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丹枫】孙老头(情感小说)

编辑推荐 【丹枫】孙老头(情感小说)


作者:延河水 秀才,1576.3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377发表时间:2020-03-06 18:53:18


   在垭胡子弯村里,就数刘家那三个儿子调皮。那三个家伙,要是疯起来,满村子里到处都是他们留下的踪印,就连墙头上都留有三兄弟攀爬的印迹。
   刘家大小子铜锤半夜起来,翻墙到隔壁黄大妈家偷鸡的事情还没有了结,那二小子铁锤就爬上树去,把村里张二爷家还没有成熟的苹果摘了两大包。按说,偷摘几个苹果吃点都不是盛大事儿,可那也要等苹果成熟了啊,而这铁锤偷摘的却是没有成熟的青果子不说,还把苹果树枝给祸害了几大枝,仿佛就如同孙猴子进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园一般。那树即便是不死,来年也没有甚希望挂果了。
   刘家的三小子连锤更不是个省油的灯。他人小,闯的祸可不小。就在村里的人们正忙着看热闹看笑话的时候,连锤他轻手轻脚地摸进村子东头王老婆的窑屋里,直接把王老婆女儿前几天来看望时带来的一盒酥油饼给吃了个干净不算,还给王老婆家的锅台上拉了泡屎。就这好像还觉着不够解气一般,竟把窑掌里一个放有鸡蛋的瓷罐子给打烂,罐子里的几十个土鸡蛋砸的一个也没剩下,使蛋清蛋黄洒了一脚地。出了窑门时,顺便又将墙上挂着的两串红辣椒给拽了下来。被扯断了细绳的干辣椒红红的撒落了一地,还被他给踩了个粉碎……
   孙老头看到这些气惨了,气得他吹胡子瞪眼,满脸红一阵青一阵,又黑一阵。从没有见过这么不争气的娃,简直是无法无天了,亏了祖宗八辈的先人了!孙老头顺手拿起一根小胳膊粗的枣木棍子,试了一试,赶紧放下,又捡起一根大拇指粗的干树枝,左左右右舞了舞,还是撇在了一旁。孙老头抓起几根干谷子杆,猛朝三个娃身上抽着。一阵儿工夫,孙老头浑身都出了汗,而三个混小子却乐得在院子里忽左忽右地乱奔,还嘻嘻哈哈地大笑着。干谷子杆能打得了人啊?
   “打,打死算了。不听话的娃就得打。”孙老头气呼呼地说。“这怎么打得哟?他们姓刘,你姓孙,不是你亲生的,就是个爷爷辈儿的人,你能打别人家的娃娃?”邻居说。
   “那也得管,谁叫我是他爷字辈哩。再说,尔格不好好的管教,往后长大了那可咋得了啊!”孙老头气嘘嘘地说。
   孙老头当然要用心管教好刘家那三个娃了。这事儿其实村里的人们都晓得,刘家这三个娃的妈妈在三小子连锤一岁那年冬月,村里埋葬黄大妈的男人,待埋完黄大妈的男人后,刘家婆姨就跟着吹鼓手里的一个汉子走了,从此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婆姨一走,三个娃的大大(爸爸)也气得生了场重病死了。在离世前,最放心不下的是三个娃,因此,就把三个娃托付给了孙老头。
   孙老头说:“既然他们的大(爸)刘志平临死时把三个娃托付给了我,我就是他们的长辈,也就有责任把他们三个管教好。”
   孙老头家也不富裕,两个儿子带着各自的婆姨都到外地揽工去了,家里就剩下自己和老婆子及四个孙子孙女,再加上刘家的三个儿子八九口子人,就靠孙老头一个人营务地里的庄稼户口过日子,闲了的时候到县城里揽些零碎活干干,挣点小钱添补家里的油盐酱醋等一些日用物。
   其实,孙老头是个出了名的砖匠。尽管年龄大了,盖高楼大厦的工地不要他干,但给家户里盘个锅灶、垒个窗台盛的零碎活还是没点麻达的。
   垭胡子弯村离县城有三、四十里的山路,只要农闲了,无论天气好坏,孙老头都要背着他的砖匠工具赶往县城去,揽些零活干干,家里就不会那么紧巴。
