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芳】感怀时间的印记(赏析) ——赏读醉里清风散文《我的时间》
宅家的日子里,时间好像凝固了,过得缓慢而沉重。等待春暖花开的煎熬中,某一个清晨,浏览江山文友们文字的此起彼伏,忽然发现有一道亮光在眼前一闪,赶紧抓住,细看,原来是柳岸社团总编醉里清风的精品散文《我的时间》。逐字逐句阅读、品味,心有灵犀,或许是触景生情,不由自主地低下头静问自己:我的时间呢?都干了什么?
《我的时间》像一缕春风,刹那间吹醒了我被“新冠肺炎”几个月来捂闷在家混混沌沌的思维。像抓住了知己的手,陷入与作者同样处境的我,心头涌出一种患难与共的懂知心情,迫切地渴望沟通一番。在感同身受的氛围里,快速敲击键盘,分析此篇文章的内涵,挖掘出其中的精髓,找寻出文字缝隙里透出的闪光点……深切地认识到此篇文章,既抒发了对时间的感悟,又启迪了对人生的思考,令读者受益匪浅。
一、直白的标题与开场白,从“头”说起,毫不含糊地吸引了读者的眼球
众所周知,一篇文章里,起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文章写得好不好,就看开头起得妙不妙。《我的时间》直入主题,开门见山中,不但在标题里点明了“时间”这一主题,在开场白中,以头发为灵感爆发点,思路延伸到了对人生一辈子的时间拿捏。柔美的文字,比喻中联系到了婴儿,认为那刚出生的孩子,头发稀稀拉拉,说明他们的时间还很稀疏。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头上就会长出密密的一层,并越来越茂盛,预示着他们人到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相对应的时间也会丰茂起来。再看看垂垂老者,风烛残年,秃头绝顶,头发所剩无几,说明他们的时间和精力也剩不下多少了。从而引出了一个人自身体上衍生出来的精气神。从此,全文自然紧紧围绕着“时间”这个字眼展开了熏染。所以说,从“头”说起,给文字继续书写下去寻找到了一条明确的路径。
因为“时间”这个话题很博大、很辽阔,浸泡在每个人的生活里,虽然摸不着看不清,但任何一个人都会深切地感觉到。所以,在我看来,这样的提笔,让人既感觉到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作者用微妙的笔,描摹出自己“经常用中青年的身体,拖着童年时的影子。”以此来表明对童年时光的青睐和眷恋。说明了作者具有丰富而超人的想象力,选择了人们都能理解和感受到的话题来作为文章的主要题材。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作者抒发的只是时间的冰山一角,但却给读者的思路打开了一扇窗口,并做了最基本的铺垫,显然是给读者在阅读时,营造了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这样,读者就可以顺着作者的思路,在欣赏文章时无尽止地联想、发挥了。
文章以头发起笔,将时间与头发、与学说话、学走路、学用一把铁锨等联系起来,条条展开,娓娓道来,使得文章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义,有滋有味,富有哲理。
这是该篇文章的第一个亮点。
二、回忆性的内容,紧扣主题,寓意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文章从二、三、四这三个小节,叙述了自己孩童时期学习说话、走路的过程,以及花费的时间。通过这些时间流逝留下的痕迹,作者用丝丝入扣的文笔作了最彻底最灵动的抒发与展示,不但让读者看到了他小时候的生活场景与状态,还从中领悟出了做人做事的人生道理。特别是用大段的心语般的文字描绘,重现了刻在记忆深处的父母给予自己的爱和温暖,点点滴滴,亲情血脉,让作者难以忘怀,终身受益。同时,也令读者心潮澎湃,感同身受,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父母,自己所走过的路,以及已经流失的那些永远无法挽回的美好时光。
不可否认,时间与人们生活中的诸多方面都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比如:生命、成就、年龄、健康,成熟、以及成长道路与幸福指数。作者“突然觉得自己只是长了一副成年的躯体,很多童年的事还没有做好,怎么就一下子长到成年了?”感慨稍纵即逝的时间走远了,也走得太快了。是呀,光阴不会重来,我们剩下的时间中,究竟要做哪些事,才能把这段时间留住?正如作者回忆的青葱岁月,用其朴实无华的语言,叙述了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日日夜夜,虽然并没有丰厚的物质条件,但青涩岁月里,“少年不知愁滋味”,让作者体验到了时光里的幸福度,不由得让读者联想到青春年月里的甜蜜爱情、中年的事业成果、老年的夕阳美景,没有哪一个人生阶段不与时间挂钩。
感慨中,我忽然顿悟出:人生就那么长,哪个阶段应该做什么似乎是局限住了的,违背了就会让人生乱了命运。正如“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人到中年万事休,上有老下有小,自然要步步为营,再不能贸然行事,但又时不时地发出“时间过得真快,再不干点什么就老了”的感叹。进入老年时则繁华落尽,时间就显得更为可贵了,每一天都值得珍惜,所以说,“过好每一天”变成了老年人的口头禅。
常言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作者认为,自己通过回忆和描述,找回到了已经失去的旧时光。并且竭尽全力把握住现有的时间,让人生的美好意义都凝聚在这个时间的分分秒秒里。抓住这些弥足珍贵的回忆,就抓住了逝去的时间,所以作者说:“只要你愿意回去,就会有一大截时间在更深的时光里等你;只要你愿意记住,一些回忆就会把一大截已经过掉的时间留住。”说得真好,让我为此点赞!
