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花园路口小餐馆(散文)

精品 【流年】花园路口小餐馆(散文)


作者:快乐一轻舟 进士,7076.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12发表时间:2020-02-23 14:18:51

“端走吧!足足的,每杯三两三。”小餐馆的老板——大约六十多岁——眯缝着一双睡意惺忪的小眼睛,慢悠悠地说。
   他说话的声音也是黏糊糊的,像陈年老酒,从坛子里倒出来,丝丝缕缕,扯着黏条。酱紫色的脸膛,也分明是酒精作祟的杰作。我们走近他的身旁,浓浓的酒气,扑鼻而来。
   他面前的柜台上,就摆着一把小酒壶——按说,那本来不是酒壶,是紫砂小茶壶——因为他在里面常年装的是酒,不得不说是酒壶。刚给我们从酒坛子里打完酒,他就端起了那把小酒壶,咪一口,嘬嘬嘴,让酒液在口腔里来回滚动一番,才恋恋不舍地慢慢咽下去。吞咽的时候,可以分明看到,扯着松皮的喉结缓缓地上下耸动。最后,“哈……”的一声长吟,浓稠的酒气里裹挟着浓郁的餍足,像花蕾突然炸裂,也像憋了一天走出监牢放风的囚犯,迅速向四处散开。同时,他那双细细的小眼睛也眯缝好一阵,一直到慢悠悠的“哈……”的一声长吟,才缓缓睁开。
   睁开眼的小餐馆老板,小眼依然眯缝,短而粗的眉毛微微上扬,嘴角也微微上扬,组合一起,就成了笑佛的脸。他五短身材,身躯胖胖的,腆着肚子,又时不时爱用手抚摸微微腆起的肚子,就愈加像个笑佛。后来,我就在心里一直称他“笑佛”。
   我最早听到“笑佛”那慢悠悠的“哈……”的一声长吟,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那时候,我在省教师进修学院(后来,改成了省某师范学院)进修。
   进修学院北边不远,就是花园路口。花园路口的“花园”二字,源自花园庄。那时候,学校北面,东面,还都是花园庄的地界,花园庄里的人家,还都是住的砖瓦结构的老式平房院落。“笑佛”所开的小餐馆,在花园路口的东南角,门面朝北,门面里面,就是他一家人居住的院落。小餐馆的名字,却记不起来了。
   进修学院里的饭食,吃饱是没问题的,但毕竟花样少,味道也有些淡,吃的时间长了,就想改变口味。那时候工资低,我在原单位一月领八十二块五,刨去零头,八十块钱,就是我在济南一个月所有的花销。每月还要挤出二十块钱买书,就剩六十块钱。所以,即使想解解馋,也根本不可能进大饭店,只能往路边小餐馆里钻。
   那时候,和我在同一学校不同系进修的,还有一个老乡,比我小大概十岁,姓程,他的工资更低。他是个馋猫,爱钻路边小餐馆,所以,对学校附近的路边小餐馆,特别门清,掰着指头,一个个数起来,如数家珍。第一次进花园路口那家小餐馆,就是小程带我去的。
   那一次,还不止我们俩,还有两个老乡,在省城其他大学上学的年轻人,来找我们玩。小程说那家小餐馆不错,就带我们三个去了。老乡聚会,酒自然要喝的。进了小餐馆,小程就要了一斤白酒,让老板舀进三个酒杯里。杯是那个时候流行的玻璃杯,一斤白酒正好倒三杯。三杯白酒是他们三个的,我是个酒精过敏者,只能在杯里倒上白水,陪着。
   咱中国人的老习惯,喝酒就得有酒肴。酒柜台旁边,并列一溜玻璃柜台,上下三层,里面摆着一小碟一小碟的下酒菜。碟子大概也就是五寸。碟子里面大多是凉拌下酒菜,例如凉拌藕、凉拌黄瓜、卤煮花生豆、凉拌菠菜粉丝、小葱拌豆腐、豆腐皮切成的丝;还有些卤菜,例如凤爪、皮冻、腊肠、卤猪肉。一般的凉拌素菜,大都是五毛钱一碟,卤菜,一块钱到两块钱不等。这些菜,大多保持着菜品的自然色,干净而晶莹,而且,好些凉拌菜里都适当地添加一些胡萝卜丝,红绿白青,色彩绚烂,看上去,就特别诱人。味道呢,有蒜味的,有芥末味的,有花椒味的,任我们自己挑选。挑选好了,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就从玻璃柜里取出来,递给我们。
