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古韵今弹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古韵今弹】鹧鸪天.归途的赏析(随笔)

编辑推荐 【古韵今弹】鹧鸪天.归途的赏析(随笔)


作者:叶舞风 进士,6585.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28发表时间:2020-03-18 14:52:05

鹧鸪天·归途
   ——独臂西狂
   身外功名槛内机,而今渐觉不堪题。
   手扶河畔纤云落,目送重楼燕影移。
   斜日暖,柳丝齐,春心飞絮两相宜。
   小桥听罢伯牙曲,踏月临风会子期。
   这是作者在2012年7月30日投在古韵今弹的一首词。之所以今天找出来,是很久以前就打算找一些投在古韵今弹诗词,做一个解读的集子,也算是对作品的一个回忆,也算是了却我一桩心愿。在古韵发表诗词的作者有的是我比较熟悉的文友,有的根本不相识,但这没有关系,大家都在文字里熟知,如这首词里写的“踏月临风会子期”,高山流水不妨碍遇知音。
   “身外功名槛内机”,这一句里有一个典故:“槛内”,《红楼梦》妙玉以槛外人自居,于是贾宝玉在给妙玉写生辰贺卡中就签名“槛内人”。于是就有了槛外人和槛内人之称,槛外人自然是不谙市井俗流的清高出世之人,而槛内人则是为生活纷杂困扰的蝇营狗苟之辈。作者的这句话是说,名声显赫都是在世俗中争取来的,里面的玄机自然是见招拆招身经百炼名利场上搏来的,“而今渐觉不堪题”,那么辛苦得来的名利如今看来不值一提,有一种看破功名利禄后的淡漠。为何在市井里斗智斗勇浪费那么多时光呢?还不如“手扶河畔纤云落,目送重楼燕影移”来的绝妙,这两句的自然风光写的十分好,“手扶河畔”,自然不是能扶住河畔,而是扶住河畔的柳树啊什么的,悠闲着看着云卷云舒,把身心交付给大自然,这是身在外的描写,“目送重楼燕影移”,目送重楼,当然也不是看重楼会渐渐离去,而是看着重楼上的一群大雁一点点飞过去,静与动的结合给人以强烈的画面感。这两句其实是一副对子,《鹧鸪天》词牌填写的时候,这里要求是一副对子,这是结构上的整齐。
   “斜日暖,柳丝齐,春心飞絮两相宜。”这两句其实是上半阙词的细写,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斜日暖是目送重楼时候的情形,看着暖色调的夕阳,当然是绯红色,也可以是指余温,一点点落下去,再有一群大雁斜过,正是人间美景,也暗含作者到了夕阳红光景,所以才真正活明白,最后生命的返璞归真的境界。“春心飞絮两相宜”,这句既是写自然风光,也是指心境,心中还有生机,还有更美好的事情,飞絮乱春心,但是现在在于作者来看,已经两相宜了,看惯看淡,不起波澜。
   “小桥听罢伯牙曲,踏月临风会子期。”这句是总结,也是这首词所表达的生活方式:回归自然,身心放开,在诗词里寻找心灵上的知音,共同听曲、踏月、临风,极尽风雅之事。伯牙子期也是关于寻觅到知音一个典故,这世上最难得的就是一个懂字,芸芸众生,谁才是一个真的不需要解释就能懂你,愿意懂你的人呢?
   我们再来看看《鹧鸪天》这个词牌的格律: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剪朝霞”,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中中中中中中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中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按照现在汉语的读音习惯,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而这里的中,是可仄可平,这是一首在格律上要求不是很严格的词谱,粗字体的代表要在这个部位押韵,同韵就是这个尾字的韵母要求相同的,当然还有借韵临韵之说,这些以后具体遇到诗词再谈。古人写词叫填词,就是因为这个格律的框框必须在,然后按照你要表达的意思填上合乎格律的字词。学者闻一多在说写格律诗是“带着镣铐的舞蹈”,是的,它有既定的框架,就是有固有的瓶子,你只要插上你采摘的花朵就好。格律诗有读起来平平仄仄的韵味上的美,还有意境的美,是古时候舞文弄墨的必须产品,现在虽然写文章白话文很容易表达自己的意愿,没有格律上的束缚,现代诗也可以写的很随意,但是古诗词的美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又有很多现代人写古诗词,这是一种传承,重整语言音律上的美。
   这首词,我们对准格律,一一对的上,所以是很难得的一首词了。

共 15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高山流水,你要表达什么人家就能理解到什么,一直是国人尤其是雅人们热衷的佳话。但在我总觉得这些雅人们估计属于那个好龙的叶公,《三国演义》大家都津津乐道,诸葛亮那么了解周瑜,没听说周瑜握住他的手连声说知音。理解往往是理解者按自己的想法去做的,所以才有什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什么的。这是词作者当然有他的意思,而赏析者当然也是从自己的角度在欣赏,我们也不妨“手扶河畔”看看一丝丝的云儿聚了又散了,看这首词也从欣赏者的角度去看看她心目中的这首词以及关于词的一些知识,“这世上最难得的就是一个懂字”,其实,这世上最怕的或许也是一个“懂”字吧?【风之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之丐        2020-03-18 18:35:34
  对于现代人的“古”诗词,我一向不太能理解,尽管有时自己也写,但总觉得很怪。哈哈。
2 楼        文友:叶舞风        2020-03-19 13:10:47
  ,“这世上最难得的就是一个懂字”,其实,这世上最怕的或许也是一个“懂”字吧?哈哈,是不是怕被看穿了啊?细想想也是,如果一个对你太了解,一眼看穿你心里的小九九,那也是很难过的。这人啊,还真不好说。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