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疫情笼罩下的生活学习(随笔)
年前,上高三的娃一直说寒假不回家,要守在出租屋备考冲刺,省得搬一大堆东西麻烦。我为这上进的娃自豪点赞,超市里应有尽有,吃的喝的骑上共享单车现买就行。襄阳最晚封城,我只留存十天半月的食品,以为疫情笼罩不会太久,所以也没囤积太多的东西,甚至还认为在小小的出租屋陪娃当保姆是我们最明智最有远见的决定。
然而,缺少往常喜庆欢聚的春节度过后,出租屋周围防控措施不断升级,从开始的拦截机动车进出,到后来出门买菜被值班人员盘问,直至最后封锁所有出口禁止逾越,我们感到比软禁更害怕更无奈。出生在非典疫情时期的高三学生怎么就遇上有史以来最漫长的寒假?生于非典考于新冠,命运多舛的娃们,网上和家校群里酸酸的调侃,引爆了大家的郁闷和烦躁。
娃说好想念熙熙攘攘的校园食堂里的花样多,就餐环境多热闹呀;好想念教学楼里书声琅琅,慷慨陈词多带劲啊。我们憋在狭小的出租屋郁闷得很哟!
高三的娃耽误不起,大年初八,全年级网课正式开始。全新的教学模式助力莘莘学子向着人生远大目标前进。事前我们接到群里通知下载智学网学生端和家长端,绝大部分授课作业考试是通过智学网进行的。
开课之初,智学网一度崩溃瘫痪,家校群里炸开了锅,直呼耽误不起,还好智学网的程序员们加班加点排出故障,网络终于通畅顺达了。有时智学网通知夜间零点到六点是网络维修时间,熬夜加班确保万无一失,可见他们有多拼!学校安排了最强师资力量克难攻坚。这一波执教老师有北师大双学位硕士才女,有资深奥赛金牌教练,有湖北名师工作室大咖,各路精英卯足了劲为整个年级开讲,也有各班老师开小灶额外用钉钉软件视频讲解答疑解惑。
有时,我做完饭洗完衣后也呆在娃身旁听名师讲课,有的引经据典风趣幽默,有的旁征博引机敏深邃,有的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化学生物和语文是我喜爱的科目,这些课知识性强,要知道我少年时代是想当一名科普作家的。尽管人生波折太多,我最终成了一名小学教师,没有实现远大理想我深以为憾,现在听听课权且弥补我当初没有机会读高中的遗憾。
疫情期间湖北电教馆统一组织了奥鹏教师教育网络学习,二月二十号我参加的这个网络学习提前一个月圆满结束。每天娃上网课累计十四五个小时,我只能半夜用手机登录,学习三个晚上,由于网络卡顿,总共刷新登录五百多次,实际听课515分钟。总算把这任务完成了,得到了满分。虽然我不是党员,我也下载了学习强国,在图文并茂、影音效果极佳的学习强国里观看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战疫场面,欣赏各个地方的美食美景,生活学习有了亮色和美好。
出租屋陪娃熬过一个多月,关禁闭一样的时光确实枯燥,只有依赖这部智能手机维系网络学习、了解新闻动态,和外界沟通交流。后勤给养供不上,焦虑不安的我们担心怎样度过难关。我加入房东推荐的购物微信群,第一次用微信群买的蔬菜水果猪肉由社区安排负责配菜的母子俩送货到大门口。有时可以在午饭前领到菜,有时则要推迟到晚上十点半,几百户人家等着这母子俩送菜,他们做服务工作真是非常忙碌辛苦啊!特殊时期,菜品不太全,有新鲜蔬菜供应就不错了,各家各户也都能体谅他们的不易和艰辛。微信付款,避免现金结账,杜绝病毒感染的隐患。
每天都有宣传车顶着喇叭告诫市民不得外出,巷道每个出口都临时安上高高的铁皮门锁得严严实实,并且有摄像头监控以防有人翻墙乱闯。赶上来势汹汹的烈性传染病爆发,居家隔离是万不得已的选择,幸亏生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都不是孤立无援的个体。
赶上好晴天,我们就把被子抱上楼顶平台去晒晒,只当是放风。在楼顶眺望周围鳞次栉比的房屋,偶尔可以看到不远处房顶也有晒太阳的人静静地看手机看书。平展的公路没有往日车水马龙,整个世界寂寥得像按下了静止键。公交车停运不少,房东说只有经过医院的公交车每半小时一趟,这是以备不时之需。晒好的被子蓬松热乎,睡觉时能感受到阳光暖暖的味道好极了。
娃的网课有条不紊,我的培训步步紧跟,食宿无忧,祈盼疫情散去,静待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