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正】故乡(散文)
每次带着孩子们回老家,弯弯的盘山公路总是害得孩子们晕车,渐渐的就有了乘车恐惧症。我还好,离家越近就越兴奋,然后就在不知不觉中想起那些年的故事,然后就一路风景一首歌,一道道山梁一首首诗……
——题记
一
天空中总会飘荡着各种各样的云,有的像人群,有的像动物,有的像山峦,但是最最感到亲切的,还是来自故乡的云,他是我今生挥不去的眷恋,总是令人魂牵梦系,念念不忘。
大洋山的日出,是我父亲幻化出来的生命之光,那灿烂的五彩云霞,就是我母亲用善良和脉脉柔情织就的云衣霓裳。
父亲出生在一个贫困之家,家里人口众多,当天边的晨曦透露出一丝微亮,他就早早起床,上山劳作,天边的晚霞落尽,倦鸟归巢,他才踏着薄暮带着满身疲倦归来。
父亲像一座沉默的山,不管遇见什么磨难,都会挺过去,也像一头牛,默默的在黑土地上耕耘着,不会说苦,也不会喊累。
有一年,父亲挑着重重的一挑蔬菜,从一条狭窄的小路上一头栽倒,滚下了小坡,然后脚趾头骨折,脚踝也受伤了,无法行走。母亲叫父亲好好休息,父亲用树枝做了一副拐杖,过了二三天就拄着拐杖开始干农活。瘦小的母亲挑着担子在前面,高高大大的父亲一瘸一拐的跟在母亲身后,就成了童年时镌刻在我心底一道永恒的风景。
母亲是村里出了名的善良之人,喜欢唠叨,也喜欢助人为乐。
记得那时候村里来了一对逃避计划生育的中年夫妇,女的挺着个大肚子,在我们老房子的隔壁住了下来。母亲对我说:“你去看看他们在家吗?他们过来肯定没有菜,我给他们送去。”母亲和他们处得非常好,常常去看看他们,给他们送些吃的用的,孩子生下来了,他们也离开了村子,后来也就慢慢的断了联系。
父母有九个儿女,我是最小的,我出生那一年,母亲四十五岁,父亲五十五,所以从我开始记事起,父亲的头发全是白色的,白的像天边的云朵,母亲的心灵是白色的,纯洁的也像是天边的云朵。
我想,我应该就是那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前世、今生或下辈子,都做一朵小野花,盛开在大山的怀抱中,芬芳每一个季节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喜欢白云山的云,他离我太近太近,近到可以在他的怀抱中浅笑,也可以随时伸出手去,将他紧紧拥抱。
他很多情,总是轻轻的拥抱着青山,亲吻着每一个生物,令所有的生物为他着迷,就连我这个轻易不会动心的怪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对他一往情深。
在云雾飘渺的大山中行走着,我就在时光的隧道中返回到童年,成了一个无忧无虑的小仙女,不食人间烟火,也没有烦恼。
也许是年华逐渐老去的缘故,越来越喜欢走近自然,很少去逛街或上美容院,对我来说,大自然是我精神上最美丽的家园,只要走出喧嚣,我的心就会感到宁静和欢愉。
每次回到老家,清晨起床去爬白云山,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和爱好。
甚至,在雨天,也喜欢打着伞去爬山,在山顶上远远的俯视着整座小城,小城的景色美得像一幅画,有山有水有风景画中的故事有你、有我,一个个都是那么的鲜活,不由自主涌出的情愫,柔情万丈。
二
写到白云山,就不能不提及到缙云古城。
缙云古城是一座写满爱的城,这里每一条大街小巷都留下过我的足迹,相信这里的青山绿水都是有记忆的,即使我已经人到中年,两鬓苍苍,他们依然会记得我,爱我如初。
提到小小的古城,就会自然而然的想到那条蜿蜒而清澈的好溪。不知道曾经有过多少文人墨客为他们吟诗作画,又有多少才子佳人为他所倾倒。
夜晚站在铁桥头看万家灯火,或者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伫立在风中看灯火阑珊,都会给人带来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桥下的好溪水,温柔而多情的潺潺流过,而那些抹不去的记忆,却逆流成河,成为心头最美的风景,和白云山的云雾一般,飘渺而又梦幻。
