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舌尖上的田野(散文)
雨水刚过,惊蛰未到,气温迅速回升,各种花草庄稼,开始竟相生长斗艳起来。村政府下达管制令后,邻家几个嫂子老实了几天,终于在家呆不住了,在电话里相约出门挑野菜,一来混时间,二来改善生活。我也接到邀约,戴上口罩,穿上套靴,挎一只竹篮,拿一把镰刀,全副武装地出门了。
邻家几个嫂子先走一步,疫情把大家的安全意识都给提高了,大家相隔几米远行走,既保持安全距离,又能家常闲话。我落在最后,却也能清楚地听见她们的闲聊。她们的目的任务很明确,去田野里采割野生雪里红,回家洗净晒蔫制作腌菜,我的目的则不大明确,碰到什么野菜看心情看口味。
一
来到田野里,几个嫂子很有经验,直奔麦田里。野生的雪里红一般长在麦田里,或稻茬田里,虽然其它地方也有长雪里红的,但都瘦干,没有麦地里和稻茬田里的肥厚嫩绿。雪里红其实是芥菜的变种,它的名称由来是它的生长环境。雪里红是越冬植物,冬天里万物枯萎,仅有的越冬植物都是一片阴绿,只有雪里红的叶菜心呈暗红色,而且天气越冷叶菜心越发暗红,叶红面积越发扩大,特别是这样子的一棵棵红色站立在一片白雪之中,颜色对比,犹为醒目,名副其实的“雪里红”。
我不大爱吃腌菜,也没去关心雪里红的有关知识,如今看到几个嫂子齐刷刷地去麦地里挑割雪里红,有点好奇,不由得掏出手机百度雪里红。这一看,我才知道为什么几个嫂子这么齐心要挑这种野菜,原来都是长期生活的经验积累呢。百度上说,雪里红有很强的药用价值:“解毒消肿,开胃消食,温中利气。明目利膈。主治疮痈肿痛,胸隔满闷,咳嗽痰多,耳目失聪,牙龈肿烂,便秘等病症。”这些我原先是不知道的,但有一样我有印象,那便是“牙龈肿烂”。去年暑假回家,邻人有牙龈发炎的,擅长用很多土方法治病的邻家大嫂让邻人含咬腌雪里红,原来这土方法还是有根据的。
关于雪里红的制作,百度上居然也有。《随息居饮食谱》:“一名雪里红,晴日川之,晾至干瘪,洗净,每百斤以燥盐5斤,压实腌之。数日后,松缸一伏时,俾卤得浸渍,加卤少,泡盐汤候冷加入,仍压实。一月后开缸,分装坛瓮,逐坛均以卤灌满浸为法,设卤不敷,仍以冷盐加之,紧封坛口,久藏不坏,生熟皆宜,可为常撰。……陈久愈佳,香能开胃,最益病人。”这是书上的腌制方法,读来都嫌麻烦,并且也并不见得是美味,还不如家乡的土腌制方法,简单易操作,味道还美。我虽然不喜欢吃雪里红腌菜,但从小的耳濡目染,对雪里红的腌制还是知晓的。我们这里腌制雪里红特别简单,挑回野雪里红后,去除老叶,根底头,洗净,晾晒至蔫,然后拿一个大盆,一个搓衣板,适量盐,像手洗衣服时放洗衣粉一样,抓一颗菜,洒上盐再揉搓,至色荫绿见汗,遂放在一边,继续下一颗。所有的菜揉搓完后,再把这些菜切碎,装入坛中,压紧密封,至七曰后即可炒食。初炒时既有新鲜菜蔬的鲜嫩,又有腌菜的老道味风,很奇特,很美味,很开胃。腌制的雪里红很经放,时间越长,味道越香,家乡有句俗话叫作“满桌的猪肉抵不上隔年的腌菜香”。
