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狗奴(随笔两则)
一、狗奴
狗奴一词,本人在这儿可不是骂人,是真真实实总结出来的现实。
当今有很多爱养宠物的,为了寄托情怀,使自己的生活有趣有味,不至于枯涩单调,有些人就开始了养自已喜欢的动物。选择养狗这类动物的人最多,一是因为它懂人意,忠诚如一;二是它好养,饮食不计较好孬。
古人养狗,多是让它帮助看家护院,协助捕猎出征。现今的养狗,纯是消磨寂寞、炫耀和赶时髦。
有一条狗在和孤身一人的楼房里相处,可以对它絮叨,也可以把玩它,一腔的情;一襟的爱,都倾注在它的身上。对它的关心超出父母儿女,对它的付出也是先它后已。每天给它梳理体毛,三餐狗食也是调换口味,定时陪它下楼上街撒欢兜风。夏天给它洗剪长毛;冬天给它裁制马甲穿上。搂在怀里,抱在腿上,狗嘴贴腮;狗额相磨,这世界啥都没有了,只有狗。有的自称为“狗妈”;有的自谓是“狗爷”,狗也就成了他(她)的精神全部,这个摇尾懂语的成员,在养宠的眼里是崇高的,比社会上的人要好的多,狗,它忠义两全,和它交往,它不会骗你,也不会害你,更不会当你的小人;当你在外面受了气,回家可以用它指桑骂槐的出气。
就是因为它的聪明灵利,忠诚有义的劲,才讨来世人的嬖宠。它够神气吧?它真的够厉害的,它把人比下去了。有人骂人是狗,带有污辱性,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的行为还真的不如狗的品行。
现在狗的家族种类很多,它们的体貌各异,大小肥瘦,悍绵凶柔,俊陋丑美也各有特色,价值有的是比人命贵。有人说要它的狗命,那可是高抬了那人了,草木之人的命何敢去和狗比呢?差远了!
有个人养的狗身份地位很高的,为“金衣侯”;还有一位的狗叫“大帅”;更有一位给狗起了一个“主任”的名讳。你们说这狗是不是厉害了?狗真正厉害的地方是养它的是奴仆,狗才是主人!
养狗人,整日围着它转,怕它冷、怕它热、怕它病、怕它饿;侍候了吃喝,侍候了梳洗,陪着踩公园;一块看电视,一块聊天,它就是主子,为它忙,为它情感。
狗成了养它的人生活的全部,投入的心血和爱是胜过对自已的付出,他(她)它的位置倒换了,它才是至尊,它胜过这世界上一切的一切!有位异国老太太给她养的狗立了遗嘱,把所有的财产,等她去世后,都由她养的狗继承。在这些养狗者的眼里,狗是最神圣的,它是第一,自己才真实的是第二。
忠是狗的持性,值得赞扬;义是狗的人情,更加珍贵,它是人类的朋友,它依赖于人生活,它感恩知报,表现的积极明显而刚烈。
宠养的人虽说是玩,但因为乐此不倦,过分嬖爱,打破了种类界线,更超越了家族成员的感情,形成了世俗风气,炽旺成弊,会给社会带来隐患,侍奉主子的,在沉迷中是不会感觉到的。
街巷和马路上,飞跑横行的狗也太多了。行车的因躲避狗发生的交通事故;以及狗突然发作,扑咬无辜的行路人等等,这一切的负面现象也是真实存在的。
有人说狗很“忠”很“义”;狗奴却是“忘了父母恩,没有儿女情!”古人骂人曰:“狗男女!”与狗生活在一起的,用这个称讳也很恰当。当今,真得是“人模狗样;狗模人样!”人和狗,其实无啥褒贬,有人生不如狗;有人行不如狗;还有人吃狗肉;还有人敬奉狗。
养狗的依狗为荣耀,这不就是狗奴的炫谝吗?
本文只是对全社会宠养狗的大众们的一种个人偏执的观点,不是针对个体,请爱养狗的不要误会。
二、华表
华表是有来历的,它有五千多年的高龄,它的原型是上古“三皇五帝”的唐尧虞舜时期所立的,被称为“谏鼓谤木”。
《淮南子·主术训》载:“故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后汉书·杨震传》载:“臣闻尧舜之世,谏鼓谤木,立之于朝。”以上古籍正史都有专记。
谤木,是有人受到冤屈;或者诉求;再或者有良好的建议,可以在谤木处站立诉说,也可以写于牌上悬在木体上,是上与下交流沟通,也是上接地气,地气蒸腾的方式。
这种原始简便的特殊的标志,是文明民主的见证,很得世人喜爱乐道。在这根立木前没有了隔阂和绝望,只会有信心希望。
华表的作用在上古一直流传到三国以后的晋代,被一个叫张华的宰相给把华表之神杀死了,自此,华表也就再也不放华吐辉,成为了朽木,只能用来燃火照妖了。
张华,字茂先,今河北人。少年好学,通经学,喜谶纬,考验神怪,著《博物记》四百卷以呈武帝,武帝览后以“多浮妄,宜更删翦”,遂成十卷。
那篇故事是民间传奇,被晋干宝著的《搜神记》所载,其艺术性太高了。是不是干宝写的呢?若是干宝写的,我对他高看一眼,这里边含着故事,那就是张华虽有文才,人品低劣。故事借狐寓事,开了鬼怪故事先河,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很明显是受此篇的影响写成的。
张华狭隘的小鸡肚肠,嫉妒贤才的心性品质,诬才隽为狐妖的卑鄙丑恶的嘴脸,是一反谤木之义,受害者有冤何诉?以燕昭王墓前的华表燃照,华表是照妖的吗?如果是照妖的话,它应该照什么地方的妖魅呢?不会照乡野之处的吧?那样就会丧失了谤木的所立初衷了。
张华也是才俊,可在少年面前,显得笨拙辞穷,他以为妖怪,却不认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继而是一连串的运作,就把华表给杀了。华表一死,也就断绝了上下通气的凭借,上古圣人所立的圣物,就被后世的这些人给消灭了。
我读张华《博物记》皆是虚妄故事,轶事稗史和杂记。唯一可以引目的就是能佐证野史,可以了解其年代士大夫生活时的嗜乐。
华表是中华文明的标志,它的图貌可以代表中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华表是汉白玉石,雕刻蟠龙,上蹲犼兽,犼,吼意“风来水泛波;锤击金则鸣”。华表威严高耸神圣,在诉说着五千多年的文明。
2020.3.2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