢!
3 楼        文友:叶舞风        2020-02-18 17:51:43
  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应该是在你的博客发过了,这里的首发已经不是特指在江山,而是整个网络,为什么要求只有严格,我具体也不清楚,这也是我渐渐淡出江山的原因。但是又舍不得自己一手创办的古韵今弹,所以依然还坚守在这里,不过明显感觉整个江山清淡了很多。我是六安市裕安区的西站旁边,目前一直寄居在上海,一年回家一次,今年打算去一次天堂寨的,人算不如天算,遇上这次窝家就是做贡献的时期,我又匆匆回沪了。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回复3 楼        文友:神州幽灵        2020-02-23 08:34:12
  非常时期,望多保重!回不来在沪就多呆些日子,费心血办的《古韵今弹》尽量坚持办下去,有新作了我发给你,为贵栏办好尽绵薄之力。我家在淮南潘集,如有时间或机会,来寒舍作客,共论人生!谢谢!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