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暖】瘪花生(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暖】瘪花生(散文)


作者:竹箫横吹 布衣,164.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85发表时间:2020-03-02 10:04:01
摘要:无论是新鲜花生,还是干花生,既可生吃,也可熟食,既可作零食,也可佐餐,还可下酒。花生既可以带壳一起享用:煮花生、炒花生、盐焗花生、五香花生……也可以剥了壳壳吃米米:凉拌花生、煎花生、卤花生、油酥花生……花生米还可用来炖肉、烧菜、熬稀粥……可以说是:煎炒烹炸浑不怕,要留美味在人间。

独坐家中无事,浏览网页消磨时间,想到家中花生快吃完了,于是进入“淘宝”看看上边的花生卖价如何,看着看着,激起了我对童年时代花生美好而又辛酸的回忆。
   我的童年时代缺吃少穿,更不要说零食了,而花生则是我们的主要零食之一。有个谜语可以看出它在零食中的重要地位:“青藤藤,开黄花,带起儿子钻泥巴。一角钱,买一抓,买起回去哄娃娃。”
   要想吃到花生,我们也是想尽千方百计。
   花生快成熟时,有时候我们就去偷摘生产队的花生。我们偷花生不是把一整棵扯起来,而是把花生苗下面的土弄松,摘那已熟的花生粒,然后再把土复原。当然这得冒很大的风险,常常被守花生的喝斥、谩骂,撵得鸡飞狗跳。如果被捉住了,还会连累家中大人被生产队长训斥,回家后难免会饱餐一顿“干笋子煎牛肉”(挨打)。
   生产队挖花生的日子,也是我们小朋友的节日。大人们在前边挖花生、摘花生,我们就在后边不远处用小锄头或小钉钯再次翻土,反复地拔拉土坷垃,从泥土里翻捡“漏网之鱼”,我们当时叫“盘花生”,每当有收获时,就欢呼雀跃。生产队长则来回逡巡,害怕哪家大人把花生故意留在土里,时不时的威严的呵斥小朋友:“隔远点!隔远点!”有时,也反复去翻看已摘花生的花生藤,也许上边还有遗漏,去摘藤上那些还未长成的嫩花生。
   家里分到花生后,一般都要保存起来,以备逢年过节或待客时之用。大人们为了防备我们这些馋猫,可谓想尽办法。他们把花生装在箩筐里,盖上几层谷草,再用竹片或小树棍把箩筐口别好,然后将这箩筐倒悬在高高的房梁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们就用竹杆或树棍去捅那谷草,有时就会掉几颗下来。有的时候大人就睁只眼闭只眼,但也有因此而招至一顿暴打。
   虽然后来丰衣足食了,但还是一直对这花生偏爱有加。无论是新鲜花生,还是干花生,既可生吃,也可熟食,既可作零食,也可佐餐,还可下酒。花生既可以带壳一起享用:煮花生、炒花生、盐焗花生、五香花生……也可以剥了壳壳吃米米:凉拌花生、煎花生、卤花生、油酥花生……花生米还可用来炖肉、烧菜、熬稀粥……可以说是:煎炒烹炸浑不怕,要留美味在人间。
   从网上下了两单后,猛然发现有“瘪花生”售卖,简直令我目瞪口呆:真不愧是万能的淘宝啊!见此,立即下了一大单。心中充满了温馨。
   老家五凤溪出产花生,家中每年都会种许多花生:什么花十一啦,什么天府2号啦,什么红花生、白花生啦,家里还种过黑花生。每次回老家,餐桌上虽有其他美味,但总少不了花生。当我们离开时,老妈总是大包小口袋给我们装满土特产,其中也免不了会有花生。而我常有一袋其他兄弟姊妹所没有的独享,他们有时还笑说“这是黄家大少爷的尊享!”那就是“瘪花生”,有时是连壳的,有时是去了壳的瘪花生米。也许有人会以为这是花生的一个新品种,说白了,这其实是收获花生时的次品,是属于淘汰的。花生的果实是生长在泥土里的,收获花生时是一窝一蔸地从土里挖出来,而花生果实的生长有先有后,花生被挖出来后,绝大多数已成熟,但也还有少部分还未完全成熟,这发育迟缓的,还未凉晒干时我们叫它“嫩花生”,而晒干后就叫“瘪花生”。家中每次挖了花生清洗了之后,先将这些嫩花生选出来,或煮或晒;而将那些成熟的花生晾晒干,便于收捡保存。家中吃煮花生时,我总是让着弟弟妹妹们吃那些饱满结实的,而我每次总是挑嫩的吃,说得好听点是“让得人,把结实饱满的让给弟妹吃,自己吃嫩朽朽的瘪的。”实际上是自己喜欢吃这嫩的,娇嫩爽口。有时候吃炒花生米时,我也挑那些小粒的瘪花生。且常常对这些嫩花生、瘪花生赞不绝口。久而久之,家中人都知道我这爱好,也都让着我。
