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窗外的春天(散文外一篇)
窗外的春天(外一篇)
谷泉叮咚
今年春天有点不同寻常,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把大家都禁锢在家里,本打算去西湖游玩,也不得不取消了计划。每天在家读书,写作,有时候品一杯杭州龙井茶;也有时候来一杯张裕干红葡萄酒。静静地度过每一天,一天,又一天,已经一月有余了……
这是惊蛰过后一个早晨。窗外的喜鹊把我吵醒。起床后,只见书房外的窗台上有两只灰喜鹊,在跳来跳去,我到厨房里抓了几把小米,放到窗台的木板上,那是我经常喂鸟的方式。它们开始欢快地啄食,不一会儿,又飞来几只灰白色的鸽子,边吃边叽叽咕咕说些什么。从客厅阳台上依窗远眺,天色雾濛濛的,看不清对面的钱塘江大桥、江对岸高楼大厦,它们都好像在云山雾罩之中。防护堤边上,是宽阔的马路,几乎没有什么人,唯见一位年轻的女孩,身穿粉红色羽绒服,头戴红帽子,身体前倾,骑着自行车飞奔而过。她的身边是来往疾驰的汽车。不一会儿,又来了一名身穿橘黄色羽绒服的姑娘,她穿着轮滑鞋,将一只脚悬在空中,另一只脚在路面上飞驰,双脚不停地交替,做出各种造型姿势,其朋友为她抓拍镜头。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来江边的人明显减少,而且人人都戴着口罩。午时许,空中飘起了雪花,像一只只蝴蝶,落在江面上,顿时看不见了。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雨夹雪,钱塘江岸边一派瑞雪兆丰年的景象。
晚上,雨夹雪变成了春雨连绵,仍在不停地下。地面的湿漉漉的,人们都打着伞,匆匆而行。夜间,小区更加寂静。我戴上口罩,出门趁着夜色溜达。淅淅沥沥的小雨,好像是一对对情人在窃窃私语,路边超市门口的“中国结”在春雨中来回摆动。一切都是那样前所未有的幽静。小区空地中心位置有个滑梯,滑梯不高却有顶,穹顶像把六角形的巨伞遮挡。发生疫情前常有儿童少年在此滑滑梯,每每玩到夜半三更再回家。现在却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影。
翌日晨,鸟儿又把我叫醒。我打开窗帘一看,阳台下面的玉兰树上有几只小麻雀,它们叽叽喳喳的叫着、跳着,似乎在报道春天的到来。白玉兰已孕着毛茸茸的花蕾,每一个花蕾上都吐出一点儿白色的花絮。我想:我们熬过了漫长的冬天,款款地走进了春天来了。小区内沉睡的树木都在渐渐地苏醒,护河堤岸边的柳枝一天天变绿,白杨树正在吐絮,即将迎来姹紫嫣红的春天。
雨后天晴,碧空如洗,阳光照在钱塘江面上波光粼粼,举目望去,钱塘江大桥横跨大江,造型雄伟无比。墙面上,有车在极速穿过。转眼已是我盼望已久的早春季节,草坪由黄返青,金银花的藤条冒出尖尖的、粉粉的、带有鹅黄的嫩芽,冬青树梢上长出红扑扑的嫩叶子。气温中已经感觉出春天的暖意。我打开窗户,深深呼吸新鲜的春天的空气。久违了钱塘江边,以前每年的春天我都会去看一江春水,而今,我只能在阳台的窗户上远眺江边的风景,从那明朗的天空、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我看到了春天在望、胜利在望。我相信:武汉必胜!中国必胜!中国的春天不远啦!世界人民将会通过这一个严冬看到中国的强大的战时动员能力是无与伦比的!我以自己是华夏子孙而着实骄傲!
朋友圈里的无名英雄
最近,人们都说一场疫情给社会来了一个急刹车,节奏慢了下来。其实真不然,我的朋友圈里,大家都在忙:国防军人提高了警戒级别;医护人员加大了工作量,奔赴武汉支援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则更累、更忙、更危险!铁路运输没有停下来,还加上了消毒、测体温等程序……总之是许多人的加班加点给我们居家隔离的人带来平安和健康,这样我们才可以心安理得地居家隔离。就是居家隔离期间也不是都在休息,许多老师在备课,上网络课程。有许多学生在跟着网络课程的进度在学习。还有许多的记者在用微信和网络进行采访,更多的是编辑们在家里编辑。大家都在用各种方式工作,都在为建设祖国做贡献。
我在朋友圈里发现:祖国的北部边疆的边防线上,有一个每天都在零下30度的哨位,在这里站岗放哨的士兵,每天轮班站岗,他们穿着厚厚的棉衣棉裤,还有皮大衣,身上还是感觉很冷,因为他们所站岗的哨位,比冷库里,冰箱里还要冷多了。寒冷的冬季,他们站在冰天雪地的岗位上,面前是白雪皑皑的雪原,背后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祖国国土,他们感觉身上的担子很重,不能有半点疏忽大意。他们就是人民解放军的边防战士……
同样是在祖国的北部边疆,有一条通往莫斯科的铁轨,每两天就有一列国际列车,穿过白雪皑皑的草原,路过蒙古国的乌兰巴托,然后到达俄罗斯的土地。这条铁路沿线有多少个扳道房,多少个巡道工,多少个铁路职工在默默无闻地工作,他们同样是冒着零下30多的严寒,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保持着国际列车的安全运行,他们是战斗在铁路战线的共产党员们……
在我们家住的小区门口,每天都有保安和物业工作人员的守候,他们站在寒风里,给来往的车辆查看健康码、查看身份证、通行证,还要测体温,这些琐碎的工作,需要认真负责的对待,不能放过一个发烧的行人。这些人一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他们都是默默无闻的尽职尽责。从来没有放松过对工作的要求,对自己的工作是那样负责到底……
我还知道有一对教师夫妇,两个人都在普通高校教学,现在每天晚上,一边辅导孩子读书,一边准备明天的讲稿,第二天,丈夫在书房视频讲课;妻子在大卧室网上答疑;儿子在客厅收听老师讲课,跟着网络课堂学习。最小的儿子跟着奶奶在小卧室学习汉字,算数,为下半年入学做准备。这样的家庭有千百个,我不能一一去采访、编辑……
我们小区门外的药店,这些天开门了,出售一些酒精、口罩和常用药,我去买过拜新同、阿里萨坦和西比灵。这些高血压病人常用的药不能缺货,靠的就是这些服务员的工作来保证,他们也是忙碌中的无名英雄……
上面这些人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努力克服工作中的困难,用他们劳动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为我们居家隔离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祥和的环境。想到这里,我就很感动,还有什么值得焦虑不安的?我只想说一句:辛苦啦!那些无数的默默工作的英雄,你们也是最可爱的人!


1、《作家》吉林长春,可以直达邮箱 ccwriter@263.net
2、《边疆文学》昆明,直达邮箱kmbjwx@163.com
3、《延安文学》yawx1979@163.com
4、《百花洲》371754934@qq.com
5、《黄河文学》hhwxxs@163.com
6、《厦门文学》xmwenxu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