   想吃辣椒味,或者想添加酱醋,小餐桌上就摆着辣椒酱碟子和酱油、醋小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舌尖爱好任意添加。
   也点了四个热菜,记得大概是宫保鸡丁、鱼香肉丝、芹菜炒肉、西红柿炒鸡蛋等常见的菜品。点了不久,后院的厨房里很快就炒好了,一一端上来,冒着热气,散发着浓郁的香味,吃起来,各是各的味道,各有各的口劲。依稀记得,热炒的荤菜,一般也不超过五块钱。
   只是不知道在后厨忙活的是谁。后来,偶尔一次,一个跟“笑佛”年龄大小相近的老妇人,也是矮胖身材,轻悄悄,从后院走到前面来,端着一盘炒好的菜,递给中年妇女。看眉眼,二人应该是母女。看起来,她主要在后厨忙活。但是,她是不是大厨呢?还真一直没弄明白。
   给我们端菜的那位中年妇女,其貌不扬,说话的声音也略显粗重——没有一般女人的柔美,但却稳重。端菜时,轻端轻放,脚步,也是轻轻的,慢慢的。说起话来,也是慢声细语。脸上呢,跟他爸爸一样,也总是洋溢着微微笑意,像个女“笑佛”。进修那两年,我们去那小餐馆吃过不少次,没听她高声说过话,也没听她跟人急过。
   更多的时候,“笑佛”一样的小餐馆老板,总是眯缝着一双细眼,满脸微笑,安安静静,看着顾客们喝酒吃菜。他的女儿呢,也是轻悄悄恬静静地忙活着。
   我们四人,也许是受了他们父女俩的影响,在挑选了相中的几样菜之后,一边喝酒吃菜,一边天地玄黄的侃大空,说话的时候,都压低着嗓子,悄声慢语,唯恐搅乱了小餐馆里和静安恬的氛围。
   干净的不光是菜品,整个小餐馆里,都是一尘不染,清明亮堂,五六张小餐桌——最多也就是七八张,记不太清楚了——连同高腿圆餐凳,也都擦拭得干干净净。
   在那样干净清明的环境里,有两个慢悠悠的“笑佛”陪伴着,再就着可口的菜肴,喝点儿小酒,总让我感觉到被温馨和舒缓浸泡,总不期而然地想起我小时候异常流行的一个现代京剧样板戏里的一句台词:“喝着美酒,听着音乐,看着美女跳舞,那真是神仙过的日子啊!”即使当时我们喝的酒价钱最便宜,小餐馆里,除了一个老“笑佛”,还有一个相貌极其普通的中年女“笑佛”忙进忙出,更没有音乐相伴,也已经惬意得一塌糊涂了。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然后,三四五六七八次,我和小程,每每想打牙祭,几乎都是直奔那家小餐馆。就算是我一个人,找不到伴儿,想解馋的时候,也总是要踅进那座小餐馆,要一碗杂酱面,美美地吃一顿。虽然那家小餐馆也有水饺,不管是素的还是肉的,也非常可口,可是我从小爱吃面条,那家小餐馆里的杂酱面,对我更有诱惑力。
   面是手工擀的,不但粗细匀称,而且,下好了,特别晶莹,吃进嘴里,特筋道。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个小餐馆的面条都是小锅下的。我曾经穿过门面的二道门,进到后院里面看过。一扇窗户安着雨搭,雨搭下面坐着一口煤球炉,煤球炉下,有一架小电吹风机,煤球炉上,坐着一口小铝锅。那样小的锅,一次,最多也就同时能下四五碗面。要是下水饺,也就是两三盘子。量少,现吃现下,捞起来的面条,当然筋道有口感。不像许多饭店里的面条,一下一大锅,又经常放好长时间,软得一塌糊涂,端上来,面条凉了不说,嚼起来,也毫无筋道。
   浓稠的酱里,酥软的肉丁,切碎的木耳,鸡蛋丝,蒜薹或者豆角丁,一样都不少。端上来,菜品的香和调味品的香交汇融合,浓香馥郁,扑鼻而来。
   杂酱面端上来,我总是迫不及待,匆匆搅拌一下,就“呼噜呼噜”吃起来。我从小就吃面条特快,三下五除二,一大碗面,很快就一干二净。有时候,实在抵抗不了杂酱面的诱惑,就再要一碗,吃个肚子滚圆,才罢休。没走出门,“咯咯……”,一串饱嗝,汹涌而出。
