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养心灵(随笔)
“读好书,好读书,书好读青年论坛”,再一次给我们带来了一顿文化大餐。一会儿还是淡雅幽静、溪水潺潺,让我们大家闭目遐想、感悟人生;一会儿却是把我们带进了刀光剑影、腥风血雨的历史场景,在悠久过往的画面中观世事变迁、兴亡更替。这就是阅读的魅力,知识的力量,横亘万里,跨越千古。
读书滋养心灵,不得不读。有句古话说:“闭门就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现代人的生活吃的是快餐,出行有高铁,很多人都在感叹着总是忙和累。其实,我们正步入一个由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造就的万物皆媒的全新环境,这个全新环境仍以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惊人速度和无法估量的变革潜能在不断推出其最新形态。一个字“快”,就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办事效率高了,思考却少了,读书也顾不上了。所以,我们不能在我们这个时代出现“最后的书籍,最后的阅读”的悲凉。但读书需要心静,如果你静不下来,你就别想幸福!怎么样才能“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我觉得这个就需要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以深厚的文化,积淀的历史,充盈内心,达到“静以养身,俭以养德”的境界。没有这样的境界,苏东坡也写不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千古绝句的超凡意境。
读书涵养气质,要常读多读。宋朝有个诗人黄山谷说过这样一句话:“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一个人短时相处,外在直观很重要;一个人长久生活,内在气质是根本、是关键。不会悦人,只为悦己,也要常谈书。读书学习是一个苦差事,没有毅力是很难完成的。要有水滴石穿的长劲,也要有挤海绵的“韧劲”,每天都能拿出一些时间,坐在桌前,或者躺在床上,静心阅读,积累多日,定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学问。这比做几次保养,贴几次面膜要管用得多。唐朝文人刘禹锡的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说的就是凡事经过艰苦努力,终能获得宝贵成果。
读书给人智慧,要因人因事而读。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觉得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进步的阶梯!而读书是沿着阶梯攀登达到顶点的过程。同时,也是我们成长进步的“巨人肩膀”。读书也有个方法在里面。读什么书,什么时候读书,怎么样读书,这也是我们大家要关注、重视的事情。要防散,不能漫无目的,走到哪儿算哪儿;要能专,术业有专攻,业务素质、专业知识方面不能忽视;要成习惯,凡事成了一种自觉和习惯,就能积少成多,不断丰富。
古人云:“勤俭持家久,诗书济世长”。让我们以开展“读好书、好读书、书好读”活动为契机,静下心来,多读书,读好书,用我们的源头活水去浇灌我们的事业和心灵。最后,我想说:让读书成为力量,让积累成就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