无疑,这是我挖掘出文章的第二个亮点。
三、抓住散文书写的三大原则,淳朴细腻中体现着独特的写作技巧
文章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切中了散文准、实、新的三大要素,以所有人都能关注和理解的“时间”为题材,怀着对光阴敬畏的心情,实实在在的语言,描写了自己的经历,抒发了对父母亲情的深切感受,真情实感,肺腑之言,视觉上给了读者一定地冲击,让读者感到非常真实可信,由此打开了遐想的心扉。一个个很朴实的画面,一个个乡村田间的镜头,朴实的感情在字里行间流淌,让读者感受到了父爱如山、母爱如海的文字魅力。
从五个段落的叙述中,看到作者笔力不凡,文脉清晰,层次合理,形散而神聚。虽然没有大起大落、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但蕴含着热度的文字却宛如一条温婉动情的小溪,缓缓地流进了读者的心田。叙事与议论相互穿插,营造出了文情并茂、情理交融的效应,给读者留下了真实、细腻、淳朴、自然的风格印象。足以看出,作者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和超凡脱俗的思想境界,以及过人不凡的文字底蕴。
文中用淡淡的笔墨,涂抹出了浓浓的亲情色彩和乡情乡谊,营造出了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乐章。感性与理性相交汇,段落递进,疏密有致,理性的写法,让读者产生了感性的认识。
语言文字方面,以倾诉为主,优美灵动的话语,携带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贯穿在整篇文章中。朴实无华中的精湛,回首往事里的墨染,温馨美好中的洒脱,过去未来共斟酌的胸怀,让读者目睹了作者身体与精神一步步成长的过程。没有虚构,没有造作,没有夸张,有的只是原汁原味地捧出,淡定从容中让大家来欣赏与评判。有人说:“散文就是一种最赤裸的自我暴露,把不为人知的我泄露给别人看。”作者赞同这一说法,我也深有同感。因为,在我看来,这篇文章没有漫无目标的高谈阔论,也没有华丽辞藻的点缀与修饰,有的都是最本真、最原始、最赤裸的表达,其文风敞亮的特色足以印证了这一观点。
文章充盈着希望的结尾,作了最简略的归纳与概括,提出了呼应全文的人生思考问题,那就是热爱生活,珍惜时间,与标题交相呼应,融会贯通,加深了读者对此文章的印象。
这是文章吸引人的第三个闪光的亮点。
四、富有厚度与深度的内涵,沉淀着对人生的思考
以上三个亮点告诉我:人生自有诗意,作者剪裁了一段轻浅的旧时光,揉和在即将迎娶的新时间里,拿一支瘦笔,怀揣一颗对生活感恩的心,在白驹过隙的岁月中,翻找出精彩的人生片断,告慰我们曾经无意间荒废了的时间。不论我们怎样度过了这些年华,都要在回望中感谢天空飞过的一只只大雁,留下了声声的呼唤。
不得不说,此篇散文极富哲理性,贴近现实生活的题材自带温情,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耐人咀嚼。蕴意深刻的文字,没有纠结,没有灰色,从现实生活进入到对时间的感悟与人生的思考,提升了精神生活的广度,很有正能量,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和启迪,引导读者的思路,从飞跑的时间里捕捉人生的意义,有了警示与参悟人生的效果。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读着这篇文章,猛然间,耳边萦绕出这首《时间去哪了》的歌曲。可以肯定,当读者哼唱着这首直教人流泪的歌,读着这篇让人情不自禁回首往事的文,必定会浮想联翩,思绪万千,在恍然如梦的文字中醒来,泪花盈盈,心生悲喜,发出对风雨人生的长叹与感慨。
“时间”这个字眼,很平淡很冷酷,也很撩人心弦,是文人墨客的长谈,是百姓生活的节拍,的确能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与期盼。是呀,《我的时间》去哪里了?你的时间去哪里了?今后的光阴怎么度过?令所有读过这篇文章的人仔细思量。
2020•4•12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链接原作:
醉里清风散文《我的时间》http://www.vsread.com/article-910043.html
祝福写作快乐,生活美满!
再次谢谢!