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蜀秀蓉城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蓉城】回不去的故乡(小说)

编辑推荐 【蓉城】回不去的故乡(小说)


作者:乂二 白丁,95.3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72发表时间:2020-02-28 21:17:38

1
   牛德正是个地道农村娃,祖祖辈辈都生活在磨盘镇水牛沟村。牛家到底在这个村子生活了多少辈子,村里的老人也说不清。就像中国农村流传的一些传说一样,大多数都是貌似准确,却实际是以讹传讹。牛姓据说是明朝洪洞县大槐树移民过来的,具体明朝是个什么朝,洪洞县是个什么县,老人们也说不清。因为那代人几乎没有几个读书识字。
   水牛沟村在中国十数万个农村里,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村子。牛德正从小就是个出息的孩子。村里小学上完,镇上上初中,县城上高中,省城上大学。一条看似畅通无阻的路,其实包含着无数的艰辛。牛德正是这个村子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大学生。
   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父亲牛保全的文化程度也就是个小学毕业。母亲因为是家里的老大,底下有6个弟弟妹妹,要吃饭要上学,家里没有劳力到生产队挣工分,小学只读了3年。
   大学毕业那年牛德正知道,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父母根本不知道托关系找工作是怎么回事儿。就算知道也没有用,“提着猪头也找不着庙门”,何况家里也拿不出“猪头”。父母到城里都是两眼一抹黑。自己啥关系也没有,所以毕业的时候,有一家上海的公司到学校招聘,就报了名。还算幸运,没费什么劲儿,就聘上了。
   于是,牛德正就成了上海一家企业的员工。也许是农村孩子的朴实肯干,也许是幸运之神垂青眷顾。工作几年以后,就提了部门小组长。去年,还在靠自己的能力,在上海不远不近的郊区,按揭买了一套75平米的房子。
   这一切都足以让父母为他在村人面前牛逼一回。但是已经36岁了,女朋友却迟迟不能确定下来,略显美中不足。每次父母看见他第一句话就是,跟你年龄差不多的,人家孩子都上初中了。
   不是牛德正不想谈,也不是没有谈。实在是自己的条件,放老家不能说好的不得了,至少也是羡煞旁人,可是回老家去找又不现实。牛德正的条件,放在上海这个城市,实在是惨不忍睹。农村的父母都已经近70岁了。家里的4亩半地,已经种不动,以每年一亩200元的价格租给了别人。
   父母生他的时候正赶上计划生育,只生了他的姐姐牛德娟和牛德正两个,姐姐读书不咋地,早早的就嫁到十几里外的一个村子,过着农村人几千年没有什么大变化的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农闲的时候,在村子里的鞋厂干上几个月。两个孩子,大的男孩上高中,小的女孩上初中。姐夫是个庄稼人,农闲时候到离家45公里外的罗阳市,在建筑工地干点瓦工。日子不紧张,但是也不宽措。
   父母亲年轻的时候吃过大苦,出过大力的人,长身体的时候赶上“自然灾害”,没有吃的,身体的底子都不怎么好。这几年上了年纪三天两头跑医院。今年开春这才三个月,父母亲已经换着去了三次县医院,远在上海工作的牛德正也有点待不住了。
   2
   牛德正骨子里是个孝子。父母养育了他,现在父母老病,不能床前尽孝心里实在不忍。但是父母三天两头的住院,他三天两头的请假回老家看父母,已经让部门经理老何不能容忍了。这个月的几次周例会上都批了他。
   牛德正虽然在上海买了房子,在骨子里还是农村人,有着极重的故土情节,一直想罗阳找份儿工作,离朋友和父母都近一点。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年过年回老家也能感觉得老家的发展也还不错,虽然工资低点,但是房价和消费也很低。
   今天例会老何已经有些歇斯底里。因为上个周末牛德正偷摸跑回1000公里外的老家看再次住院的母亲,结果因为母亲一个检查迟迟没有出结果,自己又不放心走,就拖到了周一下午才坐车回上海。结果就耽误了和一个客户的谈判。
   说实话,牛德正也感觉有些疲于奔命。先不说这几次住院的费用,就是父亲住院一次,母亲住院两次。加起来差不多20天的住院时间。自己来回奔波的车票、高铁、在县城的吃住也是不小的一笔费用。这几月的工资基本上“月光”。
   去年元旦同事给介绍一个女朋友钟婷婷,两人见了几次面,感觉还挺投缘。相互衡量了条件,两个人都是农村孩子,毕业后到上海工作。牛德正有房子,钟婷婷有车子。牛德正长得不高不矮172,除了有点黑,还算英俊。钟婷婷159,除了有点胖(140斤),也算看得过眼。牛德正36,钟婷婷30。本来打算过了春节在接触一下,如果没有意外,五一就见见双方家长,把事情定下来,十一就把证领了,酒席办了。
   因为父母住院,过完年到现在两人还没有机会见上一面。打过几次电话,牛德正因为家里有事,也没有怎么主动约过钟婷婷。近来电话也少了。
   牛德正也感觉挺愧疚的,今天虽然挨了批,自己也有些累,但是下班后还强打精神,坐车去了钟婷婷的住处,楼下买了一束玫瑰,准备给钟婷婷一个惊喜。
   一路洋溢着幸福的上了楼,但是等钟婷婷开门的那一刻,杨德正愣了。屋里有个男人。钟婷婷介绍说这是我男朋友,然后对屋里那个男的介绍说,这是……这是……这是我朋友小牛!
