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暖】散文三题(散文)
花农
周末,驾车和妻去农村花棚基地购花,花的品种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一问价钱,低廉得简直让人不敢相信,价钱不及平日在小区门前花贩叫卖的一半,而且品相远比小贩卖的花要好。
选了几盆花,妻子很是兴奋,说,今天终于买上了称心如意的好花了,而且价格如此便宜。看到我们满脸喜悦,花农说,隔壁是专卖花盆的,不同品种的花需要配不同材质的花盆,再根据花株大小,配上大小适合的花盆,那就是锦上添花啦。
对不大懂花的我而言,有点听不懂花农的介绍,心想,花卖得如此廉价,原来是想忽悠我们去购买他家价钱昂贵的花盆呀,真是个狡诈的花农。
我说,家里以前养的花,都是从运到我们家门前的花贩手里买的,全养死了,但花盆完好无缺,不用再买花盆啦。花农笑了笑说,怎么就把花养死啦,是否没有根据花的习性照料呀。我说,我都是从网上查阅多长时间浇水,多久施肥,从不马虎的,但还是养死啦。
花农说,每款花都有自己的特性,除了日常养护技巧外,合适的花盆也是非常重要的。养花的土壤适合,人工浇水时机适合,如果花依然养不好,那么,问题就一定出在花盆上了,只有选对了花盆,才能养好花。
我早已和妻沟通,不管花农用什么花言七语,都对不能中了花农的套路,坚决不买她家的高价花盆。妻是一个比较挑剔的人,对花盆的色泽、材质很是挑剔。妻说,既然来了,看看他们的花盆也好,全当养养眼。
到了隔壁,一个大棚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盆。花农指着一款紫砂花盆说,今天你们买了君子兰,建议选购这款紫砂花盆或旁边那款粗陶盆,因为这种花盆渗水性较好,而且还拥有较强的透气性,最适君子兰生长,能有效预防积水造成烂根。
花农侃侃而谈,介绍着我们购得的花的习性以及适合生长的花盆,看着那一个个精美绝伦的花盆,我想,如果配上我购买的这些花,摆放在家里,绝对会让家增色不少。
我豁出去挨宰的想法,指着花农介绍的一款我认为最为精美的花盆问多少钱?花农说,20块钱,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又问了一遍,花农依然不紧不慢地说,20块钱。我问了其他几款花盆,价钱全部低廉得让我意想不到。
花农说,我们是薄利多销,不管你买多买少,卖的全部是批发价,就是花贩来买,同样也是这个价。正说着,我看到曾经在我家门前卖花的花贩在给自己电动三轮车上搬花。花农接着说,我种花卖花已经十个年头了,一年生意比一年好,花棚的规模一年比一年大,全靠的是诚信经营。明年,我还要扩大经营范围,再招一些员工来。如今,每到周未,前来买花的人多得让我真的应付不过来。
花了不到平日买花的一半钱,却买到了自己最中意的花和花盆。将花摆放在家里,屋里顿时有了生机,给人朝气。妻嘲笑我说,你还担心花农是“奸商”给你卖便宜花,后面再用高价花盆等着你呢,看看人家花农,多好一个人,花盆卖得更便宜。以后,家里需要花,都去他那里买。
守住界线才是最好的和善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单位,领导让我先负责培训基地的库管工作。此时,培训基地刚好进了一批新被褥、被套、枕套等物,要对各基层单位业务人员进行一次集中学习培训。
各基层单位业务人员报到后入住,前来参加培训的竟然有我大学同学顾志。那时人们生活并不富裕,月收入也还不足三百元。看到如此高档的床单被套,顾志说:“这么大的库房,里面装有这么多物资,谁能清点过来,培训走时,送我一套床单被套。”
顾志与我关系着实很好,他第一次向我开口索要东西,我不好意思拒绝,想着送他一套,到时自己花钱买一套再补齐就是。
顾志不知如何走漏了风声,培训结束临走时,被领导将叫到办公室问:“听说你培训结束还顺走了培训基地一套床单被套,可有此事。”顾志只好实话实说:“是库管员送我的。”领导说:“这套床单被套是订做的,任何地方也买不到,库管员即便是送你的,你也不能带走,要送,让他用自己的物资送你。”
事后,我被领导狠狠地批评了一通,并调离库管工作。而顾志找到我说:“你表面充当君子,背后却是实质的小人,不愿送我床单被套就直说,何必送了东西又告发领导说是我顺走的,弄得我像做贼一样,真是丢不起那人。”无论我如何解释,顾志就是不听,从此,他再也没有与我来往过。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让我明白不坚持原则,害人害己,最后还会和朋友弄得不愉快。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调换过很多工作岗位,不论在何岗位,我都不会违背原则,拿原则做交易。