   像我那样,仅仅为了吃一碗杂酱面——或者,为了一盘饺子,直奔那家小餐馆的,大有人在。对这样的人,小餐馆老板和他女儿也并不因为赚钱少而嫌弃,照样笑脸相迎,精心服务。在端来杂酱面或者饺子的同时,女儿总要问一声:“喝饺子汤吗?”如果顾客要喝,马上就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汤。既解渴,也暖胃。
   看得出来,因为店面小,到那里就餐的人,又大多舍不得花大钱,所以,那小餐馆薄利并不多销,也就是聊胜于无。但那两个“笑佛”似乎并不着急,依然整天神定气闲,微微笑着,慢慢悠悠。
   我进修结业以后,每有去省城的机会,只要时间允许,总还要跑到那家小餐馆里,要点儿小菜,吃碗杂酱面。离开省城两三年了,还曾经和我二哥一起,带着三四岁的大女儿,坐了很远的公交车,去那家小餐馆,嘬了一顿。
   再去的时候,打牙祭的成分就不是太重要了,主要是想满足我的怀旧心理,重新浸泡在那温馨舒缓的氛围里,幸福一把——套用一个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创造的词儿,再来一把“小确幸”。
   大概过去十年左右,我再去那里的时候,那座小餐馆——伴随着整个花园庄——荡然无存了。在小餐馆的原址上,耸立着一座十几层的高楼,是某某大厦。我满怀遗憾,住进了那一家大厦的十层以上,想弥补一下心里的失落感。不曾想,遗憾没有弥补了,悬在高空,却平添了空落落的虚空感。
   前两年,读木心的《从前慢》,从他所描摹的那些缓慢舒心的生活细节里,朦朦胧胧,眼前就隐约出花园路路口那家小餐馆干净明亮的样子,隐约出里面恬静温馨的气氛,隐约出总是满脸微笑动作舒缓的“笑佛”一样的父女俩。

共 354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的生存,离不开衣食住行。大酒店与小餐馆的应运而生,着实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吃饭问题。然而,在大酒店里吃,讲究的身份与地位。而在小餐馆吃,那才是实惠。毋庸置疑,小餐馆解决了一大部分人的吃饭问题。小餐馆大都坐落在街巷里,费用低,菜价也相应便宜,可菜品的质量与服务却一点不差,反而让食客感到温馨,有种回家的感觉,这也是大部分人选择它的理由吧?文中花园路上的那家小餐馆,菜品不仅有特色,卫生好,服务态度也好,老板父女俩像“笑佛”一样,赢得了不少回头客,几十年过去了,还是让人无法忘怀。文章意蕴丰厚,文字洗练,描写细腻,画面感强,有身临其境之感。“笑佛”这个比喻很形象,很恰当,也为这篇文章增色不少。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224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0-02-23 14:21:20
  文章接地气,有烟火味,读来很是亲切。
   感谢大哥分享,问好,遥祝平安健康!
五十玫瑰
回复1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0-02-23 14:42:53
  谢谢,这一段时间憋在家里,过上了慢生活,就想起了那家小餐馆。其实,过去就想写,这一次,长时间不能进餐馆,脑子里就冒出了那家小餐馆。
2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0-02-23 14:40:06
  感谢玫瑰精彩的编按语,辛苦了。
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