   男的还挺大度,邀请牛德正进去坐坐,虽然他明显看见了他手里的玫瑰花。
   牛德正犹豫了一下,说不打扰了。就退出了。下楼的时候,心里想:单位下岗还通知一声,这特么失恋,连个通知都没有。
   回去的路上,牛德正一路都在想,说实话,对于钟婷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或者感觉,只是觉得大家条件差不多,也算门当户对吧!年龄也到了。找钟婷婷就是单纯的为了结婚。
   就自己现在的条件要放老家还不是自己挑着找啊!哪至于被钟婷婷这样的“肥婆”羞辱。一旦有了一个想法,一路上这个念头一直在脑海里纠缠不去。
   晚上回去,牛德正晚饭也没有吃。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想:自己一个人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挣扎为了什么?
   记得以前看到一个电视连续剧,有个城里人问陕北农村的一个孩子;憨娃,你放羊干啥呢?憨娃:卖钱!再问:卖钱干啥呢?娶媳妇!再问:娶媳妇干啥呢?生娃!还问:生娃干啥呢?放羊!又问:放羊干啥呢?卖钱!
   其实所谓的城里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上学、工作、攒钱、买房、娶媳妇、生娃,然后再供孩子上学、工作、攒钱、买房、娶媳妇……
   到早上天亮的时候,也没有睡着,索性起来,今天牛德正要做出一个重要决定:他要回老家了。
   说干就干,楼下了吃了早饭,直接去了房屋中介,把房子挂出去,按现在的房价40000元/平米,自己的房子可以卖到300万。还了房贷还能净落下200万,回罗阳买房子。按罗阳现在的房价4000元/平米,可以买一个150平米的,15万装修,再买一辆15万的车,剩下的可以干点自己的事业,也可以存起来再找个工作,每月赚上5000元,够吃够花,还能隔三差五的回去看看父母。
   3
   三个月以后,牛德正已经坐在老家罗阳市的一家企业的办公桌前开始了新的工作。新鲜感伴随着的喜悦还没有被冲淡,新鲜的烦恼便扑面而来。
   回老家之后,女朋友倒是没费劲儿。回来没多久,别人就给介绍了一个女孩子李黎黎,家里虽然农村的,但是大专毕业就在罗阳市里工作。今年27岁,170的个子,长得貌美如花,借句《红楼梦》的里的话“真是个天仙般的人物”。在老家27岁还没有结婚的女孩子倒是真不多,这种女孩子大多是因为自身条件太好,太过于自信的缘故莫名其妙的就剩下了。牛德正对于李黎黎还算是比较满意的。
   见过两次面,知道牛德正已经全款在罗阳市买了一套153平米的房子,正在装修,还买了一辆车,十分满意。但是提出的条件就是彩礼50万。50万是风俗,其实也是恶俗。但是没办法,李黎黎的弟弟24岁了,没考上大学,在罗阳市打点零工,没房没车。要谈对象,女方提的差不多都是一样的条件,罗阳市里有房子,然后结婚买车子。说实话车子的用途不是很大,但是别人家结婚都买了,咱结婚没有,太丢凯气(脸面)。就像过年人家都吃胖了10斤,咱只胖5斤,显得咱家条件不好似的。
   农村里的女孩子只要不上学都进城了,最次也在县城。当然找对象肯定不回农村找。水牛沟村牛德正他们老家那条街上从20岁到40岁,因为城里没房子没找着对象的没有20个,也有18个。
   李黎黎的父母都是农民,一下子这么多钱肯定拿不出。房子的首付和车子,当然要着落在李黎黎身上了。也就是说谁和李黎黎确立了关系,这些钱当然要着落到谁身上了。
   这样一来,牛德正的计划就完全打破了,剩余100万的压箱底的目标,就只剩下了50万了。牛德正还在犹豫之际,父母和姐姐一起开了一个家庭会议,一致同意拿出50万,立即解决儿子的终身大事,刻不容缓。
   事情就这样,在没有当事人表决权的情况下定下来。父母见了李黎黎很满意,双方父母还见了面,很快过了定。接下来就是天天催着结婚了。其实想也想得到,下步就该天天催着生娃了。
   4
   在这个阖家欢乐的时候,大姑来了!
