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恋】武汉,开城( 随笔)
今夜,一轮皓月当空,屋檐下,撒满斑驳的银辉,站在她的羽翼上,远眺流星划过。晚风拂来,吹着颤抖的心,真不知道是喜悦,还是悲戚。因为心里太压抑。几天前,就得知四月八日凌晨开城的消息,今晚除却睡意绵绵,只为这神圣的时刻守岁。
一
零时,随着江汉关古老钟声的敲响,荧屏迅速地闪烁着灯火辉煌,色彩绚烂的画面。璀璨更替黑暗,一座恢弘的江城,迎来久违的明媚。那一刻,江城沸腾,春潮汹涌。我眼睁睁地注视着银屏,跟随播音员的讲解,仿佛走进了龟山电视塔、黄鹤楼、长江、汉江、鹦鹉洲大桥、汉水之岸。这些显著的标志,光焰夺目;远程灯光,交相辉映。这是激动人心的时刻,是具特殊历史意义的绝唱;这一刻,将永远铭刻在江城人民心里,将永远载入光辉的史册!她的开启,收藏着多少为之奋斗的艰辛与拼搏。江城人民不会忘记,祖国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
七十六个日日夜夜,痛苦过,悲欢过。是我们的党和政府带领人民跨越多少险滩,征服多少重重严峻,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二
难吗?当初,一床难求,患者乱成一锅粥,哀叹声溢满巷尾街头。
在这紧要关头,党中央发出总攻令:十天时间,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崛起;从二月三日起,遍布三镇的方舱医院,像雨后春笋般地相继建立。驰援将士们,如春潮般地汹涌而至,王炸,院士,顶尖,大咖,都成为征战的领头雁,急先锋。我们还看到了各级官员成为基层服务员,老百姓成为上帝,患者成为亲人。一支从三0后到00后的英勇队伍,是如此地发愤图强,奋不顾身,夜以继日,以排山倒海之势,摧枯拉朽,拯救,挽救,成为嘟嘟的号角。
然而,征战者的声音不是誓言旦旦,更不是狐假虎威,而是和风细雨,柔情似水。以滋润为力量,以精湛为神圣。藐视疫情,重视生命。用艰苦卓绝衍生多少可歌可泣:齐鲁白衣天使张静静希望:“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湖南驰援将士赵春光:“为有牺牲多壮志,不破楼兰终不还。”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一张床就是一条命,多一张床就是多救一条命。”可是,后来他自己却被病毒感染,以身殉职。李文亮:“等我好了,要再上前线。”夏思思:“我在医院,有事叫我。”志愿者“大连(蒋文强)”:“我是普通人,就做普通事。”一条条豪言壮语,荡气回肠。这就是真诚,是炉火,还有什么疑问?一个用真实写就的忠贞,是任何邪恶抹杀不了的。他们就是群英谱,我们见证着,时光见证着,历史见证着。一曲曲人间真爱,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让春风拜倒在他们的脚下,闪电雷鸣见了也惧怕。这是圣洁的魅力,是无懈可击的伟岸。中华何以不为之骄傲?又何不为之挺立?再没有哪个国度能比拟。只有大中华,才能义无反顾地扛起战疫之大旗,向着天地聚义。
疫情发生以来,伟大的中华民族,没有依赖谁,靠的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靠的是全民族自己的智慧与顽强精神。然而,这场抗疫斗争,是一场人民战争,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高科技之战,是一场举世闻名的人性之战。文明与鲁莽,血与火,生与死,进与退,都成为这次战役中的最深级别考验。就是这一大批中华血性儿女们,面对挑战,迎难而上。没有左顾右盼,忘掉了前思后想,就如张静静与丈夫说的:“我们都是国家一员,在国家困难的时候,总不该不上吧。”后来在黄冈医院驰援的她,被患者喻为“暗夜的一束光。”可想而知,没有呕心沥血的付出,何以迎来如此高的评价!苦与乐的交替,让她成为一块纯金。一位驰援武汉中日友好医院的护士李依洁在告别的路上说:“武汉不是我们到过,而是为了武汉没有病。”她们的表达,又何尝不是立天之命!可他们,她们,都还是壮年,青年,还是娃娃。她们浑身是胆,一种民族风范与骨气,当刮目相看。记得彭银华医生在上前线时给未婚妻留下了这样一句话:“疫情不散,婚礼不办。”这个即将走进婚姻殿堂的年轻人,为了拯救病人,挽救更多的生命,而牺牲了个人,精忠报国在当今得以重现,就是因为有这样一大批优秀的中华儿女,何愁战役不胜利。一场疫情阻击战,汇聚了多少精英。就如一位护士在被采访时说:“成功不必在我,但成功不能没有我。”这是怎样的气魄,让国人啧啧叹服,江水横流!巾帼不让须眉成为一卷卷不朽的佳话。奋勇在人海里化作浪潮推进,武汉,曙光在前。这座城市,没有他们的拯救,何时重见天日?就是他们,让无数的不可能,变成有可能。这就是中国力量。
三
大城重启,众望所归。九省通衢,今复还。又一轮出征在路上。
长夜破晓终有时。解封后,开启水运、民航、铁路、公路、城市公交运行。伴随零点钟声的敲响,洪山区张家湾十二个收费站匝道全部打开,恢复常态交通;武汉东大门流量最大的省际龚家岭通道闸口开启,来自城区大量的车辆通过排队有序通过。
早上六点二十五分,解封后的首趟始发O9301次列车,从汉口火车站出发到达湖北的荆州,七点零五分,武汉站首发G431次动车,开往广西南宁东站。
武汉天河机场复航。早上七点二十四分,首架东方航空MU2527次航班,从武汉起飞,飞往三亚。首架抵汉客运航班降落至天河机场,以水门相迎,这是民航最高礼仪,标志天空起航。今天还有二百七十六列旅客列车从武汉发出,其中武汉始发四十列。开往上海、深圳、福州、杭州等地,这些鲜活的事实,昭示武汉复活。大城开启,生生不息,蒸蒸日上,谁不为之狂欢?我要竖起大拇指:武汉酷!