   当然,孙老头一家人也没把刘家的三个娃当外人看待。逢年过节,吃肉吃鸡、刘家三个娃在村里村外地疯跑乱奔,都得呼喊着、等待着,一起坐在炕上才动筷子。每每给孙子孙女添置新衣裳盛的,都忘不了也给三个娃添置。
   日子刚有了些起色,刘家的大小子铜锤的脑袋瓜子却得了个怪病,老掉头发不说,头顶还烂的像个松花蛋。孙老头二话不说就把铜锤带到县医院去救治。然而,铜锤的病还没有给治愈,刘家的二小子铁锤的双腿又无故肿胀了起来。好家伙,那两条腿胖乎乎明晃晃的,仿佛是经过多日在水里浸泡过的一般,那层薄如纸的皮稍微碰触就会烂个窟窿,里边的水直往外淌。铜锤和铁锤的病情都还没有好利索,刘家的三小子连锤又得了肺炎。咳得一张脸通红,一夜一夜地咳,咳得一家人都是心火缭乱的无法入睡。
   孙老头活像一个回娘家的婆姨,脊背上背一个,左手拉一个右手牵一个,上气不接下气地带着三个娃来来回回、早晚两头不见日头(太阳)地奔走在通往县城的山路上……
   垭胡子弯村的人们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都在背地里纷纷议论着。“唉,刘家这三个混小子可把孙老头家给害苦了,这几个月为给三个祸害小子治病,不晓得要拉下多少饥荒了啊!”
   “可不是嘛。听说这几个月来孙老头把他家那些亲戚家都跑遍了,借下的钱恐怕要孙老头得好几年给还了。”
   “唉——还多少钱都没个盛,就怕刘家这三个哈怂娃长大了昧了良心,这才是最叫人要命的哩。”
   “嗨!人常说,三岁看老。像刘家这三个龟孙子小时都在祸害人,长大了也好不到哪里去。三个祸害娃不光祸害村里人,还祸害起了他孙老头家的话,那孙老头就是把‘狗儿子喂成了狼崽子’。”
   “谁说不是哩……”村子里的人们在背地里你一言他一语的这么议论了几天后,就再也不议论了,只是都在心里替孙老头捏着一把汗。
   然而,不管村里人在背地里咋么说,孙老头听到就像没有听到一样,仍旧是厚着脸皮向亲戚及乡亲们借钱给刘家三个娃看病。为了给三个娃看好病,孙老头竟然狠下心肠把家里唯一的一头青壮黄牛给卖掉,换来的钱都用在了给三个娃治病上。每次出了医院的大门,孙老头都会带着三个娃到史婆子开的包子店里去,稀饭、包子,随便让三个娃吃,还得叫娃们吃饱。
   没有了青壮的大黄牛,孙老头每到春耕秋翻种地的时,已经六十来岁的个人,竟然像年轻的灰汉(莽汉)一样耍起了二杆子,掂着老䦆头,弓着脊背撅着屁股掏地播种。村子里的人们看着孙老头起早摸黑地掏地、种地,心里都念及孙老头往日给各自家拾掇窑洞里的炕和锅灶盛的,从不要一分一厘钱的情分,不用孙老头言传,就在翻耕自家的地块时,顺便也把孙老头家的地给耕了。这一来,就为孙老头减轻了许多劳累和播种的时间。
   一到农闲,孙老头到县城去揽活干的时侯,只要是学校放了假,刘家的三个娃就嚷嚷着要跟着去,孙老头拗不过只好带着。走路累了或者是干活乏困了,就坐在田野间的地愣子上或者是干活的场地上歇息。
   这个时候,刘家的三个娃却不会消停下来,这个说,孙爷爷,我给你唱首歌儿吧,是学校里教的。那个却跑到草丛里采摘到几朵野花来,说,孙爷爷,给你花,可好看了,红红的,粉粉的,白白的,闻着还香香的、一层一层的。而另一个却端着水说,孙爷爷,喝口水吧,这水凉凉的,甜甜的,很是解渴哩……
   刘家的三个娃就像地里的庄稼,转眼间都长大了。长大了的三个娃,像三只翅膀长硬实了的鸟儿,展开翅膀腾云驾雾地飞出了生养他们的垭胡子弯村,到远方去了。上学的、揽工的、做生意的,各自谋着各自的事儿,从不回村来看看。