   大姑的儿子因为拐卖妇女强迫卖淫,被判了刑。大姑就四处告借去托人活动,希望少判几年,最好是不判。说起大姑家的这个老表,牛德正真的是没有一点好感。
   还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暑假在家,中午午休的时候,当时还十来岁的几个小弟把牛德正抽屉里的几十块钱摸走花了。牛德正后来问他们几个谁都承认。牛德正就照屁股上每人给了几巴掌,最小老表就认了,钱全都买了零食了。这几巴掌算是捅下了马蜂窝,一家人都炸了锅。奶奶领着大姑、二姑、三姑全家总动员,托人打电话给罗阳工地上干活的牛宝全。
   牛宝全当天就从工地上赶回家,奶奶和三个姑姑的条件就是照原样,或者加倍给牛德正揍一顿。牛德正的娘一看实在闹得没办法,就让牛德正上舅家躲几天。这一躲,就躲了一个暑假。三个姑姑每天坐大门口指桑骂槐的闹了一个多月,才算罢休。
   后来一直在外地,也就联系少了。听说大姑家那个表弟,这已经是第二次判刑了。三姑家的那个表弟好像因为什么事儿判了三年,还在里边没放出来。老话说的好:自己家里管不了的,或者不好好管教的,国家自然会替你们管教。
   这次牛德正是没打算借钱给大姑的,又不是什么好事儿。但是经不住大姑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父亲绝食的恐吓。母亲开始也是不主张借的,但是看父亲不吃饭,也没了主意,又反过来劝牛德正,多少借点。无奈之下,牛德正去银行取了3万给大姑,大姑老大不情愿的走了。
   大姑的事儿没消停几天,二姑也来了,说是自己想办个养猪场钱不够,让牛德正给凑20万。又是一套哭诉,绝食,最终屈服,牛德正屈服,给了二姑5万,二姑欢天喜地的走了。
   三姑接踵而至,说是小表弟马上就出狱了,房子、对象还没有着落,让牛德正给弄50万。牛德正一听这个数字都傻了。不过,这次牛德正没等哭诉、绝食,主动摆了一下自己“所谓的难处”,最终三姑拿着5万,三姑极不情愿的走了。
   农村的墙更透风。三个姑姑借完钱,都在十里八乡的住着,很快张三李四的三天两头的借上三万两万的,说好一个月还的,三个月都不见动静。而且还有来借二回的。反正没有人提还字。
   亲戚到公司的造访摩肩接踵。老舅他们家孙子考大学分数不理想,让杨德正给托人找找关系。三姑奶家的外孙子拉煤车让交警给扣了。二姨家儿子大学毕业还没有工作……
   一个不大不小的公司里,一个不大不小的部门经理,这些事儿对他来说,真的太难了。但是他又却不下这些人情和父母大人的命令,只好自己搭钱搭功夫去帮人活动。但是凭他的能力,事情往往不能达到或者超过这些请托人的预期目标,于是村子里闲话把牛德正臭的一文不值。
   几件事办下来,牛德正连回村子看父母都不好意思了。一方面自己能力有限,解决不了乡里乡亲的事儿,一方面是自己带回来的200万,已经入不敷出了。
   5
   进来这家单位工作,半个月了,坐在牛德正对面的小凌,每天迟来晚走,来了也就是打打游戏,偶尔去主任办公室一趟,回来之后接着玩,没见他干过什么具体工作。
   等和办公室里的人混熟了才知道,小凌他爹是市里一个要害部门的局长,公司的业务大多都与他主管的局有关系。小凌本来是要出国的,他爹就这个一个儿子不舍得,于是大学没考上,当兵回来以后就给安排到了市里环保局上班,这小子三天两头的跑出去玩儿,有一回被纪委的查岗逮到了,他爹不知道想了什么办法才保住了职位。但是这小子心都不在这,依旧我行我素。又给省里督察组逮到一次。后来他爹看看实在不是戏,就把他塞到这个单位领份工资。