几年后,我调到一家杂志社做编辑工作。这本杂志上偶尔会刊上几张广告插画。有朋友找到我,让我也帮他也刊登一个广告插画。我根据他要刊登的插画尺寸连忙做出报价给他。“他说,就这么一个插画,怎么还收钱。”我说:“这是杂志社的规定,谁刊广告都要收费。”好友说:“说来说去,你就是想要钱嘛。如果交钱,我何必找你这个朋友。”
更有甚者,拿来文章让我刊登,并声称是他写的散文。我读了几行就看出是他在为自己开的小公司的产品做软文广告。我连忙说:“你这是一篇纯粹的广告文,刊发广告要有合法手续,如果我们做了虚假宣传,工商部门是要处罚杂志社的,我不能砸了自己的饭碗。”
朋友愤愤地说:“你发在散文栏目里,工商部门谁会去看,不想帮这个忙就直说,真是拿个鸡毛当令箭。”说完,朋友见我很不高兴,他立即又换成一幅笑脸并悄悄递上一沓人民币说:“全当你的好处费。”看朋友这样,我只好说:“我有个会议,现在要去参加。”说完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工作三十余年了,见过好多人因拉不开脸面为朋友违规办事,最后让自己受了处分还丢了工作。人生活在社会中,总会遇到一些让人讨厌的人,如果你为了一个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去改变原则,无论你为他付出了什么,他都不会感激你,因为在这样的人的心里,只想着他自己的利益。如果对方是一个正直的人,非但不会介意你坚持原则,相反,他会尊重你坚持原则。
给她一片蓝天
“把她踢出群去,这样的人放在群里影响大家心情。”群中几个人同时发出这样的言论。很快,一个网名叫“程瑶”的人被群主踢出了群。群中有人说:“程瑶是我们市的,她就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现实生活中,从来没有人和她来往,甚至认识她的人见了面连个招呼都不和她打,她竟然跑到我们这个文学群中凑热闹。”
我很少在群中闲聊,更不大关注聊天记录,今天偶然看了一眼这个群,竟然看到了这种稀奇事,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便翻看了程瑶在群中的聊天记录。凡有网友在群中发出自己发表的文章链接,她会指出文中这里写得不对,那里写得不符合情理等等。她还经常在群里骂她现实生活中接触过的人,说这个人坏透了,那个人又如何整治过她,反正在她眼里找不到好人。而她却把自己标榜得像活菩萨一样的慈悲,并说:“尽管别人如此待我,但我能够理解他们,因为他们都是一些没有思想的人,所以,我永远不会嫉恨他们,而且还可怜他们的渺小和无知。”
我又连续往上翻看群聊天记录,她着实也是文学爱好者,在很多刊物上发表过诗,我不大懂诗,但能读出她的诗写得很尖刻。于是,我有些可怜和同情她,想把也拉进我的所建立的文学群中,给她一个交流和倾诉的平台。
我建立的文学群中有四百余名文友,成员来自全国各地,在未拉程瑶入群前,我先在群中对大家说:“我想拉程瑶加入到我们的群中,她说话着实有些刻薄刺耳,但她需要有一块交流的空间,希望大家多关怀一下她,高兴了和她聊几句,不高兴了她说什么可以不予理睬。”我的话刚说完,群中炸锅了,有人说:“我知道她,她被好几个文学群都踢出来了,纯粹就是个精神病,让她进群我退群。”“不能拉这样的人进群,我坚决反对。”……群中有个叫吴侠的文友说:“作为文学爱好者,最应该有的是仁爱之心,程瑶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这都是她精神上的不稳定造成的,我们应该对这样的人进行关爱和鼓励,不应该排斥她,让她更感觉到孤独和无助。”吴侠这话一说,群中静默了许久。过了一会儿,大家七嘴八舌地说上了:“对,毕竟她的诗写得不错,人也没什么坏心眼,就是直言直语的那么个人,放群中大家多鼓励她,弥补她在现实生活中缺失的友谊和爱护。”
程瑶被我拉进了群,她一进群也作了自我介绍说:“我叫程瑶,被人整过,说我患有精神病,还被强行送到精神病医院治疗了半年之久,可我觉得我一点病也没有,我是诗人,请大家多多关照。”
于是,群中文友给她发来了欢迎和掌声的图片,多数人发出了鼓励她的话:“我看好你写的诗,你能行,继续努力!”
如今,程瑶加入到我的群中已经一年有余,她不仅写诗,还写散文、小小说,而且发表数量也很多。偶尔,她高兴时还能和大家愉快交流。只是有时说话还是有点疯狂,但群中文友们都能理解她,很少有人再去与她争论,大家都说:“应该给她一片蓝天,让她有个与人交流的愉快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