雪里红是书上的统名称,在我们这里被叫作“嘎菜”,野生的雪里红被叫作“野嘎菜”,腌好后的野嘎菜就不叫野嘎菜了,叫腌菜,或盐菜,这两个名字基本上是腌雪里红的别名,而非所有咸菜的统称。腌菜,即腌雪里红,是一种很好与其它食菜配炒的菜品,如肉丝,花生,百合……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配不上的,一如新时代的农民,在任何岗位上一经操作训练,没有不能胜任的。这话扯远了,得扯回来。在我的脑子中,腌菜可没这么能干,最多清炒,炒肉,煮鱼,除这三样外,我对它的味道全部陌生。童年里关于腌菜的记忆犹深,它是家里菜碗的主要供应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家里没有菜了,母亲从腌菜坛里抓出一把腌菜,放点油,放点红辣椒,一阵干炒,一家人就能饱饱地美餐一顿了。若是赶上手头宽裕,买点肉回来,切了和腌菜一起翻炒,那便是打牙祭,有点让人期盼下一餐还能如是。
腌菜,即雪里红,与一段苦难日子绑在一起,满满的苦味,充溢了童年的记忆,我有点拒绝它,拒绝与它有关的回忆。因此,我没和几个邻家嫂子一块去麦田里挑割雪里红,一个人独自走向田野深处。
二
几天没来,田野里大变样,像一个未谙人事的小姑娘突然开了窍,一下变得柔媚艳丽起来。最显眼的是油菜花,有的性急,已经大把大把地绽放出一腔娇黄。有的有点害羞,兀自犹抱琵琶半遮面,像在等待迟来的情郎。有的特别沉稳,一脸肃穆地举着青楞楞的花苞,大有疫战不结束绝不释放半点春光的势头。油菜叶子则像没心没肺的孩子,给点阳光就舒展,尽情地吸取着风中流荡的丝丝春意,肆意地张扬着翠绿。看着这幅立体感超强的画面,闻嗅着若有若无的花香,我一边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丽,一边心有主意地朝油菜深处寻去。
我要找的野菜是野芹菜,根据儿时挑猪菜时积累的经验,我知道它喜欢生长在田沟里,或垄沟里,这两个地方的野芹菜长得特碧嫩水灵,无论做菜或做饭特香。野芹菜和家里种植的芹菜一模一样,只是野芹菜属自然生长自然老去,个头较小,家芹菜因为人工培养,长得高大肥厚,除这点不同外,它的营养价值一模一样。它们同是高纤维食物,具有抗癌防癌的功效,对人体能起安神的作用,有利于安定情绪,消除烦躁。另外,野芹菜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点,真天然无污染,所以食用起来比家种芹菜香得多。
春天里,买点肉,切了配点野芹菜小炒,食欲大增,且食毕唇齿留香,久久不易散去。若人家去河里逮两条鱼,回来后油煎好,再找野芹菜一起煮汤,野鱼和野芹菜,光听名字就有口水要流出来。野芹菜还可以清炒,挑回来的野芹菜摘好洗净,用开水一焯,再冲洗一遍,然后用香油及芝麻,调味品凉拌,那也不失为一道清新的美味。
野芹菜的这些炒法对我的诱惑力不大,我对野芹菜的最爱吃法是野芹菜炒饭,这是小孩奶最拿手的一道厨艺。据小孩奶说,年轻时候家里困难,饭食差且没的挑,她因为妊娠反应一点也吃不下,每每这时,她就会挺着个大肚子去田沟里割野芹菜,回家和了饭炒着吃。野芹菜不仅治好了她的妊娠反应,还供应了妊娠期间的一切营养需要,让她顺利地生下四个健健康康的孩子。长年吃野芹菜饭使得她做的野芹菜饭比她的其它厨艺精湛得多,我嫁到她家时第一件事就迷上了她做的野芹菜饭,一直至如今,比如今天我挑野芹菜的目的就是打算做野芹菜饭的:挑来的野芹菜摘好洗净后切碎,然后点火放油盐清炒,至菜炒出水后开始放入米饭,然后不停地翻炒,当水份炒干后香味会散开来,等米饭炒得有点焦黄时停火,这时的米饭焦脆香喷,吃起来味道好极了。