曾经有很多很多的人,总是在那座铁桥上不期而遇,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一个瞬间就是一次永恒,一次离别也许就是永远,桥上的人来来往往,有些人走了,还能再次遇见,有些人走了,就是永别。
那个站在铁桥上,一不小心把新买的手表掉入水中的女同桌,已经去了天国,如飘零的黄叶深埋在泥土里;那个曾经为我吟诗作画的少年,如今不知去向何方。不知在某个夜晚是否会想起我,想起当年的那些某个瞬间或者片刻。
回忆像漫天的星光,璀璨了远去的历史天空,也像夏日里飞舞着的萤火虫,一点点、一点点将我黯然的心房慢慢亮化。
大街上的脚步总是匆匆的来,匆匆的走,似乎为谁停留过,又似乎从来不会为谁停留。
小城里有我的许多至亲和我血肉相连,接站、送站,欣喜和失落相互交替,就像是一首歌,有时欢喜有时悲伤,有时喜笑有时落泪。
还有那一群自称把我惯坏了,每次都给我接风洗尘的老同学,就像是一杯醇香无比的陈年老酒,一想起来就会涌出不一样的情愫,美妙、温馨而又醺醺欲醉。
那些年一起走过的青葱岁月,是多么的令人陶醉和留恋,一辈子真得是太短太短,回过头去寻寻觅觅,那就是翻过去薄薄的一页书,再也回不去了。
水南街那些林林立立的小旅馆,统统不见了踪影,那些古老的木板门,已经被清一色的卷帘门所代替,曾经的静谧也被喧嚣赶到了九霄云外,唯有那条狭窄而坚固的石子路,一如当年,依旧留给我们这些怀旧的人隐隐的沧桑感,还有那些年留下的脚印,永久镌刻在心里,陪伴着走过余生逐渐苍老的年华。
曾经在无数个雨季,撑着一顶伞在各条小巷中穿行,有时是寂寥的一个人,有时是一大帮子,即使那时穿得不是旗袍和高跟鞋,也是小城故事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城门洞烧饼摊的老板不知换了多少位,想来只有这古老的城门,才能记清。
或许他还记得战争年代,在他身边呼啸而过的炮火,还有那些为了缙云人民安宁和幸福献出生命的英雄儿女,或许记不得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模样,老城门一定永远铭记。
当年有三个常常去买烧饼的女吃货,那两个应该依然还是烧饼摊的常客,唯有我这只馋猫,只能在朋友圈看图片解解馋了。
那两个最爱我的人,一个化成了山,一个化成了云霞。
他们长眠在一个叫湖西村的村庄旁,那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成一幅美丽的水墨画,那也是我祖祖辈辈生长和栖息的地方。天空永远纯净如洗,白白的云朵曼妙不可言喻。
三
家乡的茶园年年开满了花,采茶的人已经不在。
家乡的老柿子树依旧高高的屹立着,年年开花年年结果,那个英俊挺拔的摘柿子人,已经不在。
那个在风起的日子去捡柿子的人还在,只是她老了心也老了,再也回不去了。
即使回去了,那也已经错过了捡柿子的季节,即使捡到了柿子,柿子也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香甜……
离开家乡已经有好多年好多年,每次看见形形色色的云朵,总是勾起心底那些最深切的怀念,然后就在心里和自己对话,然后抬头去寻找天空中的云朵,是否来自那遥远的山乡。
千变万化的云朵像花儿一样,在湛蓝的天空中尽情的绽放着。
有的像村庄旁边的老树,有的像老家的座座高山,有的像那条蜿蜒的母亲河,有的像我熟悉的那些人的笑脸。
不管时光过去多少年,依然会对故乡的云有着初恋般的感觉,因为故乡的云装载着满满的爱和情,值得我钟爱一生,铭记一生。
抬头望天,那一朵朵飘飘荡荡的云,都是那么的熟悉亲切,那应该就是故乡的云,我走到哪就跟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