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阿黄进城记(小说)
一
黄小飞一家要搬到城里去了!消息不胫而走。“黄百良在外边当大老板挣了大钱,在城里买起房子了!”隔壁阿婆逢人就说,“黄自忠老两口要进城享清福咯!”
是的,爸爸打来电话,说房子已经装修好了,让一家三口都搬到城里去,而且什么都不用带,家具、电器、穿的、用的都备齐了。妈妈则说,小飞读书的事也请人帮忙搞定,开学直接去报名就行了。
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爷爷奶奶才不管那么多,让隔壁大叔的大货车帮着拉东西。这不,昨天已经拉了一车。今天这是第二车。
“老婆子,这个磕海椒的砂窝还要不要?”
“要,怎么不要呢?!”
是啊,这是他们当年成家后自制的第一件家具,满满的意义啊!
“老头子,这口箱子还要不要?”
“要!怎么不要呢?!”
这是奶奶至今硕果仅存的一件嫁妆,满满的回忆啊!
这古话说得好,越老越恋旧。可是这小飞咋个也恋旧呢?除了读过的书一本也不捺下以外,那些土玩具也一件不少地打包带走,什么木头枪、木陀螺、沙包、铁环……
小飞是班长,为交代工作,他专门给班主任老师和副班长打了电话。但其实道别的意味更浓。
“我一定会回来看你们的!”说着说着,就泪湿眼底。
“黄小飞,进了城要好好学习哦,不能让城里人看不起咱们!”“我们也会来看你的!”听着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和安慰,小飞早已泪水涟涟。
“老婆子,你再仔细检查检查,看看还有什么落下的没有?”上车前,爷爷最后一次叮嘱。奶奶再一次屋内屋外、房前屋后地转了一圈。“唉,这石磨——是指定带不走了!”“这个水缸也是!”瞅瞅这,摸摸那,不觉已泪眼婆娑。
“嘟——嘟——嘟——”爷爷特地让大叔鸣了三声汽笛,算是对故园的告别!“轰,轰,轰——”车子启动了。一家三口带着沉重的心情,不舍地望着窗外这熟悉的一切,仿佛空气也凝结了。
“汪,汪,汪——”几声尖叫,把大家从恍惚中惊醒。
“阿黄!!!”祖孙三个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叫道。
“是说,我这心里老是不踏实,总觉得有点什么东西忘了!”奶奶如释重负地说。“是的,我也是。”爷爷一边说,一边下车。
“这狗也要带上?”大叔张大了惊恐的嘴巴!“当然!”这回是小飞抢答。“城里可不让养狗!”“谁说的?城里养狗的也很多!”奶奶肯定地说。“而且还比咱农村人溺爱得多,都叫幺儿、闺女什么的!”“切!人家那是宠物狗!好不好?”“宠啊,我们一家都宠还不够吗?”“好吧!”见多识广的大叔竟无言以对。
带着阿黄,一家四口,乐呵呵地奔城里来了,全然忘了刚才的那些不舍。
要知道,这阿黄的来头可不简单。从小飞的曾爷爷那辈起,这两老黄家就结成“亲家”了。这种缘份世代相传,直到今天。“阿黄”是老黄家的通称,世代都叫这个名字。两代同堂时,无非就在前面加上一个“大”或“小”。“小”则是另一个老黄家的通称,爷爷叫“小忠”,爸爸叫“小良”。小飞的学名其实叫“黄翔飞”。
二
经过一整天的努力,终于安顿好了。可就剩阿黄死活不肯进屋,嘴里还不停地发出“呜呜呜”的怪叫声。全家人只好轮番哄着。眼看挨到深夜,实在没辙了,爷爷让奶奶和小飞去里屋睡觉,自己则在门口简单地打了个地铺。门一直开着,灯也一直开着。爷爷守着阿黄,阿黄陪着爷爷。几十年来,从未变过。很快,呼噜声就此起彼伏了。
天一亮,爷爷醒了,恰巧阿黄也醒了。爷爷走上前去,用手摸摸阿黄的头,阿黄就兴奋起来,抖着躯干,摇着尾巴,再俯下身子,伸长前腿,把两只爪子在地上来回摩擦——算是给爷爷请安了。几十年如一日。