窄窄的荒芜的田沟沟果然没负我所望,一族族地,稀稀散散地长着一些嫩小的野芹菜,不高,才一指多深,现在割采有点浪费。幸而我所需也不多,炒两三碗米饭就够一顿所需,因此我不急切,沿着沟梗慢慢找寻,尽量寻找大一点的野芹菜窝窝下手。
三
雨水过后即使没下雨,窄窄的的田沟也有了浅浅的一叶水。水虽浅却清澈,能倒映出蓝天,白云,和这黄绿相间的油菜,一眼看去,它也装进了一个春天。还过几天惊蛰就会来到,随着耕夫的一声鞭哨响开,雷雨也会开始苏醒,这田沟里的水便会涨溢起来的。到那时,特别是夜晚,泥鳅鳝鱼就会钻出来玩耍,呼唤一口新鲜空气,农人要逮住它们很容易的。记得小时候,特别是星期六、天的晚上,二姐胆大,拿着父亲自制的鳝鱼夹子带着我和大姐来到田沟里逮鱼。大姐个子小胆子也小,专门负责打手电筒,在二姐后面跟着。我则提着一个小桶,跟在大姐后面,负责随时接收二姐的战利品。姊妹仨都穿套靴,不用担心碰到蛇虫被咬,可以放开了脚走夜路。
父亲用两片宽宽的近半米长的竹片割出锯齿状,然后找镙丝钉铆成一个可以收合的夹子,这样的夹子叫作鳝鱼夹子,它不单只夹鳝鱼,还夹泥鳅,青蛙。那个时候大家可没什么环保意识,碰到什么逮什么,逮到什么烧什么,烧什么吃什么,而且吃得特别香。由于我们是三个小女孩,胆子特别小,收获每每有点可怜。虽然二姐胆子大点,但看见鳝鱼在手电筒下警觉地瞪着小眼睛,她依然有点犹豫不定,生怕夹起来的鳝鱼突然变成了一条蛇。鳝鱼是相当聪明的鱼类,见光就会溜走,这时候是容不得半点犹豫的,反而要快,准,狠,不容易逮住,因此我们姐妹仨的战果里常常很少见到鳝鱼的尊容,鳝鱼是所逮鱼类中味道最鲜美的鱼,这点常常让我们夜出而归后的欢喜中多少夹带点失落。但是也不是次次失落,也有运气好的时候,比如逮鱼时会碰到本队的男孩,他们常常会把他们的收获一股脑地全倒给我们,里面的鳝鱼就多多的,这令我们姐妹仨欣喜不已。农家人没那么多虚礼,根本不用客套言谢的,赠送之后互道去向,男孩们斗志昂扬地另辟战场,我们姐妹仨则继续小心翼翼地就近逮鱼。
鳝鱼难逮,青蛙也机灵,唯一憨傻的是泥鳅。夜晚青蛙鼓着肚子在那瞎叫唤,这时二姐叫停我和大姐。我和大姐止步,大姐把手电筒的光与叫唤的青蛙擦身而过,这样子青蛙没见到光是不会跳逃的,二姐就会在隐暗的光线中悄悄找准青蛙的位置,然后轻轻绕到它的后面,猛地一夹,夹到了!二姐激动地乱喊一气:“快点!快点!夹住了!拿桶来!”女孩子心软,生怕夹疼青蛙的肚子,二姐站在那闭着眼睛急叫,我迅速踉踉跄跄跑过去,递出小桶。若动作快点,被逮住的青蛙难逃厄运,若慢了,青蛙在松散无力的夹子里几下挣扎就逃脱了,这时二姐总会一边丧气地责备我浪费她的努力,一边转身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每次出去时逮的青蛙份量比泥鳅要少,妈妈总会单独炒出来,大姐二姐一人夹一只腿尝尝味道,剩下的都归我和小弟,那种不劳而获的香啊,至今引诱着我,可惜斯人已不在,姐弟四人只剩下我和小弟,我俩再也体味不到两个姐姐的关爱了。
