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梅之韵(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梅之韵(散文)


作者:水墨砚儒 布衣,205.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67发表时间:2020-03-18 17:54:29

梅花一直是我心中的花神,但从没亲眼见过她的风姿,是皎若太阳升朝霞,还是若轻云之蔽月,给我留下无边地遐想。知梅始于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词,那“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描绘的分明是冰清玉洁笑傲冰雪的迎春少女。爱梅始于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朦胧的意境摩画的是暗香馥郁、云髻峨峨、修眉联娟的宓妃。但是,几十年来,反反复复冥思,终不得见梅花真面目。
   前几年,来青岛看外甥女晓宇,得知十梅庵是江北最大的梅林,只是腊月探梅过早无缘相见。前几天回青岛住在天木缘酒店,得知中山公园的梅园梅花盛开。近在咫尺,此不是天赐良机?于是,决定第二天就去寻梅、探梅、赏梅。
   梅花以“惊蛰”为物候,青岛春冷以惊蛰后十天为探梅的最佳时机。古时候文人雅士将二月称作杏月,寒冷还是主基调,雪如杏花不时莅临,不是哪位花仙随便敢凌寒独自开的。廿三日是消费者权益日,中山公园正式开放,想来避疫九九八十一天的人们是多么期盼着春暖花开?我也迫不及待的想一睹梅花的芳容,了却萦绕在心头几十年的夙愿。
   很多人和我一样,对梅花情有独钟,既欣赏梅之妖娆,又享受“寻梅”过程的惬意。倘若是在荒山野岭,踏雪寻梅,携美酒担卤肉,二三挚友,过山谷穿幽林,苦寻半日,精疲力尽之际,终得梅仙真面目,那种珍惜、狂喜的心情下赏梅,梅花就格外美丽,梅花的芳香也就格外浓郁!偏偏中山公园在城市繁华地段,寻梅就简单多了,但那种迫切的心情依旧。
   赏梅,梅若惊鸿宜雪,梅若仙子宜雾,梅若盛装新娘宜晓日。清晨,红日高悬,天空湛蓝,薄雾如一丝棉絮飘荡在太平山头,想那梅园里的梅花口衔露珠楚楚动人,顾不得呼朋唤友,独自一人乘206路公交车,开始了寻梅之旅。
   中山公园在天平山南麓。走进中山公园,游人三三两两,过喷泉,碧绿的雪松枝头间露出一栋黄色小楼,沿楼前曲径蜿蜒西行,有一独处的园林,园林中央一块卧牛石上三个篆书大字“梅花园”。这就是著名的梅花园?一阵惊喜,举目远眺,幽静处一片星星点点、或粉红或纯白或淡绿的花海,这就是报春之花、岁寒三友之梅花呀。在中山公园寻梅,轻松而快乐,留出更多精力欣赏梅花的精气神。
   赏梅,是一件雅事,雅就雅在“探梅”。赏梅,以梅花含苞半开之时为佳,故名“探梅”。倘若淡雾飘渺,窗前月下,焚一炉好香,有一雅人操琴,最好是梅花三弄,远观风雪中的梅花,宛如一绝色女子,身着粉色长裙,持淡绿色手帕,或沉思或幽怨,奇石旁一篁翠竹,竹影里一秀士正在探视美景中的梅仙,未尝不是画家笔下的绝妙画图。
   冷风掠过面颊,我得以从“倘若”中惊醒,身边的秀士们蝴蝶逐香般寻花而去,我远远望那一片花海,含苞待放如玉缀梅枝,红梅如霞光初染,白梅似晨曦乍放,绿梅如碧玉流光溢彩;微风阵阵,一丝丝暗香袭来,别具神韵、清逸幽雅、沁人肺腑,真是梅海凝香云,梅花独神韵。
   走进梅花树边细细观赏,斜横枝头,有的已经怒放,有的仅仅半开,此正是赏梅的大好时机,花正水灵,暗香正浓,花势正旺、花姿正险,令人百看不厌。一树接着一树,一枝压赛一枝,令人目不暇接。你看,那红若烟霞的是红梅,枝头一串串花蕾,红得赛胭脂,绽开的红梅已经淡雅粉嫩,花瓣或单或重,沿口矜持,花型细小,美不可言;当风吹枝头,荡漾着淡绿色春光的是绿萼,含苞待放时,满枝头的花骨朵活像长了一树绿豌豆,开花时节,萼片淡绿,花瓣纯白,映衬出一抹淡绿色,给人有超凡脱俗之感;重瓣紫色的是紫梅,颜色深红重瓣的是骨里红,让人惊奇的是整个花期都鲜红色,难怪称作“骨里红”;花白略带微红的是玉蝶,紫萼托蒂,或是单瓣,或是重瓣,轻柔素雅。
   探梅的妙处不仅在于看花,还有梅树的奇型也为人称道。眼前梅园老树多有几十年树龄,你看那梅树俞老俞显铁筋钢骨的风韵,俞老俞焦黑苍劲有力。那创伤累累,糙纹突出,瘦骨嶙峋,俞显倔强峥嵘,威武不屈。其枝斜疏于其上,尽显枯木逢春;梅枝或曲如游龙,或披靡而下,尽显其活力。其花开在清癯的枝头才有厚积薄发之势,才有铜做花朵的质感,才敢凌雪欺霜。那一朵朵凌寒傲放的淡梅,兼似覆一层薄雪,“古梅一树雪,独显精气神”,俨然天成一幅水墨大写意。彰显的是饱经沧桑、威武不屈、不惧风霜雨雪的阳刚之美。
   宋朝张功甫的《梅品》是欣赏梅花的专著,他说品梅有二十六宜:淡云、晓日、薄寒、细雨、轻烟、佳月、夕阳、微雪、晚霞、珍禽、孤鹤、清溪、小桥、竹边、松下、明窗、疏篱、苍崖、绿苔、铜瓶、纸帐、林间吹笛、膝下横琴、石枰下棋、扫雪煎茶、美人淡妆簪戴,是品梅的绝佳处。
   在画家的笔下,梅花总离不开横、斜、疏、瘦。在诗人眼里,总有“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的梅韵四贵。但是,在文天祥心里有一“九九消寒图”的一株红梅,是他忠君报国的红心,上有九朵梅花,每朵九片花瓣,每天涂抹一瓣,涂尽春深。于是,他在墙上画了一树红梅,缀有八十一朵梅花,每天涂一朵,以迎复国之春,抒发的是国破家亡,悲愤肠断之恨,虽身陷囹圄,红心不衰。
   红梅,象征着文天祥坚贞不屈的节操。
   红梅,寄托着文天祥收复故土,重整山河的的心愿和志向。
   红梅,正是文天祥这种不畏严寒霜雪的坚强品格。今天,同样激励着后人困厄不屈,发愤图强。
   游遍中山公园,踏上归途。归者,回家也。我的家乡是一穷乡僻壤,自然没有梅花,连苹果花、梨花都没有。有的是荆条花、杜梨花,真真正正开得潇洒大方的是棉花花。可是,有没人把这种花当做花。然而,就在极度枯燥童年,我还真见过一束“梅花”。
   那是我八九岁的时候,吃完了饭去繁太叔家找会哥哥上学。他一家正在吃饭。可是,让我惊奇地看见窗台上的花瓶里插着一束花,从来没有见过的、褐红色的枝干上“开满”了淡黄色的“花”。
   “婶子,那是什么花?”我知道,婶子是大家闺秀,很多奇思妙想都出自她的手。就当婶子还没有回答时,连坡哥说“腊梅花,只许远远看,别往前凑。”不叫凑,我非凑不可。我爬上炕往前一凑,一股爆米花的香味袭来。哈哈,你甭说还真像,我拔下一朵花来一看,原来是爆米花用大头针插在棉花柴上的,这是我第一次见过的“梅花”,却藏在我的心底、念念不忘了几十年。