   这一年腊月间,刘家的三个小子回村子来了,说再也不出去了,要留在村子里。起初孙老头说盛都不同意,说:“尔格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山沟旮旯里受苦种地,都去了大城市过他们想要的生活了。你们三个也看到了,咱们村子里尔格有多少年轻人啊,没有吧?只剩下我们这些老的不中用了的老头子、老婆子,再就是那些还不懂事的娃娃了。”然后,又问他们三兄弟为盛非要留在这鸟不拉屎的穷山村里,为盛不到大城市里去。三兄弟只是笑笑,却不回答。
   后来,孙老头晓得了三兄弟的心意。原来,刘家大小子铜锤是看中了垭胡子弯的山山洼洼、勾勾叉叉的地貌环境,要办一个养殖场;刘家二小子则是在上大学时,将村里的黄土带到大学里化验之后,才晓得家乡的土质种植果树是最好的,尤其是种植苹果树,所产的果子不仅果粒大色泽好,而且含糖量也高,所以,他决定留下来发展果树产业;而刘家的三小子连锤的头脑最灵活,又有眼光,尤其是他在省城的一家果品加工厂干了几年,把厂子里的加工技术、销售门道学了个精摸了个透,所以,他要留下来开办一个小型果品加工厂。
   其实,三兄弟真正的想法是,他们留在村子里办厂或者是种果树,是要带领村子里的人们脱贫致富奔小康,也是要报答村子里的人们对他们三兄弟的情分,更是要赡养孙老头老两口,为老两口养老送终,以报孙老头教养他们的大恩大德。
   村子里的人们晓得了这些的时候,都一哇声地说,看来老辈子人留下来的话也有不准的哩,像刘家这三个小子就和小时候大不一样。
   在杏花落尽桃花纷纷展开了的时侯,刘家大小子铜锤从外地吆回来十头青壮的大黄牛还没进村,村口就响起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和着“叽叽哇哇”唢呐声,十头大黄牛头上都戴有一大朵用红绸子布绾的花朵,排列着迈动着蹄子被人们拥进入村口。那个氛围,仿佛像村子里谁家在办娶亲的喜事一般热闹红火……
   此时,孙老头头上扎着白格生生的羊肚子毛巾,嘴里噙着旱烟袋锅儿,皱褶的老脸笑成了一朵花似的站在村口。而对面的山梁上那酸溜溜的野里野气的信天游歌声也随着春风飘了过来,仿佛是要给这热闹的场面增添点作料一般,委婉悦耳而又动听——
   对坝坝那个圪梁梁上那是一个谁
   那就是你那个要命的二妹妹
   二妹妹我在圪梁梁上
   哥哥你在那个沟
   看见了那个妹子
   哥哥你就摆一摆手
   东山上那个点灯吆
   西山上的那个明
   一马马那个平川呀瞭不见个人
   ……

共 37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刘家这三个顽皮的孩子,在娘逃走爹死亡的情况下,简直成了野人,或者泼皮流氓,小时候真是坏事做尽,坏事做绝。面对着这三个和自己非亲非故的泼皮,正直能干的老孙头勇敢地挑起了教育培养孩子的重担,经过了多年不懈的努力,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小时候顽皮胡闹不懂事的三个孩子在艰难的生活中慢慢地成长起来,成了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懂得感恩报恩的人。老孙头的大爱,感天动地。小说结构完整,语言精练又带有地方色彩,人物形象鲜明。【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20-03-06 18:54:41
  浪子回头金不换,感人至深的故事。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回复1 楼        文友:延河水        2020-03-08 15:47:21
  谢谢平淡如水老师对拙作的精辟点评与编按,祝老师春季一切安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