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宅家的日子(散文)
从来就没有在屋里宅过这么长的时间,一个多月来,戴着花冠的病毒小姐满世界疯跑,咱惹不起,只好躲着啦。
不能唱歌不能跳舞不能去讲课,日子单调而乏味。
可单调乏味的日子也得过啊。比起不顾生命危险奔赴抗疫前线的勇士们,我们是多么幸福!所以,没有抱怨,在家好好呆着,不给政府添麻烦,就是功德了。
也好,趁大把时间,练练厨艺吧。几十岁的人了,厨房功夫总不及格,自家人不嫌弃,可来了人客拿不出几个像样的菜品,好没面子!
于是,红烧肉糖醋鱼酸辣鸡豉汁排骨清炖羊肉菠萝饭……轮番练手,一个人在厨房里热火朝天。
家里有一鱼盘,搁在橱柜底下好久没用了。那天在超市发现有鲈鱼卖,赶紧回来量鱼盘尺寸,再去买了相应大小的鲈鱼回来。别笑我郑人买履做事呆板,鱼和盘大小一样才好看呢。
去鳞去肚剞花刀,淋料酒抹盐,搁上姜丝剁椒,嗯,还没上锅呢,就有几分品相了。
水开,将鱼置锅上,八分钟,开盖!哇,鱼儿花刀裂开,露出洁白的鱼肉,撒上葱丝,烈火烹油浇上!“滋__”的一声,鲜香四溢!呃呃,先别端,还得淋上蒸鱼豉油呢!
看,白色的鱼,红色的剁椒,黄色的姜丝,绿色的葱,浅酱色汤汁儿,惊艳啊!
小孙子贝贝迫不及待地夹了一筷子:耶!太好吃了!女儿本不太吃鱼,今儿个也默不作声地持箸相向,不一会儿,我美丽的清蒸鲈鱼就只剩半边了。
于白案,我是绝对的手残党。见微友梦梦歌友丹丹每天变着花样做面点,笔友玲玲晒出了她的彩色饺子,闺蜜珊玲居然做出了锅盔!我又蠢蠢欲动想嚯嚯面粉了。
零基础不怕,先网上拜师。煎饼,饺子,包子,花式馒头……各种配方各种手法,我都抄下来背下来,再去买面粉买擀面杖买酵母粉。
做包子啰!面粉500克,温水250克,没有秤?好说,两碗面粉一碗水就是。5克酵母5克白糖3克盐兑入温水搅匀,分次倒入面粉中,拌成絮状再揉成光滑的面团。
简单嘛,我就不信照葫芦还画不出瓢来!
我伸手就揉,嗯?怎么稀糊糊的?赶紧喊先生来。先生说“稀了”。“不会不会!我是按比例严格配方的!”先生大笑:“是重量2:1,不是容量2:1,面粉和水比重不一样,能用碗量吗?”
我无语,只好加干粉。揉光了,饧面。气温不高。我将它放在温水锅里,让它发至两倍大。
做馅儿吧,剁肉,分次放花椒水,放入各种调料,放大葱,淋熟油,顺着一个方向搅匀,嗯,不错,蛮香!
开始包了。哎呀,这个褶子怎么捏不好呢?视频上就是这样捏的呀?这包子皮也擀得太小了,先生笑我:哟,今天吃小笼包啊!管它呢。好吃就行!
包完啦!二次饧面二十分钟,冷水上锅大火蒸十五分钟,闷在锅里五分钟,开锅!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我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拍下了我的包子处女作。哎呀!怎么这么丑呢?
还好,先生和小孙子挺给面子,一口气吃了好几个。说味道不错。至于品相嘛,没关系,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嘛!
馅儿有多,遂做了千层饼两个,饺子两盘。很有成就感。
正嘚瑟着呢,耳边飘过女儿一句话:“妈妈做个包子,桌上搞得像车祸现场似的。”
嗯?我反过头来看,嘿嘿,还真是一片狼藉呢。成就感立刻打了五折!
天天研究吃食?非也。外国女人尚知一边熬制果酱,一边读莎士比亚,我泱泱大国的女子岂能落后?所以呢,我也是一边洗手作羹汤,一边阅读的,喂饱胃,更要补脑嘛。
每天必读是方方的《武汉日记》。她是我的同龄人,大疫当前,虽不能披挂上阵,却能忧国忧民,凭一支如椽之笔,一颗悲悯之心,激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
不怕封杀,不怕恐吓,好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真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不胜倾慕景仰之至,为她点赞!
我也在电视上网络上密切关注着疫情动态。对这场“新冠肺炎”浩劫中砥砺前行的医务工作者深深感恩,经常被他们的事迹感动泪目。而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在我心中已然高山仰止。这里,我得引用一下我先生的诗句:
民族脊梁,国士无双。
钟鼎之言,大爱无疆。
百姓拥戴,世人景仰。
南山恒寿,中华永昌!
当然,我也看诗歌小说。看方方,看余华,看严歌苓,也看纳兰容若、仓央嘉措……甚至还看穿越。
在厨房做饭时,除了听歌,就是听《唐砖》、《庆余年》。但我最爱的穿越小说是《不负如来不负卿》。
很佩服作者拥有如此深厚的历史地理佛教知识,一支笔在漫长悠远的历史长河中自由穿梭,书写着满目疮痍的乱世纷争和一代高僧的坎坷人生。
那红尘之外的佛与法,凡尘俗世的情与爱,都深深打动着我。
可世间哪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呢?一直感动一直纠结,虽没有在里面硬充一个角色,但我的心灵真的受到了一次洗礼。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墙外万千风景诱惑着我。出去透透风吧,只要不往人堆里扎,应该没有大问题。
征得大家同意,一家三代四口,两部摩托风驰电掣出发了。
目标:三湘分流。
三湘分流是韶山灌渠配套工程,位于湘乡东郊乡境内,其分水枢纽工程把韶山灌渠的北干渠的水分别引向韶山、湘潭、宁乡等地,故称“三湘分流”。
一路无人,渠道里的水静静流淌,渠道边的树兀自葳蕤,渠道下野花悄然开放。若不是高音喇叭不停地播放着防疫宣传,我恍然进入了一幅绝美的田园风景画!
还去了万楼,去了窑湾,去了银田寺,从银田回来的第三天就听说那里发现了一例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吓得我一身冷汗。再也不敢出去作了。
还是乖乖地在家里宅着吧。好在墙壁隔不断亲情友情:
小冰,清风村卖菜的大姐,满头白发,浑身疾病。却总为我备上香葱大蒜红菜苔黄芽白,分文不肯要。
小刘,长期帮我做卫生的清洁工妹妹,几次叩响我的大门。等我出去,她已在电梯里,露出口罩上那双含笑的美丽的大眼睛。而我门口,必然放着各种青菜,坛子菜和她老公刚钓上来的鲫鱼。
兆平,我的同龄姐妹。也常常送来煎好的小鱼,自己制作的干马齿笕,盐辣椒,刚刚扯来的胡葱……
姐姐,八十岁了,还总挂牵着我这个奔七的小妹。一会儿匀几个口罩给我,一会儿匀两瓶酒精消毒液给我,一会儿把冰箱里的上好牛肉匀给我……简直是吃个蚂蚱也要给我掰条腿!
都是小事。
都是大爱!
看,非常时期,宅家的日子就这样平缓地过着。在新冠病毒的浩劫中,我们很安全,可谓岁月静好。
可我知道,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此恩此情,无以为报!
非常时期的宅家日子,我当永远铭记。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