共 25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梅有风骨,傲寒雪独立,内心对于它早已经仰慕许久,古代先贤多有赞语,久未曾见芳容的我渴望寻芬探影。此次好在青岛能见到,当然期待能一慰生平。于是去中山公园寻找。各色梅花纷至沓来,令人兴奋,一份雅致油外心生。暗香袭人处,身娑婀娜动人,姿态各异,让人不由叹为观止。更不由人不想起文天祥的凛然之气。梅的骨气便再在于此。珍藏于心底的爆米花做出的梅花更是念念不忘。历数着古往今来关于梅的赞语,自己内心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于是便有今天之文,对于梅始终是久久不会忘怀的。游曳于梅的世间更是如此心怡。推荐欣赏【编辑:枫魂帝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枫魂帝星        2020-03-18 20:28:02
  梅给人是一份凌寒独傲的风姿,从不恃宠而骄,默默无闻开放在世间。感谢您赐稿菊韵欢迎再赐佳作。春安
拈月为诗,清静做文
回复1 楼        文友:水墨砚儒        2020-03-19 08:31:57
  二月春风绿满天,枫叶枝头对愁眠。魂牵梦绕十月景,帝星遥看我江山。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3-19 07:54:38
  构思很好,学习了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2 楼        文友:水墨砚儒        2020-03-19 08:41:50
  金山银山山水山,东风吹来绿春山。星绿满地小溪边,喜看江山花满天。
3 楼        文友:水墨砚儒        2020-03-19 08:21:16
  谢谢帝星、金山二位老师评阅,顺颂春安。
4 楼        文友:叶雨        2020-03-25 15:34:00
  加我个好友吧,我想和你沟通一下Q21849932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