泥鳅的智商一定是被泥土给蒙住了,相当笨傻,它是鱼类中最容易被逮的鱼。夜晚来临时,在洞里憋闷了一天的泥鳅们纷纷组团出来呼吸新鲜空气,扎堆地在一块翻滚着,好像只有那一个地方有空气,其它地方都缺氧似的。这些泥鳅真的死笨,它们虽然也怕见光,但是见光后只会惊恐地上下翻腾,全然不会像鳝鱼青蛙那样化整为零四下逃散。每每这时,二姐总是气定神闲地站在沟边,不慌不忙伸出夹子,一抓一个准,有时还一下抓俩,那种畅快获取的快乐至今还记忆犹新,不曾陈旧半分。
看着这空荡荡的田沟,我有点伤心地叹了口气。不久惊蛰就会来到,田沟会被灌满雨水的,但是田沟里的鱼和青蛙不会再像旧时候那样多到随手拿,长年的化肥农药及电打鱼器已快把野生鱼逮到灭种。青蛙这几年在政府的管制保护下倒是日益繁盛,只是政府禁令是一码事,人们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也已增强,基本上自觉地不再逮食青蛙。今时的春天分明已不再是昔日的春天,今时的春天永远地缺少了两位姐姐的陪伴,逝去的终归逝去,而且永远无法挽回。
四
一阵伤感中,我挎着竹篮子向油菜田尽头走去,所需野芹菜数量不多,我要尽量寻找最好的。油菜田的尽头是一块宽敞的稻茬地,里面正茂密生长的一簇簇绿色让我的目光停住,心里涌上几分惊喜,那是一片红花粩籽菜,现在很难见到这种作物了,但它可是童年里春天的主打菜呢!
此红花粩籽可不是那种药食两用的红花子,它仅是一种绿色作物,因为花是桃红色,所以取了这个名字,而且它的名字是根据家乡话取的谐音字,其书本名字已无从查考。童年时红花粩籽的用途是作为稻田的青肥,顺带作为禽畜的青饲料,再顺带就是农家人桌上的一道时令小菜。红花粩籽的茎叶和香菜差不多,只是比香菜更细弱娇小。阳春三月,农家人从地里回来,总要带回一篮子粩籽菜,到家后择其最嫩的一棵棵,仔细摘掉叶子后只留下细嫩的茎,稍微清洗一下后放入热锅里煸炒,不大一会儿一盘清香的小菜就可端上桌了。红花粩籽的叶子也可吃的,只是单一作蒸菜的时候用上,至于原因是什么我至今不知道,估计以前没人吃火锅,不知道连茎带叶可以作火锅底菜,所以人们不大吃它的叶子。小时候,妈妈总爱选一堆细嫩青翠的红花粩籽菜洗净切碎,拌了蒸菜米粉,在锅里放点油后把它们煮糊成蒸菜的模样,称为糊蒸菜,香软糯甜,吃上它就有了一种过年的喜悦和幸福。那时家里特穷,只有过年才能吃上蒸菜,著名的武汉三蒸,在自家里即使过年也难见踪影,除非人家的婚宴席上才能看见,而蒸的米粉蔬菜是不可少的,成为团年桌上一道美丽温馨的风景,只是那时节红花粩籽刚出土,不能做蒸菜,做蒸菜的通常食材是菠菜,茼蒿菜。
红花粩籽到了开花期后基本上就没人吃了,它的作用就仅止于饲料和青肥,在那时,农村已大势春播春种,到处一片繁忙。如今,雨水刚过,惊蛰未到,红花粩籽还趴在稻茬地里睡懒觉,眉眼也懒得睁一下,倒是间杂的野芹菜零零落落,有点不耐寂寞地窜出来,两指多长,一小簇一小簇有点小葱茏,勉强合中心意,我毫不犹豫地把它们采割进竹篮。
老师对文字的认真和严谨让惘忆脸红,以后一定注意,写作一定注意!这次就辛苦麻烦老师了!请受惘忆拜礼,遥敬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