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拖鞋(散文)
拖鞋,我们这的方言又叫“鞋撒儿”,意思大概是穿上之后就会变得从容和洒脱。穿着拖鞋的武林高手多出现于电影和小说之中,这也符合中国人心中的武侠情怀,侠之大者,忧国忧民,自然也不在乎这些“小节”。记忆中的夏天,大人小孩穿的都是橡胶拖鞋,男人们一般穿黑的、蓝的,女人们一般穿红的、粉的。小孩的拖鞋则啥样的都有,只要大小合适也不会去在乎款式和颜色。小时候的我也经常穿着拖鞋跟小伙伴到处调皮捣蛋,玩累了随便一脱,透气、凉快,穿着下河抓鱼也不硌脚,玩到高兴处,便脱下来当作武器互相投掷。当然因为穿拖鞋也吃了不少亏,割破脚、碰着脚趾头是常事,在家修养几天后,便又是“一条好汉”罢了。
我吃拖鞋的亏可远远不止割破脚、碰了脚。小时候父亲对我非常严厉,对于原则上的事说一不二,有次由于我贪玩,数学作业做得极其不认真,错误连篇,父亲当时怒不可遏,随手脱下脚上的拖鞋,让我背过身去,朝我屁股上狠狠扇了两下,“啪、啪”,我当时便瘫坐到了地上,那天晚上是趴着睡的,哭还是没哭倒是记不清了。现在母亲还时不时挖苦我,“你还记得你腚上拖鞋印子吗”,每每被问起,父亲总是微笑着不作声,我总是下意识地摸一摸自己的屁股,回想起那个夏天,那个顽皮的孩子、那双胶皮拖鞋,好像就是发生在昨天一样。
现在想来,母亲对我是溺爱的。小时候总觉得她罗里罗嗦,管我这个、管我那个,有时扯着嗓子训斥我、用巴掌打我的脊背,可我总是把她的话当耳旁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母亲前些年有脚气,所以从小我就被灌输拖鞋不能乱穿的思想,从来不穿母亲的拖鞋,晚上抹黑看不见,宁可赤脚也不随便乱穿。每次看到母亲的拖鞋心里就有隔阂,久而久之可能便产生了距离感。不知道是不是因此,母亲在我心里也不是那么完美了。去年母亲住院,我请假去医院陪护,手术后的第三天母亲才能穿着拖鞋下地走路,两只红色的拖鞋像蜗牛一样移动着,从病房这头移动到那头得用足足二十分钟,我跟父亲两人搀扶着她,多希望她能有小时候打我的力气,再声嘶力竭说我一顿,再甩开膀子打我几巴掌。做完手术的病人需要经常搓一搓手脚,父亲负责搓手,我便负责搓脚,我脱下母亲的红色拖鞋,将手捂热给她搓脚,这时我才知道母亲的脚气已经治好了,可我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了,我的脚也穿不进她的鞋了。
从去年夏天到年底,媳妇是忙碌的。我工作太忙周末也没时间,新房子装修也主要靠她,从设计、到选料、施工,每一个步骤她都精心谋划,亲自监工,一点一点构筑着我们的小屋。到今年年初,新房子终于有模有样了,除了电器基本购置齐全了。为了保持干净,媳妇带了一双浅绿色的拖鞋过去,方便进门后换鞋。我每次过去都忘记带拖鞋,就跟她抢拖鞋穿,我动作敏捷,每次基本都能抢成功,还好她鞋码比较大,39码的,我勉强能穿进去,媳妇每次都是幽怨地说一句“下次记得拿啊”。我看着脚上的拖鞋,感慨时光似流水,不知不觉就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再过几年便三十而立,那时的我们又会是怎样的心境,而这双拖鞋又会承载什么样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