奶奶今天特意给阿黄煮了一只鸡蛋——凡有什么重大节日,奶奶都会给它做好吃的。每当此时她还会给大家重复那个老故事。有一次,发洪水,整个村子都被冲散了。吃的没了,连种子也没有了。这时一只老黄狗从洪水中奋勇地游回来了,身上还粘着几粒种子。人们把这几粒种子种到地里,辛勤耕耘,一茬接一茬,终于重新收获了满仓粮食,重新过上了幸福生活。从此,人们定下了这样一个规矩,每当新庄稼收成的第一碗饭都要先盛给狗吃。
吃过早饭,阿黄又急躁起来。爷爷知道,这个点是它出去自由放荡的时候。可它还不熟悉这个地方。“好吧,现在就带你出去踩地皮!”爷爷决定,带着阿黄一起去给小飞报名。
公交站,胖司机死活不让阿黄上车。“我把他抱到怀里也不行吗?”“不行就不行!”“不让就不让,阿黄咱们走路。”爷爷让奶奶和小飞乘车先去,自己则带着阿黄一路小跑。还好,学校并不远。
校门口,瘦保安死活不让阿黄进。“这种土狗咬起人来凶得很!”“可是,我们家阿黄从来不咬人!!!”“不咬人也吓人!不行就是不行!”“好吧,你们进去报名,我们在外面等着。”爷爷吩咐道。报完名,一家四口愉快地往家走,顺道再去菜市场买点菜。
“城里有什么好?小菜也要买!”奶奶嘟哝着。农贸市场还好,没人拦着。不过看到他们,也都闪开一条道。终于有一位和爷爷年纪相仿的大爷走上前来打招呼了。“我说大爷,你这条土狗正宗哦!”“当然!”“可是怎么不拴链子呢?”“我们家狗从不拴链子!”奶奶抢过话去,“拴起来跑不欢!”“城里必须要拴!”大爷丢下这句话,头也不回地走了。本想再怼回去,却见对面两名衣着富贵的阔太太正牵着一只小小狗走过来。“这么小点?!这是什么狗?”奶奶搭讪道。阔太并不回话,只管有说有笑地走了。“这狗真可怜!也难怪,拴着链子怎么长得大嘛?”奶奶自言自语。
一家人在众人嫌弃的眼神中,匆匆买好菜,带着阿黄逃也似地走了。好多事情,你平常视而不见,可当你注意起来后,便到处都是了。一路上竟遇到好几只拴着链子的狗,与主人一起悠闲地逛着街。有的戴着发夹,有的打着领结,有的穿着花布兜,有的像染了色,有的还烫了卷毛……连阿黄也感到自己土里土气的了。出门时的活泼劲儿全然没了。耷拉着脑袋,只想早点回家。可是家在哪里呢?
到家了,阿黄依旧不肯进门。
吃过中午饭,楼梯间传来了一声吆喝。“严主任,这是去哪里呀?”“听说楼上住户入住了,我过来看看。”“哦哦,要得。辛苦了!”听说领导来了,爷爷赶忙迎出来。“大爷,你好!我是居委会的,姓严。过来看看。”“哦,严主任,里边坐!”“咦——怎么有只土狗?”“老家带过来的。”“养这土狗可不方便!”“方便,方便!每顿只要给点剩菜剩饭就够了,一点都不用多操心!”奶奶不知什么时候跑出来接过话去。“这城里可与乡下不一样!首先是卫生问题!”“卫生好办,它拉的屎尿,我们负责打扫就是!”“其次是安全问题!城里人多,咬着人可不得了!”“我们家阿黄从没咬过人,我敢担保!”“以前没咬,并不代表以后就不咬!”“是,是,是——”爷爷赶忙陪上笑脸。“那我们以后注意点!”“不是注意点就够了的!城里养狗可是有规矩的!”“那是,那是——”“一是必须要拴链子,二是必须要打疫苗,三一般不养土狗!”“汪——汪——汪——”不知是不是听懂了领导的讲话,阿黄突然叫嚣起来。吓了严主任一个趔趄。“你看好凶!怎么得了?!最好不要养了!”说完转身就走,“抓紧时间处理,我明天再来看。”
一家人像泄了气的皮球,瘫坐在沙发上,一时没了主意。“要不打电话问问小良?”爷爷拿出电话拨了过去。“谁叫你带狗下来的?!!!真是想得出来!”电话那头是小飞妈妈,“要么带回去送人,要么丢到街上去!”“为什么要送人?为什么要丢?”小飞急了,隔着屏幕就怼了过去,“爷爷挂了,别听她的!”