   凌大少日子可谓神仙一般。想来了就来办公室猫一会儿,不想来了直接消失。有时候几天有时候半月,反正牛德正在这个公司的大半年时间里,坐在自己对面的桌子十有八九都是空着的。凌大少的奔驰公司楼前停着的次数,比老板的宝马都少见。
   这个办公室里各种各样的裙带关系,远不止这些。这些都是放在明面上的,张县长的小舅子,李主任的小姨子,董局长的情人,都是常态。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却是最难应付的,在这个办公室里真的是不敢多说一句话。
   十几个人的办公室,干活的也就是牛德正和坐在门口的小马两个人而已。牛德正说是这个部门的经理,其实也就领导小马一人而已。大多数时候也只好自己当牛做马。还有为这帮人干不完的活擦屁股,补补丁。最主要是为他们的错误挨骂。骂两句骂两句吧,谁叫咱没有个好爹呢?但是牛德正有一点心里不平衡,现在的工资是上海工作时的四分之一,挨骂却是那时的五倍,甚至更多。
   到过年的时候,一场婚礼办下来,牛德正差不多已经身无分文了。借出去的钱,也没有还的。办婚礼前,去要了几家,有还的,但是大多数都没还,因为要钱,还把人得罪了。结婚的时候,有几个借钱的连个份子都没有随。这在农村就表示以后不来往了。
   大半年下来真的是身心俱疲。钱出去了倒是小事,名声却在村子里臭了街。父母亲也觉得老脸无光了。要是当初咬死了不借一个子,不管一件“闲事”,估计就没有今日的尴尬境地了吧?!
   世上那有什么后悔药,但是就算是从新来过,父亲那一关也是过不了的。父亲爱了一辈子面子,他宁死也不会放弃的。只是他不知道人心啊!
   牛德正感觉自己快要待不下去了!父母一天天见老,还住在养儿防老的农村,自己实在又走不远了!但是出路在哪里呢?放下这一年的一切重回上海,或者去一座新的城市?还是继续这样抓心挠肝的度日如年?
   年前结婚,年后串亲戚,忙了一个人仰马翻。休完年假回到城里上班的时候,同事惊奇的发现牛德正的头发已经花白了,活脱一个退休老干部!
   (原创首发)

共 570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略带伤感和忧郁的农村题材小说,记载着一个跳出农门却仍被农家俗事牵扯不清的小职员的苦恼经历。作者的心音在行文中汩汩流淌,开篇写鲤鱼跳龙门喜悦,的紧接着以城市乡村两头忙为主题,衬托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的艰辛与无奈,扯不断理还乱的心绪涌上心头,最后却为了照顾亲情,把多年积蓄倾囊而出,未老先衰的结局让人唏嘘不止。整篇文字透着复杂无奈的心结,同时又让我们看到作者的情绪挣扎中不断升华,将农村“吃大户”的不良习气展露无遗。语句灵动,亲情缠绵,尤其是所营造的意境和氛围增强了文章的魅力,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读过之后,让人回味无穷,掩卷深思,方知所有小老百姓都实属不易。好文推荐共赏,问好作者!感谢赐稿蜀秀蓉城,祝鼠年吉祥,愿你有鼠不尽的荣华富贵!【责任编辑: 梦外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外人        2020-02-28 21:39:27
  整篇文字透着复杂无奈的心结,同时又让我们看到作者的情绪挣扎中不断升华。
2 楼        文友:梦外人        2020-02-28 21:40:17
  读过之后,让人回味无穷,掩卷深思,方知所有小老百姓都实属不易。好文推荐共赏,问好作者!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