   以至于在买煮花生时产生矛盾心理:买的时候,总希望选那些饱满的结实的,不然总觉得钱花得亏;而吃的时候,却总想选那些嫩的吃。
   记得有一次我到菜市场,见一老大娘在路边卖新鲜花生,我去买了几斤准备煮来吃。付了钱后,我才发现旁边有一堆卖家挑出来的、别人选剩下的瘪花生、嫩花生,我如发现珍宝似的指着问大娘:“这花生多少钱一斤?”
   她看了我一眼,笑着说:“不要钱,你拿去就是了。”
   “这怎么行,便宜点,钱,我肯定是要给的。”我说。
   她又说:“你刚才那么爽快,价也没还,而且也是随意捧,不要钱,不要钱。”
   她说的也是,我买蔬菜和其他农副新产品,凡是判断出是他们自产自销的,我一般都不会讨价还价,也不会挑三拣四。
   我说:“我晓得你们种出来也不容易,我也农村出来的。”
   她又说:“我拿回去也没多大用途。你还是拿去吧!”
   这样争论下去也不是办法,我又确实想买,可她又不卖,不收钱。我见她那花生也剩得不多,估计只有二十来斤,想到总之要买干花生,不如给她全买了,然后选来晒干花生。
   于是我就说:“你确实不收钱,那就这样,我把你这剩下的花生全买了。”
   她高兴地答应了,称了称,说:“二十五斤,算二十三斤。”
   “那怎么行,是多少就多少啊!”我说。
   她说:“这花生里有嫩花生,没有挑出来,少算点。”
   我说:“那堆花生你又不收钱,这就不用少算秤斤了吧!要不然我就只好不买了。”见拗不过我,她也只好作罢。她高高兴兴的收拾东西,我也欢天喜地的提着几口袋花生回家了。
   说到这瘪花生,还有个美谈。以前,我特别爱喝酒,偶尔也在家中独酌,炒一小盘花生米,嘬一口酒,拈几粒花生米,尤其是那瘪花生米,焦香爽脆,简直不摆了。酒友也多,但多是在外边下馆子。偶尔也邀约一两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到家中饮酒,也炒花生米,但我是决不会拿这瘪花生米待客,一是怕怠慢了朋友,二是自己也舍不得。一次,两位特别要好的朋友突然造访,本来还是想到楼下采买几样卤菜的,但朋友们一再阻拦。想到,既然这样,那就干脆不去买菜了,就炒个花生米下酒。酒倒是有好酒,前段时间一个得意门生送来了两瓶“国窖1573”,一直舍不得喝,正好拿出来与朋友分享。可花生米却没有了,正想还是去弄点卤菜回来,一下子想到还有瘪花生米,不如炒来下酒。瘪花生米佐“国窖1573”,我们欢饮畅谈。
   几年前,父母搬来县城与我同住,早已没有了那让人魂牵梦绕的瘪花生了。如今,淘宝网居然有这东西卖。哪天,约三五个好友,炒一大盘瘪花生米,启两瓶美酒,来个一醉方休。
  

共 252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为农村娃娃来说,应该没有哪个对花生陌生的。小编满怀感情地读完这篇《瘪花生》,跟随作者的文字仿佛也回到了那个生产队的时代,花生带来的趣事和美味。关于花生,作者还介绍了它的各种加工方法和食用方法。而后文中作者重点提到了老家五凤溪的特产花生以及相关的往事,花生传递出来的是淳朴亲情和乡情,令人触怀!作者对于花生满怀着情感,让它交朋结友增加了友谊。文章娓娓道来朴实真情,寓情于物借物抒怀,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0-03-02 10:06:41
  花生记忆,花生情愫,如此美好,抒发出作者对它的别样情怀,那就是怀念和感恩。感谢作者带来的精彩作者,晓荷有你更精彩。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