小飞八岁了,可是与爸爸妈妈一起生活的时间很短很短——总计起来也许不到一年。而阿黄从小就一直陪着他。看到小飞的反应,爷爷决定冒天下之大不韪把阿黄养下去。
三
下午趁着小飞与阿黄玩耍的时候,爷爷奶奶偷偷地外出了。爷爷直奔宠物市场。经过一番精挑细选,一向节俭的爷爷拼了血本买下了一根又贵又好看的链子。奶奶则直奔竹木市场,也是一番精挑细选,花重金买下了一个做工精致的大箩筐。
到了家里,爷爷装着什么也没发生,让小飞去看看书,预习一下明天的新课。然后唤过阿黄。爷爷吃力地蹲下来,双手摸着阿黄的脑袋。阿黄则照例兴高采烈地伸出舌头舔着爷爷长满老茧的大手——这是一直以来这对爷孙俩交流感情的方式。“叭嗒,叭嗒——”豆大的泪珠滴落下来。刚才还调皮捣蛋的阿黄一下子安静了,它乖觉地挪过身来,把脖子伸长了放到爷爷的手边——它什么都懂了。
爷爷掏出链子,一边仔细地戴起来,一边默默地流泪。那情景就像当年拜堂时给奶奶戴发夹一样。戴毕,爷爷示意阿黄进屋去。在客厅的屏风下,奶奶把“床”也铺好了。箩筐里还垫上了奶奶当年穿过的花绒衣,软软的,像席梦思。“进去试试?”奶奶示意道。阿黄便乖巧地跳了进去,蜷成一团,巴拉巴拉地眨着眼睛、折动着耳朵——这是向奶奶撒娇呢!“从此,这儿就是我们的家了哈!”“新家好不好?”“阿黄要听话哦,咱们是乖娃娃哈!”“一个人不能出门去哦,外面坏人多得很!”“平时不要乱叫,有人来也别吭声!”……老两口你一言我一语,像两个稚童在办家家,又像一对年轻人在告诫儿子注意安全。看着眼前这对一辈子不离不弃、情深义重的老夫妻,阿黄心情舒畅多了,它对未来又充满了信心。
“来,爷爷带你去个地方!”一手拉着链子,一手拍着它的脑袋,爷爷把阿黄带到了卫生间。“以后就在这里拉屎屙尿哈。这回涩,我们再也不是山里娃了,咱也要做文明的城里人!”听着这些高深的训导,阿黄一脸茫然。爷爷干脆亲身示范——拉尿蹲坑按程序走了一遍。以阿黄的灵性,爷爷觉得八九不离十了。“好吧,今天的任务圆满完成,可以去玩了!”说罢,把多余的链子往它脖子上宽松地绕了起来,算是像从前一样自由了。阿黄欣喜起来,这间屋走走,那间屋瞧瞧,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新家。最后来到小飞的房间。“哼,你这头犟驴,终于肯进来了!看我怎么收拾你!”房间里,两个伙伴终于又开心地玩开了。
晚饭,一家三口都吃得津津有味。唯独阿黄似乎没味口,只象征性地舔了舔。“可能是还没习惯吧!”奶奶说。
正当爷爷洗漱完毕准备上床睡觉时,阿黄又发出了“呜呜呜”的怪叫。“这两天,这阿黄是怎么了?老是怪叫。以前可是从来没有过!”“是不是想屙尿?”奶奶一语惊醒梦中人。爷爷立即把它带到厕所去。可阿黄变得更急躁了,一个劲儿往外蹦!“不行,看来还得用老办法!”爷爷准备把阿黄带到楼下的草坪上去。“把铁锹也带上!”奶奶补充道。
一见到草坪,阿黄高兴坏了!疯跑起来。并迅速来到一棵树下,解决起内急来。一顿倾泻,阿黄如释重负。“这个可是上好的肥料。爷爷小时候啊,可没少捡。下到地里,庄稼可得劲儿了!”爷爷一边说着,一边掩埋。末了,还掏出纸巾来给阿黄擦了个屁屁——这招是今天在大街上偷学的!七十多岁的老人了,这趟进城也真是开眼界了!
凭着对生活的热爱,凭着勤劳、勇敢、善良、纯朴的乡下人特质,一家四口很快适应了城里的生活。而且还都交上了各自的朋友!爷爷和南关上的一群老头整天喝茶打牌,不亦乐乎。奶奶和时代广场的阿姨们跳起广场舞来,也一点不含糊。小飞当上了班上的体育委员,身体素质一级棒,整天一帮哥们弟兄跟在后面屁颠屁颠的。阿黄每每昂首阔步地走在街头,常常引得那些小小狗驻足观看。在阿黄的眼里,自己就是高富帅!
四
快乐的生活总是过得很快。小飞放寒假了,爸爸妈妈昨天已驾着新车从浙江返程,今天下午就会到达。而且,这次回来后,他们就将在家乡创业当老板,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这是小飞梦寐以求的。虽然爸爸妈妈几年没回家了,但骨肉情亲、血浓于水。
“小飞,我们回来了!”楼梯口,妈妈的声音响起来。小飞赶忙前去开门,激动得心都快跳出来了。可是,当门一打开,一位“潮妹儿”出现在面前时,小飞愣住了。印象中,妈妈很朴素。而眼前这个人倒像是小区里严主任的老婆——一个打扮得很精致、说话却有些恶毒的女人。刚才的激动化为乌有,一种生分感油然而生。“乖儿子,快过来让妈妈看看!”小飞不情愿地配合着。爷爷奶奶也过来了,一边招呼爸爸妈妈进屋来,一边端茶送水。一家人久别重逢,竟有些淡淡的尴尬。爷爷奶奶只是原来的主人,新主人已经到了。而小飞呢?这个原来的小主人,现在突然失去了在这个家的角色感。
“咦——这张桌子怎么还搬下来了呢?不是叫你们什么都别带吗?”稍作安顿的妈妈突然发现了什么。“还有这柜子!这些又旧又丑的东西搬来做什么?”
“不都还好好的嘛,扔了怪可惜的!”奶奶小心地辩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