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采】教育随笔两篇(随笔)
【编者按】“湿地中爬行”是一种隐喻,但“努力”是一种常态。作者由一篇“头条”上的文章《举报学校补课被报复,是对公民教育的践踏》 ,发出“修炼,少挖坑,多打井”的声音,这是“努力”进取的教师的无奈和真情表达:“看着周围大大小小以前感觉灿若星辰的坑,我想我该沉静下来,思考一下,筛选一下,不管大小,只要与个人成长无关的坑,统统放弃。而留下来的极少数的坑,我要像挖井一样,一锹一锹往下挖……”这是一种姿态,“爬行”的姿态,足见,教师成长的艰困和决心。接下来,作者在“寻根”中发现一个现象:筛选“优生”。这是教育“指挥棒”的功能之一,作者问询:孔圣人的“优生”与今天“优生”有什么区别吗?引人深思,“相差两千五百多年,谁先进谁落后?哪个合理哪个荒唐?”虽是问句,但作者的观点是明晰的,也是更有质感的。一个教育践履者,从自身感悟出发,寄予教育无限情怀,这是为师的高尚和可贵。问候作者!推荐阅读!【编辑:孙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