说到武汉站,龚家岭,是我每天上班的必经之路,也是家乡本土享誉国际声誉的重点交通枢纽。我时常为之自豪。家乡,连接着祖国四面八方。就是因为他们,托举起家乡经济腾飞。张家湾也是我们洪山区青菱乡的一个重要站口,那里是武汉的南大门。当听到这个地名的时候,那么耳熟能详,洪山区、张家湾,不停地在耳边回响。
借开城之日,怀着无比激动与关切的心情,清晨六点,骑上摩拜车特地去看看,好好领略它们解封后的芳容。被园林绿化紧紧包围的武汉站,今儿个格外生机勃勃,仿佛它们也摆脱了阴霾,走向阳光地段。周围透满绿色气息,郁郁葱葱,浓密的树林,花叶交融。六点五十分左右,上二楼进站电梯口,身穿铁路制服的服务员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拖着行李箱,以美丽端庄的姿态走上站台,让人羡慕不已。整齐有序,在清晨的时光里穿梭,是啊,世界是年轻人的。
第一天,旅客虽然没有往日的川流不息,但也看到三三两两的人群结伴而行。忙碌的清洁工们,来来往往,还有志愿者、保安、站警们各自都在履行自己的职责。虽然不足为奇,但我绝对相信,很快就会恢复常态。
龚家岭站口除了车辆畅通地行驶外,路警们多一份严格的体温检测。他们毫不马虎。道路两侧的高坡上护坡草坪如绿茵铺展,像极了一条绿巷,路中间的柏树栩栩如生,这应该是高速公路上的独有风格。它让我完全忘了昨天的“万巷皆空,道无车舟”的惨状,繁荣彻底更替了落寞。心迎着阳光,随着它们驶向春暖花开的季节。
交通恢复,流动的生命是让城市活起来的标志。除了交通,其它行业也要相应激活。民以食为天,作为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市场行情。从电视机里看到,记者采访盒马鲜生武汉加工中心负责人夏佳祥时说:上午八点从江西基地运来的蔬菜,安徽运来的鸡蛋,还有湖南、广东,祖国四面八方运来的各种食品和时鲜果蔬,品种多样,榴莲、山竹、火龙果、上海青、鸡肉、利智的血丝李等等,货物到达这里,被很快分派运往各个生鲜市场,保证九点供应。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钦佩的操作程序,紧张与忙碌并存,想象工人们该是怎样的辛苦与劳累。这与我上午在市场观看的情况完全一致。我到过的武东市场,和往常一样,各门店都开张了。品种齐全,小吃,各品种水果,副食店,以及蔬菜,基本都摆满摊位。顾客们都带着口罩,前来购买。
中午,我到一家副食店购买一斤饼干,问老板价格,他爽快地回答:“七块。”一听,与疫情发生前一样。一时,我的心好踏实。市场仍就繁荣稳定。还记得十多天前的三月三十一日,在疫情传来好消息的时候,从微信里看到:“他们那里超市的米卖光了。”一段疫情,居民们的担心无可厚非。与此同时,湖北新闻发布:“居民们不用担心米的问题,我们国家的储备粮充足……”电视还直播米面加工的视频。一时民心大振,人心稳定。咱老百姓何不感恩这么好的国度,她像母亲一样,时时关注着老百姓的安危,“不用惊慌。”听得入心入肺。一场疫情,检验着国家的实力。
四
“幸得有你,山河无恙。”一路,我不尽回想,多少儿女,为了江城康复,冒着生命危险,抱定死而无憾,在所不惜的信念,奔赴一线。如今,用他们仁厚心灵和热情的双手,将武汉完璧归赵。这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那些英勇事迹会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遥看开城的喜悦,如樱花朵朵,杏花瓣瓣,弥漫每一个角落。心中深深地感叹:“我的国强大!”一声令下,一千多万人口的城市,说封就封;一声令下,莫大个城市,说开就开。难以想象,却又是事实。我为之惊叹!念天地之悠悠,唯大国而独创。我的国,就是这样豪气冲天,上下团结一条心,一呼百应,统一指挥,统一步调,统一部署,谁的诋毁都是多余的;谁想霸占,那是自不量力了。
开城,是宣言,是传递,是庆功的绝响!追踪参战者的足迹,一桩桩感人的故事,像雨露阳光滋润着每个苍白的心田,会让迷茫觉醒,深刻认识中华精神永恒的魅力。我敞开心扉地向你们道一声:“白衣战士,我爱你们!”
一个从悲怆到皆大欢喜,从黑暗到光明抵达,诠释着全民族的自强不息。这让我想起习主席的讲话:“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的国为天地立心,为大众立德,在我的心中,世上再没有什么比这更具魅力。
记住这一天,二0二0年四月八日,农历庚子年三月十六日。
好文,记载着抗疫以来步步走过,不言血染风采,但今日里春风在四面八方盈唱,这可歌可泣的不朽!
一一再敬文姐这深情笔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